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中央政治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完善5G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于是“新基建”已经成为最显著的时代背景,在“新基建”背景的推进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遇到了瓶颈。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不但要做好职业教育工作,还要努力探索创新创业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为国家发展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社会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变培养“知识型”人才为“能力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更是离不开实验教学,特别是以实验为主的化学学科,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不但要做实验,还要花一定功夫去自制教具、改进实验、设计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们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推动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重要措施。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创新为核心的“协同”培养模式,推进创新教育的“供给”,充分发挥大学生协同合作的内在动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小群体”的社会学意义“小群体”是一种社会现象。要知道“小群”的意义,必须了解“社会”,要知道“社会”,必须先讲一下“社会学”的问题。“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社会学以社会整体及其部分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对象,凡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联系的领域,无不留下它们的足迹。”社会学是人民教师认识教育现象的基础学科。教育过程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中小学生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孝经》中的“孝”观念的剖析,试图挖掘“孝”观念的合理内核,寻找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性的依据。对于“孝”观念,我们要排除其泛化和政治化的趋向,使“孝”重新回归家庭伦理,以对现代家庭伦理的重构提供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在创新型社会建设中正由“官本位”为核心的“等、靠、要”的依赖性,向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理念的“主动进取”的独立性转变。为此我们要建立一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确立一种创新型分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作为耕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乡村振兴培育急需的适用型人才的使命。论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乡村旅游方向)为例,解析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要为乡村培育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育人才等普遍性问题。同时对于“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乡村领军人才的素质要求、人才类型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定位,阐述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之后兴起的发展方向,被学术界、工业界乃至政府机构密切关注和广泛研究,对教育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阐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过程,包含设计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知识点为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流程;建设丰富的网络资源;搭建基于云计算的教学平台.经过新一轮的课程建设,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在大数据时代下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与改变,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代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崇尚学术,尊师重教;二是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培养人才、造就人才;四是建立和完善以绩效考核评估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加强师德和“教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以“文革”造成的一批“隐性”人才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时代背景,根据中国的国情,以及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的状况和需要,在参照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的同时,探讨了弹性学制实施的社会基础,提出了弹性学制为人才脱颖而出创设的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内卷”成为网络热词。在高校中,大学生为争取优质资源而产生相应的学习竞争;适度的竞争会促使学生进步,但有时学生过度化的内卷会引发不利于社会发展稳定、影响高校育人质量、导致学生身心受创等一系列危害。造成大学生“内卷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效应、网络便利化的放大效应、不同群体的压力效应等。探析大学生走出“内卷化”怪圈的基本路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奋斗观、竞争观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一是社会要营造良好就业环境,以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流;二是高校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三是学生要明确目标定位,理性看待竞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化趋势的推动下,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社会需求的发展带动专业英语人才的增加,原有的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代学生需求,为特色“语言服务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模式所替代。高校教育改革下的双语教学与ESP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和市场导向方面目标一致,两者的有效结合更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出面向社会和市场的“语言”+“专业”的高等技能人才。基于ESP模式下的双语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教材筛选及课堂施教等方面,以期顺利实施专业双语教学,实现与国际教育水平接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①赵紫阳总理在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当前,要把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加速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放在突出的地位。”②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为迎接国民经济振兴时期的到来,亟需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使之积极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14.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生产过程中,都可以见到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效果,以培养一批有用的计算机人才。同时,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必要的,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灵活适应多种岗位的要求,会比其余学生更具创新精神。因而,笔者在本文中就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切实有效地提升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计算机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研究法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讨美国、英联邦国家、欧盟国家、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各类培养模式特点的同时概括提炼上述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包括完善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支持网络,侧重建立和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科学训练水平,正视学训矛盾、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基于中国的体育强国建设目标,认为中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要在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充分调动多元培养主体的积极性,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举国体制+”路径,即“举国体制+大学体育”路径、“举国体制+职业体育”路径和“举国体制+社会力量”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一、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怎样去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一代成为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呢?马克思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因此,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智力的投资,而且还必须重视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化,一批高水平的本科院校定位为研究性或科研型院校,以往学制为三年的职业技术院校也开始实施二年制学制,以普通层次人才培养为主,导致在培养“实践型高层次”人才方面出现了空缺,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独立学院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加强内涵建设,更应围绕可持续发展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作。随着“双高计划”的提出,高职院校要更加坚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理念。基于此,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以河北省张家口市高职院校为例,从薪酬吸引力度、招聘方式、培养体系三方面分析在“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问题,随后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开放大学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应该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关键要突出“开放性”。利用电大在线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网上教学模式,此模式不失为开放大学开放教学模式之一种选择或借鉴。因为建立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云”,以此强大的技术为支撑的远程开放网上教学必定是开放大学教学模式的大趋势。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切实注重以网络及多媒体为特征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确立及学习模式的构建转变。需要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考试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变革。让学生学习就像在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实施人才振兴,一方面是要在农村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就是要组织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集聚,并为他们干事创业、实现梦想搭建平台、营造环境。重点是要突出农村发展实际需求,抓住“乡土人才”这个主要对象,着力“引、育、用、留”四个关键环节,把优秀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将人才工作向服务乡村振兴聚焦,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政策体系,蓄人才之水养发展之鱼,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敢创业、敢带头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