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月中旬,公社领导决定将我从三十里墩完小调到没有公办小学的四庄大队下伸设点,办耕读小学。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考虑的是,我是一个公小教师,叫我去搞耕读小学,不是有点“屈才”吗?再说’我工作多年,一直在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很少和群众打交道,去搞耕读小学,能不能搞好群众关系?而且,这样的学校,从来没有听说过:说是公办小学吧,它却是群众办学;说是民办小学或者是耕读小学吧,又是公办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
当耕读小学教师,是不是干的革命工作呢?开始的时候,我是认识不清楚的。去年秋天大队的党组织决定我担任耕读小学教师,当时虽然勉强接受,可是思想问题并波有解决。觉得当耕读小学教师收入少,不如外出做工和搞副业,这步棋是走错了。我父亲意见更大,他对我说:“你娘叫你不干,你偏要干。我看你搞耕读,搞耕读,以后怎么办?”于是我想,还是早日改行吧。可是,怎么去向领导提出呢?正在这时,有个邻居从东北回来,他说可以把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校所在的牛园大队,有十二个自然村,十六个生产队。共办起耕读小学十处,招收了一百六十五名学生,占没有入全日制小学的适龄儿童的百分之九十五。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志说,“适龄儿童差不多都入了耕读小学了,半工(农)半读学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主体。全日制小学招生的时候就不能再招他们了吧?”有的同志说,“全日制小学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材的基地,只要学生家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九六四年从南京来盱眙插队的知识青年。这年十月间,我劳动的所在地茶安生产队办起了一所耕读小学,大家推我担任教师。在初开办时,队干部召开社员大会,宣传耕读小学的意义;并说明耕读小学办在家门口,孩子可以就近入学,农闲多学,农忙少学,不误劳动。广大贫下中农深感不识字的苦,都愿意送子女入学。但是,个别家长重男轻女,认为丫头读书没有用。我就利用劳动时间跟社员讲道理,问他们:“我们新农民有没有用?”他们说:“有用。”我又问:“我不也是丫头吗?”他们说:“你有文化。”我紧接着反问:“那你们为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四年九,十月间,句容县大卓公社杨塘岗大队办起了双塘、藤家、邰家三所耕读小学。三所耕小的建立,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特别是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藤家村的社员们说:耕小就是好,才一年的时间就把小娃子们领上了路了!邰家村的社员们也说:我们耕小花钱少,识到字,这样的学校勿得让它散掉!这三言两语表明耕读小学已深入人心,在杨塘岗大队的群众中扎下了根。杨塘岗大队的耕读小学能够得到巩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大队党支部对耕读小学积极领导。从开始办学到现在,他们对耕读小学的领导从来没有放松过。他们突出地抓住了以下三个环节。一、发动群众办学的  相似文献   

6.
阜宁县碩集公社东崔大队的耕读小学,自今年二月底举办以来,由于大队党支部的領导,东崔小学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学額一直巩固,平均出席率在90%以上,教学质量逐步上升,干部和群众都很滿意,他們反映:孩子上耕读小学,经济負担轻,又不誤生产劳动,真是貧下中农自己的好学校。这所耕读小学为什么能在群众中生了根?主要是由于这几方面工作做得較好: 一、对举办耕读小学的目的、意义,宣传得深透。耕读小学是新生事物,必須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群众才会送子女上学。創办前,这所学校所在地的全日制小学領导,曾配合大队党支部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宣传活动,宣传党的教育方針和“两条腿走路”办教育的方針,突出讲清举办耕读小学的目的和意义。在宣传  相似文献   

7.
我在泰兴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了一年,结业后,领导上将我从原来的工作单位郭村小学调到南荀大队南荀小学教耕读班。那时,看到和我同去学习的同志回来后有的做了校长,有的做了主任,有的到了中心小学工作,而我呢,偏偏被分配到“穷乡僻壤”的南荀大队搞耕读班工作,心里感到有点“屈才”。但又想到党把我送去学习,是为了提高我的政治业务文化水平,更好地为党为人民工作,我怎么能以此向领导上讨价还价呢?所以还是到了南荀,带着向党报恩的思想搞耕读班的工  相似文献   

8.
农业中学和耕读小学办起来后,马上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干部支持,群众满意,孩子进这样的学校,学习也特别起劲。这说明了党中央提出的半农半读教育制度是正确的。可是,没有多久,有的耕读小学学生就自动不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组织了工作组,深入到生产队,访问了贫下中农,他们给作出了答案。有的贫下中农社员说:“耕读小学开始办得还不错,正合我们的心意,可是,我们的教师到全日制学校听了课,慢慢地就不照我们的意思办了。一天到晚上课,生产忙了,我们想叫孩子来家替替手脚,老师就说,这样耽误学习……。”贫农社员李增艮说:“我家闺女,念了一年书,现在连算盘也打不好,开条子、写信,还是去请人,光啃死本本,不学适用的玩艺,念这个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9.
去年七月宜宾县象鼻公社办起耕读小学以来,全公社很快的就实现了小学教育的基本普及,干部和群众对这批新型的学校表示十分满意。他们反映:“又读书、又劳动,真是贫、下中农自己的好学校。”“这是党和毛主席领导得好,是贫下中农翻身的一件大好事。”象鼻公社举办耕读小学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过程的。开初,有的干部认为这种学校“不正规”,怕办起学校影响了生产,有的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三年,我从双沟农中毕业。第二年冬天,村里要办耕读小学,领导上和群众叫我担任教师。当时我想:帮助贫下中农子女掌握文化,这是一件重要的革命工作,于是就愉快地接受了。一听说要办耕读小学,村里的贫下中农都很高兴。都说:“毛主席真好,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来了!”可是也有人不肯让孩子上学。贫农社员张万龙,说他孩子  相似文献   

11.
去年九月,大队党支部要我担任耕读小学教师。支书说:“沈秀英同志,我们把本大队耕读小学交给你啦,我们贫下中农子女过去学习文化有困难,这次,你应该真正让他们掌握住‘书本子’、‘笔杆子’,培养他们成为革命的接班人哪!”我当时想:这副担子可不轻啊,但是毛主席教导我,一个共产党员是不应该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的。于是,我斩钉截铁地说:“支书同志,请放心,我一定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学校开学上课了。我想:应该首行在备课上多花  相似文献   

12.
年近五旬的共产党员、老贫农方祯祥,是宣城县新田公社赵村大队五个生产队联合举办的麻场耕读小学的校长。为了贫下中农的文化翻身,在这所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他一心一意、不声不响地做了很多工作,使学校办得很好。当地社员称赞他是“耕读小学的台柱子”。  相似文献   

13.
我们尤河大队,方圆七八里,是全公社居住最分散的大队。最大的尤河庄也只有十二户,而单门独舍的就有三十多家。虽然大队有一所全日制单班小学和凹所耕读小学,但边缘地区仍有三十个左右的学龄儿童尚未入学。贫农翟万成说:“大队里学校办得不少,就是离我们太远,伢子年龄小,路上河又多,来去不放心。”大队党支部考虑要适应群众居住分散这一情况,学校得力的更灵活些才行。在“乌兰牧骑”精神的启发下,我们决定创办巡回小学。巡回小学好是好,但教师要东奔西跑,困难比较大。我想到毛主席说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达才是好同志。”同时,我又回忆起父  相似文献   

14.
下班刚到家,妻子就急冲冲地对我说:“今天这事你得跟你儿子好好说说。”我问:“什么事?”妻子压低声音对我说:“他在学校捡垃圾。”“捡垃圾?那挺好啊,我们不是经常教育他不要乱扔垃圾吗?”妻子见我没有领会她的意思,急了,大声说:“他捡垃圾去卖钱。” 儿子刚上小学五年级。唉,  相似文献   

15.
我过去对耕读小学不太了解,只重视学生“读”而没有教育学生“耕”,结果学生一天少似一天。这种现象不能不叫人吃惊!我有一次走访贫农家长朱永强,他冷冷地对我说:“我孩子到你这里来懒掉了,回家什么活计不做,只捧本书,我明年不让他上。”贫下中农的这种反映,使我想起学生减少了的原因。我想:在学校里,我能只教书吗?不劳动行吗?从此,我一有空余时间就劳动,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贫农张广根说:“你自己现在会劳动了,很好,  相似文献   

16.
"9·10"胡解     
教师节就要到了,学校召开了一个迎教师节的小小茶话会。会上,小龙老师虚心请教:“一年有12个月,一月有30天,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教师节偏偏定在九月的第10天?”“这有什么不明白的?”自称“学问大师”的侯老师不紧不慢地说,“一般来说,节日的选定都具有纪念意义。我看,九月十日可能是我国某位大教育家的出生  相似文献   

17.
晓:我非常高兴地告诉你,你在一万三千名考生中胜出,夺取了今年中考语文状元。得知这个消息,你想说一点什么吗?沈:成为状元我倒是没想到。但要是联系到小学、初中九年的学习生活来看,我觉得正好印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天道酬勤”的说法。我得感谢九年不懈的努力。我还得感谢给我谆谆教诲的老师,是他们成就了我的今天。晓:是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请你谈谈这方面的情况。沈:从小学到初中冰天雪地的冬天我没有少熬夜,骄阳酷暑的夏日我没有多歇凉,一有空我就读书吟诵,写文记事,特别是初三那阵子,我可是忙得“飞”起来了啊。晓:据我所…  相似文献   

18.
1988年8月,我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山城德化一所最偏僻的小学任教。报到那天,学区校长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上海教育》,说:“山区学校夜黑,送你一盏灯,好让你不迷失。”灯?夜黑?不迷失?我似懂非懂。山区学校很简陋,教学设备很落后。在这里,老师基本上不写教案,没有互相听课,更谈不上任何的教学研  相似文献   

19.
去年六月间,我县巾石公社沙排大队创办了一所耕读小学。使这个队无法上全日制小学的适龄儿童全部入了学。学校越办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贫下中农打从心眼里喜爱这所耕读小学。为什么贫下中农喜爱这所学校呢?这得从头说起: 去年六月初,大队党支部了解到全队还有三十余名贫下中农子女(其中女孩二十一名),要看牛、割柴草、带弟妹,无法上全日制学校,认为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共产党的干部不能眼巴巴地看着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四年春,党提出要进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积极发展耕读小学以后,在我思想上。错误地认为,耕读小学“不正规”、“不受群众欢迎”、“群众不会将子女送来耕读小学读书”.等等。因此,对办耕读小学抱着怀疑和等待的态度。为了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我没有去发展耕读小学,而是企图将他们一律动员进全日制学校。但是,尽管我们怎样去动员,许多贫下中农子女仍然不来入学。在这事实面前,自己不但没有检查办学观点和办学形式是否正确,相反,却埋怨“贫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