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底层社会深受教会所推崇的禁欲主义与来世主义的束缚,压抑了人性。女性的地位更是卑微低下,被当作男人的附属品,毫无话语权。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环境下,群众对于人性的解放就愈加渴望,而黑死病的席卷更加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十日谈》就此诞生。作者薄伽丘揭露了教会的伪善与黑暗,提倡现世主义和人性解放,同时肯定了女性的地位,《十日谈》也因此被称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宣言书,带领人类开启了新的篇章,本文旨在具体分析《十日谈》对于文艺复兴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反叛走向超越——《金瓶梅》、《十日谈》主题对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封建主流文化的反叛和解构是《金瓶梅》和《十日谈》两部文学作品共同的主导思想。两部书的作者在介入这个基本主题时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相异处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具体说来 ,在批判的视角上 ,《金瓶梅》从礼教社会中被压抑最深的妇女入手 ,《十日谈》则从宗教社会中被扭曲最厉害的僧侣入手 ,两部书的作者都以一种超前的意识和民间的立场来建立自己作品的价值中枢 ,从更深层的文化底蕴看 ,《金瓶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内省意识 ,《十日谈》则表现出一种开放的胸襟和外化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一方面肯定作者追求自由、颠覆教会的精神取向;另一方面指出薄伽丘对人性解放后无限放纵的担忧和对理想世界的构想,点明了他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女作家文捷尔·丽莲·伏尼势虽然在英国文学史上名不见经传,在其本国文坛上也无声无息,却由于《牛虻》一书而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内颇有影响。《牛虻》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强烈、最有力的反宗教的作品之一。在浩瀚的文学长廊上,描写教士生涯、宗教统治的作品固然不少,但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条件及阶级立场不同,世界观又各有倾向,所以对上帝、对教会臧否褒贬也各不相同。仅从“否”“贬”上看程度不尽相同。如卜伽丘的《十日谈》,虽也触动了宗教的最高统治──上帝,但只立足于对宗教的禁欲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十日谈》都是作为闪耀着强烈批判精神的人文主义作品展现于世人面前,然而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伟大的思想内涵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构思及不凡的艺术才华。本文旨在通过对《十日谈》的艺术表现形式——"框架式"结构及多样化、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论述,以期能更深入地发掘出文本的意义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4,(1):35-42
《十日谈》关于教会腐朽与淫乱生活的批判是中世纪教会真实生活的写照,并不是作家出于文艺复兴的时代需求而刻意夸张的结果。通奸叙事是对典雅爱情中柏拉图之爱的一种补偿,市民伦理从理想主义的精神之爱升华为理性主义的性欲之爱。在女性异端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女权运动的萌芽,作品歌颂了女性的美德。同时,作品所传播的人格平等思想受到了基督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神曲》与《十日谈》中体现出但丁与薄伽丘两位文学伟人不同的幸福观。可以通过对《神曲》与《十日谈》创作背景以及对作者但丁和薄伽丘生平经历对比,从主客观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两部作品所体现的幸福观的相似之处与区别,及二者形成的历史与个人原因。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通过100个故事批判了文艺复兴时期封建、守旧的宗教思想,通过巧妙地讽刺手法抨击了封建特权、宗教神学及僧侣阶级,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狂欢化特性为中心,解读《十日谈》在思想观念、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体现的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十日谈》框架结构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人文主义现象,表明《十日谈》的框架部分和它的一百个故事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与《十日谈》作为中、西方两大文学杰作,虽然二者在篇(?)结构上不同,但两部小说在出版后却由于相似的原因——对性的(?)写,遇到了相类的命运.也正是由于此,为我们提供了可比较的前提.性和情爱是两个很难截然分开的层面.但《金瓶梅》和《十日谈》的作者在描写这个问题时,由于观念的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倾向和判断.同样,不同的描定、倾向和判断,也反映出两位作者不同的性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1.
从《十日谈》可以看出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歌颂人性的解放、倡导对现实的追求和歌颂现世的幸福、提高人的价值否定神性、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对教权和封建君主权力的揭露和批判、真挚爱情和婚姻的向往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优秀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内容,并带有民族特点。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薄伽丘,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十日谈》充分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十日谈》被认为是小说发展史上的扛鼎之作,自诞生之日起已有了近7个世纪的批评史,作为一个独特、典型的文本引起过很多理论家的关注,给他们提供了证明、试验自己理论的平台。本文在参阅详尽的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1370年以来的批评史进行了描述、评价,指出一部《十日谈》的批评史就是整个文学研究的历程,是文学理论尤其是西方文论发展的一个缩影,而对这一过程的批判有助于我们当下文本解读的转向。  相似文献   

14.
《后十日谈》由王惟甦和罗芙翻译,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妙趣横生的“醒世小说”,共收入意大利七位作家(萨凯蒂、古阿尔达蒂、波·布拉乔里尼、费伦佐拉、格拉乔尼—拉斯卡、钦蒂奥、班德洛)的65篇小说。这些作品继承发扬了《十日谈》的传统,宣扬人的伟大,讴歌纯洁的爱情,赞美温良的女性,揭露和鞭挞当时社会现实和天主教会的丑恶,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后十日谈》兼备文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价值,书中作品早就为有识者所注意,而其曲折离奇的情节,幽默诙  相似文献   

15.
文艺复兴先驱薄伽丘的《十日谈》,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文学、文化乃至思想史上均具有重要地位,而作品的伦理革新精神是其不朽价值的主要体现。它一方面无情地讽刺、批判旧的中世纪封建伦理规范;另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描绘出新的伦理理想。《十日谈》所倡导的人类智慧与自然美景和谐共荣的自然伦理观,回归人性、融入社会的宗教伦理观,尊重女性、爱情平等、婚姻自由等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均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日谈》的叙事结构是独特的 ,但长期以来 ,都只被界定为连环性框架结构 ,而对内部构架少有谈及。本文试图从作者的叙述、人物的讲述和内层故事自身的结构分析其价值意义 ,以揭示作者采用这一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图文说明应相符●侯玉海《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人教版1995年12月)中的地图、插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正文中的文字往往不相符合,或者有明显错误。现举一些例子,以与同行商榷。1.教材第13页,正文中《十日谈》作者是“薄·伽丘”,而在插图中却成了“薄·加...  相似文献   

18.
僧人行淫犯戒历来是被社会所唾弃的。在"三言"以及《十日谈》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僧侣淫荡不羁的故事情节描写。拟通过对小说中此类故事的文本细读,分析出此类故事选材的原因并对作者创作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做尝试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产生的初期.在不同的国度先后诞生了两部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集──十四世纪意大利文学家卜伽丘创造的《十日谈》和十六世纪中国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整理的《三言》(即《喻世明言》、借世通言》、《醒世恒言》)。它们产生的时间虽有先后,但其时代背景和赖以生长的土壤及条件却是相似的。这两部作品集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战斗精神,体现新时代到来之际要求民主的倾问,表达了市民阶层要求新生、幸福和爱情的呼声。两者共同点都是选自爱情和婚姻题材来暴露和批判封建制度的罪恶。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身的局限,卜伽丘和冯梦龙的…  相似文献   

20.
读完《湖南教育》2013年2月中旬刊"十日谈"——《用生命坚守精神高地》和"深度报道"——《"最美校长"——追忆新化县北渡中心小学校长杨建一》,我被杨建一的英雄事迹震撼了;再读2013年4月上旬刊"十日谈"——《忠诚与担当演奏的英雄交响曲》和"本刊特稿"——《丰碑——杨建一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