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程存在不同的层次,美国课程专家古德拉德等人将课程分为五个层面: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其中,理想的课程与正式的课程这两个层面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是显性的课程,而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是非文本课程,是隐性的课程。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领悟、运作实施使教师将外在于学生的文本课程和教师自身这种潜在的课程融合内化为教师层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领悟、运作实施,使教师将外在于学生的文本课程和教师自身这种潜在的课程融合,内化为教师层面的课程,进而有可能将教师层面的课程有效转化为学生层面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课程的一部分又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师即课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即课程的内涵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吴刚平教授按照课程资源的特点,将广义的课程资源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作用于课程并且可以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的属于素材性资源。作用于课程但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的属于条件性资源。  相似文献   

4.
教师肩负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教师即课程”,教师要强化课程意识,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是国家教育课程的实践者、落实者,也是知识的创生者,是育人活动的创生者.数学教师要突显自身的历史责任和育人价值,发挥课程资源主体作用,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境界,发挥隐形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跟进了解国家教育政策,深度学习领悟国家课程,深刻领悟新课标、新教材,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内化为自身储备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宝藏.教学中课堂思政,发挥数学的德育作用.酷爱数学,将自己变成数学的化身,人与数学“二合一”,传承文化知识,注重实践反思,善于创生课程,善用情境,注重数学思维与表达的训练,让学与教的课程灵动起来,教学相长,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的数学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教师的课程理解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创生课程是与"忠实执行"课程政策相对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是一种实践的课程立场."教师即课程"是一种基于生命立场、价值关怀、主体视野、过程取向的课程观.教师创生课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权力,促进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但同时,教师的课程创生也存在局限性,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教师即课程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在教学巾“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究其原因,答案当然是多方面的。笔者试着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剖析,发现教师素养的提高,明显落后于新课程推进的步伐:教师问题,已成为新课程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教师课程地位的确认和课程价值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赋予教师课程开发、课程编制权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教师课程开发权能否有效实现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教学实践应走出仅仅关注“创生性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单一化误区,重视与突出“再生性课程开发权实现形式”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师即课程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开发课程、创生课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即课程。郭老师化解“顺口溜”风波的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了师生冲突,克服了学生“我口说我心”的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他把这场风波作为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导”出了学生的心声,达到了“使一学生自求得之”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钱立凯 《文教资料》2011,(28):117-118
师范生课程见习是指在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师范生到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教育观察与听评课活动。课程见习的组织形式有集中见习、分散见习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见习,课程见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观察和听评课。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意识、课程立场、课程权力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究竟教师与课程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课程,教师能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并应该拥有哪些课程权力等等。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也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和学校的课程制度。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刊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组织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样态与基本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课程的理论样态是对课程存在形式的一种理性描述。它不仅反映着特定的社会理念,更从本质上决定着课程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质量。传统教育下产生并广泛应用至今的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线性单向课程,在新的世纪里应完成课程样态转换。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应由以专业教育为主线转向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应由学年学分制转向学分制;课程样态应由线性单向转变为现代教育理念下以服务学生为主旨的网状有向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与意义关系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上,汉语较之英语更重其意而轻其形,属所谓的意合性语言,即行文大凡为以神统形。而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其语言形式则更多地表现为意义取决于形式。主要就汉语的以神统形所反映出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关系特点与英语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的理论为我们从语言学角度解释说话者的意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试图根据该理论,从其中一个角度,即语篇功能角度,对两封短信所使用的语言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形式是意义的体现,说话者之所以选择某种表达方式是有其选择的目的和意义的,即选择就是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程本体论主要研究课程的“存在”问题,它是探究和思索作为“存在”的课程何以“存在”的理论。它对课程发展乃至人类具有独特意义:它是课程理论的根基;是分析、批判现实课程的一种武器;能够为人们认识课程提供哲学信念;能够为课程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吸取西方课程领域长期拒斥或忽视课程本体论的经验教训,对我们建设自己的课程理论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面向教师专业化的高师课程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师教育的新理念,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课程建设是培养专业化师资的保障。教师专业化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科学构建高师课程新体系,培养专业化的新型师资,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课程管理是当代课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国内外有待深入开拓的研究领域。明晰课程管理的内涵,理清课程管理的缘起,把握课程管理的重要价值与意义,以推进课程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改进,是本文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与教师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而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执行者——教师。他们并不理想的职业状态和生存状态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课改要取得成功,必须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努力促进教师心智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其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他是课程实施必不可少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他是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和整合者,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其它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和利用程度;同时教师本身的经验、人格、行为也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以,教育主管部门、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自身都要注重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适应教师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制定并实施具体明确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现代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和个性和谐发展为目的;应当遵循时代性和前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灵活性、多样性和综合性、基础性和专业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原则;建构与教师知识结构相适应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依此提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模式及其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