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尔纲先生所著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中,谈到忠王写自传的动机,他认为是‘企图用自传去打动曾力藩释放他,以恢复太平天国。’他的理由是:‘太平天国实力不但是完整的,而且是方兴未艾的。’‘忠王是太平军统帅,太平天国全军拥护他,广大人民拥护他,他跟捻军又有深远的联系。’因此,他认为,‘忠王采取伪降藉图复国,这一方式是适应他当时的客观情况的。’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史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择要介绍如次: 一、从《李秀成自述》到五王旗《李秀成自述》是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学术界争鸣的焦点。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杰出将领,支撑太平天国的柱石。李秀成在天京陷落时保幼天王突围,不幸在方山被捕,在曾国荃营写下《自述》,这份《自述》为太平天国留下真史。从《李秀成自述》入手,拨乱反正,便成为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将领,对其功过是非应当作恰当的评价,但他绝不是“四人帮”所说的革命叛徒,更不能以李秀成这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株连今人。这点近年来已得到史学界的公认。目前对李秀成的评价已进一步,多数史学工作者认为李秀成是功大于过的太平天国功臣。罗尔纲先生认为李秀成写  相似文献   

3.
关于李秀成的评价问题,自从戚本禹同志揭发其投降变节的史实后,在史学界重新展开了讨论。首先是罗尔纲同志写了《忠王李秀成苦肉缓兵计号》一文,来进行反驳。他从主观臆揣出发,搜集了一些有关史料,力图证明其投降并不是真的,而是一种伪降。接管又有一些同志,在大量史实下虽不得不承认李秀成被俘后是投降变节了,但又从时代的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两方面来替他辩护。有的说他是从“保部爱民”思想出发,不能骂他为叛徒。  相似文献   

4.
8月21日至23日,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分会举行了关于李秀成评价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一李秀成是真降还是伪降第一种意见认为,李秀成在被俘当天被曾国荃施以酷刑,仍英勇不屈。他在囚笼里写的《自述》是企图以伪降欺骗敌人,伺机东山再起,这是革命的策略,不是真投降。第二种意见认为,李秀成写的《自述》,美化敌人丑化自己,把太平天国内部的机密暴露给敌人,  相似文献   

5.
李秀成被俘后究竟是伪降还是变节?这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最大的一桩悬案。将李秀成设想成完美无缺的英雄或寡廉鲜耻的叛徒都不免过于简单化。对洪秀全和洪氏宗亲的怨艾心理,对太平天国的前景感到彻底绝望,以及曾国藩的诱骗,最终促使李秀成在被俘后流露出一些反常、复杂的心态,萌发一丝求生的念头。这就是有血有肉、真实的李秀成,而不是我们刻意美化或丑化的李秀成。李秀成对太平天国覆灭原因所作的分析,总体上仍比较中肯和深刻。尽管他在供词中写下了一些有辱气节的话,给他的晚节留下了污点,但他并没有一味地向曾国藩卑躬屈膝,并且最终慷慨赴死。就此而论,李秀成仍然不失为一个有污点的英雄。  相似文献   

6.
凌其旺 《考试周刊》2014,(30):21-22
<正>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上,李秀成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有人毁之,说他晚节不保,在囚禁中奉承敌人、摇尾乞生,把李秀成定性为一个无耻的叛徒;也有人誉之,为李秀成鸣冤,说李秀成是一个值得后世纪念的农民起义英雄,应该为李秀成彻底平反,去掉"叛徒"的帽子,还其"忠王"称号;还有人说"忠王"李秀成是为了挽救太平天国事业而"伪降",其自首是一种策略,旨在哄骗曾国藩相信并无杀害幼天王及并无剿灭太平军余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真理如果在自己手中,虽千万人反对,也要勇往直前。做学术研究工作,本须具有这种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学术研究上,敢于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有时就不免触人之怒,犯人之忌,自己必须十分克制,逐渐养成容忍、包涵的度量,然后方有利于百家争鸣,有利于科学发展。1964年秋,我参加的李秀成问题讨论,我考证李秀成是学姜维伪降神会的敌智劝曾国藩反清为帝,并非叛徒,遭到了大批判。我只检讨了资产阶级客观主义的,而没有说我对李秀成伪降的考证错了。到了“文革”,我写了3年的检讨,高可盈尺,也都是对资产阶级客…  相似文献   

8.
争论的由来怎样正确地评价李成及其《自述》,这是长期就存在着争论的问题。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一八六四年七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南京)陷落后,李秀成被曾国藩的军队所俘。在  相似文献   

9.
辩析太平国史家罗尔纲先生“考订”的《水浒传原本》之伪,及其重复的他人“发明”的“金圣叹并未‘腰斩’《水浒》说”之误,兼驳其反“两种《水浒》说”之道而提出的“两截水浒说”之断难成立。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史》是罗尔纲太平天国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编撰体例,赢得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所创立的“新综合体”,是对中国传统历史编撰体例自觉 继承和发展,这种体例不仅了新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新要求,而且为进一步探讨中国历史编撰的新体例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现存的两张太平天国“合挥”上,分别填写着这样的内容:“绮天豫队议政司李大明,……配妻柴大妹……。”“绮天预官侄翟合义,……配妻祝大妹……。”(罗尔纲《太平天国文物图释》第223—224页)这“大妹”二字应作何解释?罗尔纲先生认为,“大妹”是柴、  相似文献   

12.
胡适治学1937年,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纲》出版后,曾拿给胡适看。胡厉声斥责,说罗这部书"专表扬太平天国。中国近代自经太平天国之乱,几十年来不曾恢复元气,却没有写,有失史家公正",进而指出,"做历史家不应有主观,须要把事实真相全盘托出,如果忽略了一边,那便是片面的记载了,这是不对的。你又说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受了太平天国提倡通俗文学的影  相似文献   

13.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京城——天京陷落了.不久,军事统帅李秀成也被湘军俘获.李秀成为了活命向湘军头子曾国藩写了一份以瓦解太平天国余部及捻军为中心的长达数万言的自白书.李秀成在自白书中除了对敌人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对太平天国革命大加诋毁,对革命领袖洪秀全肆意诬蔑外,同时还无耻地丑化太平军和革命人民.他说,太平天国革命初期参加拜上帝会的革命人民"俱是怕死之人".又说,内讧之后太  相似文献   

14.
张国光《“两种〈水浒〉说”与“两截〈水浒〉说”究竟谁是谁非 ?》一文所言的“论争”实际上并不存在 ,说罗尔纲先生研究《水浒》只有 6个月也是欺人之谈。“张文”的写作态度不端正 ,对罗尔纲先生的指责是毫无根据的 ,罗尔纲先生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品格是不容否定的。目前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 ,对此应予以重视并展开斗争  相似文献   

15.
试论捻军旗制——兼与罗尔纲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纲先生认为捻军“并没有自称为‘捻军’,他们打的旗帜就是太平天国的旗帜,不仅在赖文光把他们改编为太平天国的新军后是如此,就是当他们只接受太平天国的封号,而不听太平天国的调遣时也是如此。……他们并没有一面什么‘捻军’的旗帜。”他还主张取消捻军番号而代之以“太平天国部队。”本文拟就捻军没有自己的旗帜说,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罗先生。  相似文献   

16.
一太平天国在最初印行《圣经、新约全书》时,取名《新遗诏圣书》。庚申十年(1860)后,经洪秀全钦定,更名为《钦定前遗诏圣书》。1961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影印了当时国内能见到的所有太平天国编印的39种书籍,取名《太平天国印书》,未收《钦定前遗诏圣书》。罗尔纲先生在该书《序》中说:“我们今天编纂这一部文献集(指《太平天国印书》),就条件讲还没有完全具备,因为太平天国的印书有许多都收藏在外国的图书馆或博物院,其中有些如《新遗诏圣书》、《钦定旧遗诏圣书》、  相似文献   

17.
在太平天国史上,1858年的三河之战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名将陈玉成、李秀成二部联合作战,打出了三河战役的辉煌战果,支撑了天国的危局。曾国藩哀鸣:“三河之败,歼我湘人殆近六千,不特大局顿坏,而吾邑士气亦为不扬。”(《复刘霞仙书》)胡林翼也捶胸顿足地嚎叫:“三河溃败之后,元气尽伤;四年纠合之精锐,覆于一旦。”(《复胜保书》)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史研究在钟文典教授的学术研究体系和学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太平天国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开国史研究、太平天国人物研究、罗尔纲先生研究、组织出版《太平天国史丛书》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方法的探索等五个方面.他的成长历程决定了他治史的人民立场,而治史的人民立场成就了他作为广西史学一代宗师、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文喆 《中国德育》2010,(4):64-65
1943年罗尔纲应同乡朋友之邀,撰写个人求学经历,他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师门辱教记》。原来,他1930年自上海的中国公学毕业后,前后陆续在老师胡适指导下,做了五年多的研究工作,其间还曾在胡适上海和北京的家里,住过两三年,真正成了胡适的“入门弟子”。他的正差是整理抄录胡适父亲的遗著,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人们对曾国藩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毁誉参半,正如章太炎先生的评价:“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他因镇压太平天国.有人送他绰号“曾剃头”,又因天津教案.得了“卖国贼”的恶名。然而在清政府眼中.他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在国人的心目中,他的《曾国藩家书》可谓惊世之作。1969年,毛泽东评价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