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中少年阿里桑德罗·德尔·皮埃罗开始踢足球是在他6岁的时候,身为狂热球迷的父亲鼓励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的例子很多.但最早把皮埃罗送进当地的足球学校的人却是他的母亲布鲁娜。“由母亲把孩子送来的事情很少,所以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惊奇。”皮埃罗最早的教练布雷斯迪说:“他的母亲对我说,这个孩子在家里胡作非为得厉害,弄得她没法干家务,请您一定留下他。”可是,与父母的希望不太相同的是,足球始终使皮埃罗为之着迷,他除了想成为一个足球运动员外,从来没想过将来要干点别的什么。“我时时想的就是足球,对足球有着极高的热…  相似文献   

2.
邵进成 《钓鱼》2004,(23):50-50
1995年以前,我是不喜欢海钓的,那时的我更喜欢钓螃蟹。那里父亲已经退休,以前他就喜欢钓鱼,只是没有时间。现在倒是有时间了,可是母亲不让他独自一人驾船出海钓鱼。这一天正好国庆节放假回家,父亲就找借口了:儿子们都要放假回家了,应该去钓点鱼回来让孩子们尝鲜。母亲的回答很干脆:不行!  相似文献   

3.
国梁这孩子     
刘占胜(刘国梁的父亲) 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打乒乓球,全是靠自己琢磨,我是打直板,正胶反胶都打过,横板也能打几下,对各种打法都有一些体会。我爸爸是老红军,特别正统,文化差一点,所以对学习特别看重,虽然我打过河南省冠军,但他不支持我打专业,希望我多掌握点文化知识。 国梁五岁多的时候,我开始教他打球,这个年龄正是启蒙训练的好时机。那时我已经在河南省新乡市担任乒乓球队教练多年了,执教以来。我就一直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成为国家乒乓球队的一份子。由于他年龄比较小,个子又比较矮,从医学原理与乒乓球训练相结合的角度考…  相似文献   

4.
半瓶 《当代体育》2012,(34):24-26
"我的篮球生涯已经获得了许多荣誉——两届NBA总冠军,一届奥运会冠军,但是对于我来说,两个孩子才是上帝赐予我最好的礼物。"——德怀恩·韦德一向以好父亲形象示人的热火球星德怀恩·韦德,也将于今年9月出版自己的新书《以父之名:我的生活中有比篮球更重要的事情》,在这本书中,韦德将同球迷们分享他和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故事,以及他作为一个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一些很有趣的想法,同时韦德还很深入地探讨了关于当一个单亲爸爸的责任。"当一个父亲,是我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业,没有之一。"韦德说,"这是我最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对我而言,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次自我治愈。"韦德与前妻共有两个儿子,两人离婚后,为了争夺孩子的监护权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终于在2011年3月,法院判决韦德获得监护权。为此,美国父权行动协会授予了韦德2011父亲奖,以表彰韦德在争取两个孩子抚养权所作的努力。其实韦德早在2007年就已经获得过一次父亲奖了。韦德不仅想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也希望更多的父亲能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在年初的奥兰多全明星圆桌会议上,韦德也讨论过奥巴马倡导的父权  相似文献   

5.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6.
星星点点     
相关报道罗纳尔多的前女友苏珊娜在今年12月就要做母亲了,她已经为孩子起好了名字——Cauet。孩子的父亲也是一位球星——弗拉门戈队门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退出球场以后,曾经是篮球运动员的母亲再没看过篮球赛,她为她的女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现在我依然是她的一块心病,因为女儿的感情还没有归宿。听我母亲说,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像出了满月的婴儿似的,大大的眼睛,皮肤白白的,一点儿皱折都没有。医院的医生、护士都很喜欢逗我,因为那个年代像我这么大的新生儿并不多见。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她在怀着我的时候虽然一直带着她的篮球队东跑西颠,一天工作都没耽误,但是从没忘记她肚子里的孩子需要营养,听说吃水果对孩子最好,她每天都要吃下一大堆水果。在我记事以后,印象中从来没…  相似文献   

8.
芳尘 《健身科学》2008,(3):24-25
10、自己才能给的东西理查·柏德是个很有趣的作家,他在人迹稀少的海边,开始探索"人的真正问题"。他在书中写了一个真实例子。有个七十岁的老妇人,每星期固定打一通电话给高龄九十五岁的母亲请安,总期待母亲能和颜悦色对她说几句话,然而,每一次她都含泪挂上电话。几十年来,她都未间断,一次一次地尝试,又一次一次地伤透了心。  相似文献   

9.
棒球情缘父亲很想把我培养成一名出色的棒球运动员。在我小时候,他就有意识地让我参加一些棒球比赛,我们在一起时也经常谈论棒球。父亲曾不止一次地问过我:“你为什么不去打棒球呢?”后来我加入了NBA,准备到篮球场上实现我的梦想。尽管我在三四o年以后有时还去参加一两场小职业棒球队的比赛,但是我没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打棒球,因为篮球场上还有许许多多艰巨的任务等着我,我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大家都知道,我于1993年改打了棒球。其实在1992年夏天,我就有了到棒球场打球的想法,但是由于巴塞罗那奥运会“梦之队”的比赛使我暂时…  相似文献   

10.
问:我的孩子经常感冒,这是不是正常现象?答:幼儿一年感冒6至8次,学生3至5次,都是正常的。如果您的孩子经常生病,就该去找医生了。他能诊断出感冒的真正原因,是患了免疫系统缺损还是过敏。问:孩子发烧时必须卧床吗?能不能起床?答:由孩子自己决定。病情很严重时,他会自动呆在床上。如果尽管孩子发烧但仍很活跃,那他的病情便  相似文献   

11.
一笔押宝未来的买卖 马丁内斯出生于西班牙北部纳瓦拉省的埃斯特拉,小时候就展露出了惊人的足球天赋.为了让7岁的小马丁内斯的足球天赋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引,家里人在商量之后决定把他送到离镇上有45分钟车程的Logrones队训练,为此他的父亲、母亲和叔叔不得不轮流充当司机的角色.马丁内斯回忆说:"我的祖母离不开轮椅,我的母亲既要照顾她又要送我去训练,本来如果在埃斯特拉训练就方便多了,但母亲不同意,她说即使每天要花12个小时才能到那,这也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2.
夜半心语     
从对死的恐惧到注重颐养,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但这里面应当有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家。在我的记忆中,他一直体弱多病,心脏衰弱、胃溃疡、胃下垂,肺也不好,床头总堆很多药品,还有痰盒。我们兄弟姐妹八人,都要依靠父亲的工资(很微薄的工资),沉重的生活压力,也损害了他的健康。尽管生活贫困,父亲还是喜欢清洁,喜欢栽花种草。他怕死,记得有一次从公滨路结核病院附近回来,他对母亲说,那地方过去是坟场。现在满目凄凉,有时白骨露出地面。从那里走过,会想到人终有一死,变成那样的枯骨。说罢,他连连叹气。父亲的胃病,医院是根治不了的;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手     
一个年轻人申请了一家大公司的经理职位,他通过了首轮面试,董事长在做最后面试时发现,这个年轻人从中学到研究生,学习一直非常优秀。经理问他:“是父亲为你付学费吗?”“我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亲给我付的学费。”“那你社亲在哪家公司高就呢?”“我母亲是给人洗衣服的。”  相似文献   

14.
挑战本垒打     
"涉身棒球运动是一场梦,它令我至今遐想。这段时光我无怨无悔。"乔丹开始越来越多谈到他希望试一试棒球运动,他小的时候,棒球曾在一段时间里是他最喜欢的运动,而他父亲其实一直希望乔丹能成为一名职业棒球运动员。乔丹说:"早在1991年我就在想离开篮球场去打棒球。其实,我和父亲很早以前就开始谈论棒球,谈论棒球明星博杰克逊和迪恩·桑德斯。父亲一直都有让我去打棒球的想法,小时候他曾让我去学了一段时间的棒球。90年代早期还有一些棒球联盟请我打了一两场比赛。"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玛吉西·波格斯和迪尔·史利就参加了棒球队,所以父亲对乔丹说:"你干嘛不也去试试?"老乔丹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心有意,境无界。艾弗森的伟大要用心灵去感受。因此,应广大A.I.fans要求,特分五期节选艾弗森自传——阿伦的母亲安·艾弗森出生在哈特福德犹太区,有4个兄弟。15岁那年,她入选了教会高中女篮,但在例行体检时被意外告知:她怀孕了!这样,她不得不来到了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和祖母住在一起,因为她的母亲在她12岁那年就过世了。安回忆说:“那天大雨滂沱,她离开我的那一霎那,我觉得天都塌了。我站在雨中大声哭喊‘上帝呀!你为什么要这样?你怎么能这样啊!’”安知道这个未出世的孩子的父亲是谁,他是阿伦·布鲁顿,是她在哈特福德的同学。  相似文献   

16.
漫画幽默     
因为他们从不打人 一个小男孩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院,因为他再也不想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严肃的法宫问他:“好了,你为什么你不想和你父亲生活在一起呢?” “因为他总是打我。”小男孩回答。 “那你为什么不想和你的母亲生活在一起呢?”法官继续问道。 “因为她也总是打我。”小男孩叫道。 “哦,是这样。”于是法官又问,“那你究竟想和谁生活在一起呢?” 小男孩立刻回答:“我想和南安普敦足球俱乐部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一直很弱,从来不打人,总是自己挨打。”  相似文献   

17.
我问孙继海打了两年(其实只有一年半)的甲A联赛,有什么感受,他告诉我,他很幸福。他说话时脸上挂着笑容,不是假笑,也不是傻笑,而是孩子般腼腆的笑,20岁,可不,在家里还算个大孩子。 我把一本登了他的照片和关于他的文章的《当代体育》杂志拿给他,那上面的标题是“孙继海:想起马尔蒂尼”,他看后就腼腆一笑,表示自己很喜欢这个标题,同时又怀疑自己胜不胜任。 足球场上的孙继海与场下的孙继海绝对是两回事,在大连万达队的右路,他的攻与防是那种没有遮拦式的  相似文献   

18.
1981年的秋天,一个3岁大的孩子穿着件圣地亚哥快艇队(洛杉矶快艇队的前身)球衣,在父母的卧室里拍打着一个小篮球。电视上正转播着一场快艇队和火箭队的比赛,他时不时看看电视画面,因为他的父亲正代表快艇队在场上比赛。这个孩子模仿着父亲的每一个动作,他学着胯下运球,学看飞身上篮,虽然这些都只是他假想中的动作,但他做得很认真,享受着其中巨大的乐趣。父亲回来了,小孩抬起头,高兴地说:爸爸,我以后也要打NBA!父亲轻轻地把他抱起来:是的,你要成为最伟大的球员。  相似文献   

19.
生不逢时在千叶县木更津附近有一个地方名字叫下郡。我母亲KINUKOU(音译)就居住在这里,她出身于一户养蚕的农民家庭,我父亲在到那里购买蚕茧时遇到了我的母亲,并最终和她成婚。父母的年龄差距达到了四十六岁,母亲比父亲的儿子还小。我母亲经历了各种生活的艰辛,但我从未听到她报怨过一句,母亲在四年前去世,享年九十四岁。我不知道各位是否听说过山田次郎吉这个名字。提到明治以后的“剑圣”,人们便会想起开始的神原健吉,接下来的便是神原健吉门下弟子山四次郎吉。有关山四次郎吉的事情池波正太郎先生曾经出过一本书,据说…  相似文献   

20.
陈竺勤 《收藏界》2010,(5):57-60
孩子他妈单位组织台湾环岛游,我知道她因公已去过两次,这次恐怕不会再去。当她问我去不去时,我回答得很干脆:不去!她愣了一下,说:对孩子蛮有好处的。我说那就去吧。她说去。其实最想去的当然是我喽,这叫欲擒故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