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79-79
诞生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如今已是第六届了。这次上海双年展的主题锁定的是“超设计”,分“设计与想象”“日常生活实践”和“未来构建历史”三个主题。在展出方式上,除了主展场上海美术馆,人民公园、中信泰富、外滩18号、新天地湖心舞台、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等也成为了分展场。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8日,衔玉而生、商场戎马半生的荣智健,无奈地选择了“退位让贤”,辞去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泰富)董事长及主席职位。当天下午6时15分,67岁的荣智健乘坐一辆灰白色私家车,从香港金钟中信大厦驶出,坐在车上的荣智健神情疲惫,满头白发映衬得脸色黯然。  相似文献   

3.
《岭南新闻探索》2007,(4):14-15
近期《中国新闻出版报》发文点评京、沪、穗、深媒体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得意之笔”时说,《南方日报》大型系列报道“紫荆龙情”,通过对话见证人与亲历者,解读回归十年来的变化,传递历史的感受;用镜头透视“东方之珠”的独特魅影,叙述“我爱香港”的情怀,捕捉粤港一脉的搏动,自始至终,“爱”字成了报道的主线。  相似文献   

4.
寇莹 《新闻知识》2004,(1):33-35
2003年10月16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发射升空,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各新闻媒体更是对此做出快速反应,除了在发射后一小时或更快的时间内推出号外,更是相继推出特刊、专题报道等,对这一喜讯及相关信息做出连篇累牍的报道,使读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到事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刊登在2003年2月19日《南方日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921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缘起对于全国两会这场气势宏大的春季新闻战役,南方日报社领导特别突出了“创新”二字,“全国两会·京粤博客”也是在这种创新的冲动气氛下诞生的。以往的采访经验告诉我们,全国两会期间会涌现海量的时政、经济、国计民生信息。这种信息有大话题,“大件事”的,也有比较“琐碎”的,它们可能只是一句入木三分的犀利点评,一个很小而值得发掘的“口子”,一个意味深长的花絮,一种“不起眼”的零星现象……这些信息不能或者没有必要“做大”,但又确确实实是两会的一部分,而且一系列类似的细节花絮,整体反映的,本身就是一个大趋势,大现象。其实,历…  相似文献   

7.
黄琼 《新闻记者》2001,(9):48-49
7月份是广告的淡季 ,但传统的淡季未必是无热点可寻。今年7月 ,一个引人注目的新闻是 :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花落谁家 ?北京能否一圆奥运梦 ?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7月13日的莫斯科之夜 ,全国的媒体在等待那瞬息的爆发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媒体的采编部门憋足劲等待着一场新闻战的打响。由于这一新闻的意义非同寻常 ,围绕着北京申奥成功与否 ,媒体将有完全不同的新闻处理方法。所以 ,当绝大多数媒体在为“7·13之夜”的新闻战精心构思之时 ,我们却从一天天逼近的申奥脚步声中看到了一个商机———能否在打好一场申奥新闻战的同时 ,再…  相似文献   

8.
“这不仅仅意昧着这个与共和国几近同龄的圣地名称的简单变更。更是一种政治象征意义的取消”。  相似文献   

9.
阎世铎出书了。 在离开“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的风口浪尖一年多后,在几乎要被大众淡忘的时候,这个曾经出现在媒体中最多的名字,开始讲述自己的“足球经历”。  相似文献   

10.
严亮 《岭南新闻探索》2006,(5):F0002-F0002
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开通客列,整个6月,媒体都为这件事在“预热”,相关报道络绎不绝。就版面而言,我个人很喜欢《南方日报》6月30日制做的青藏铁路图片专题——《驰进西藏》(如图,A特1-特4版),四个整版一气呵成,犹如高原雪莲一样的恬淡、雅致。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不论是中央大报还是省市党报都为改进报道风格、贯彻“三贴近”做了不少尝试。经济日报于2003年初率先推出了面目一新、灵活多样的“每周导刊”,在中央新闻单位新闻改革风潮中脱颖而出。每周五的这份由“探析”、“话题”、“财富”、“新知”4个版组成的导刊,是经济日报适应新形势改版的一种尝试,无论视角、写法、还是版式,都较过去有所改进、有所创新,编辑精心,版式活泼,图片精彩,与读者互动性强,已经成为了经济日报的“名牌”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二路 《军事记者》2001,(10):28-28
中央电视台有个栏目叫《实话实说》。它围绕国家大事、家庭小事、身边琐事,先定下一个题目,让人们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地实说一通。自己曾断断续续看过几期,觉得从形式到内容均属上乘,从中也受到不少教益和启发,同时,也生发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刊登在《南方日报》2003年2月19日上的《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体?》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最高奖一等奖。这篇921个字的消息之所以能获此殊荣,依笔看,主要原因在于下述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瑶 《新闻采编》2000,(6):46-47,12
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进入繁荣阶段。各家报纸在栏目策划、选题构思上极尽创造之能事,新选题、妙主意层出不穷。在群芳争妍的报业百花园中,《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一枝独秀,耐人寻味。 “口述实录”从1997年5月底创办,逢周五出版,是《北京青年报 青年周末》的一道特色菜,是其“情感”版面的报道方式,创办初始仅为一个千字小栏目。从小栏目成长为今天的大版面,其成长轨迹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口述实录”的报道方式受到了读者  相似文献   

15.
友直 《档案管理》2005,(5):94-95
偶见一报上登了一首“不足歌”。歌中讲,“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上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歌词通俗,含义易懂——人们没有满足的时候,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似文献   

16.
17.
“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在都市报中最常见,而党报特别是广东三大党报近几年也大胆使用此法。“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式标题,将最能吸引人的“新闻点”在标题中突出来。无疑是党报新闻曾强自身吸引力的一大法宝。本文主要从广东三大党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为例,来谈这种标题的特点、作用以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在既不愿接受“一中”。又不敢面对战争的情况下。选择了“第三条路”:所谓“和平独立”之路。这一条路的目标能否达成姑且不论。但其过程却是以对台湾人民的认同做根本的改变。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埋下巨大的变数  相似文献   

19.
2007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一场葬礼在长春市息同举行:葬礼虽然简单、低调,但人们悼念的逝者,却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而是一位给几代人带来深远影响的“英雄”。他,就是近半个世纪之前在电影《林海雪原》中扮演杨子荣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演员王润身。  相似文献   

20.
陈尚忠 《今传媒》2006,(9X):32-33
1986年,李庄从《人民日报》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时年68岁。他当时是退居二线。他对夫人培蓝和孩子们表示,退就完全彻底退。何谓“完全彻底退”?他用行动表明,首先是完全彻底地把党和人民曾交给自己掌握和使用的那部分权力交回给党和人民,连交权后全力运转的惯性驱动都自觉加以警惕。他说绝不能以“发挥余热”对新领导及报社的工作有半点干扰和麻烦。他还说也不要因不甘寂寞去“发挥余热”,“在这里挂个社会闲职,那里兼个团体闲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