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应当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我园以全阅读理念为基础,将阅读活动贯穿在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和主题教育活动之中,为幼儿打造立体、丰富、无边界的阅读空间,通过师幼互动、亲子互动、同伴分享等方式,让阅读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滋养幼儿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引导幼儿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而进行的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活动中,如何使用“问题教学”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怎样有的放矢地展开“问题教学”引发师幼互动、生生互动来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过分重视预设目标的达成,对幼儿现实需要敏感性低,教师自身缺乏融入绘本意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引领教学。师幼互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有较强的负向性情感特征。因此,幼儿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应做到关注幼儿现实需要,有效化解与幼儿现实需要生成的冲突,建构和谐、民主、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进行多元化互动;教师应进行正确的自身角色定位,做幼儿爱上阅读的"引路人"。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文从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行为,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与幼儿成为朋友;严与爱结合,让师幼关系更和谐;建立师幼互动对话,师幼共同成长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幼儿教育中平等、尊重、和谐、互动对话的新型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实幼儿园中的师幼互动被刚性的计划、繁琐的规则控制着;理想的师幼关系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的计划应该体现灵活性与动态生成性,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在自主体验中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胡家虹 《知识文库》2023,(1):172-174
<正>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学者从现代知识观出发,对当今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幼儿园课程应以幼儿体验和兴趣、平等师幼对话为特色,对此,基于师幼互动共同构建幼儿园课程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高发区域。1概念界定1.1师幼互动师幼互动有狭义和宽泛之分,狭义师幼互动是指幼儿园内师幼互动,广义上师幼互动包括幼儿园教师和3~6岁幼儿互动。综合概念可以看出,教师与幼儿之间交互作用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和幼儿应处于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早期阅读往往需要成人的有效引导,存在着成人把持话语权的弊端。无字图画书因其图像语言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为儿童展现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无字图画书的阅读过程是儿童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衍生的自由对话。通过阅读无字图画书,儿童主动诠释故事并建构意义,从而发展了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品质。倡导亲子对话、师幼互动与幼儿交流是促进儿童阅读话语权回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林洁 《教育导刊》2015,(2):76-78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设一种有利于幼儿自主感知、体验和探索的阅读环境。图书角是一种典型而有效的早期阅读环境。在图书角引导幼儿自主阅读,要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关注阅读过程,重视师幼之间、幼儿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阅读后的分享和交流等。  相似文献   

9.
沈琼 《教育》2024,(8):59-60
<正>何为师幼互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们可以通过师幼互动三棱镜评价表来理解师幼互动。在这个立体空间里,导致互动效率受组织形式、支持方法、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换言之,师幼互动的指向不仅仅是老师与幼儿“,师”是一个代名词。关于学习品质。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列举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学习品质,而他们恰恰是影响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师幼互动是当今早期教育的前沿性课题,积极的师幼互动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双向互动的新型师幼关系。而早期阅读作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在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从环境的创设,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分享阅读中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活动中的“提问”体现了幼儿的兴趣点、关注点与疑惑点,但具有发散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等特点,需要通过适宜的“教师回应”来强化师幼互动。从科学活动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儿知识储备有限、问题涉及面广、教师提问封闭等情况制约着“幼儿提问”的质量,教师的知识储备、学情分析、回应技巧、重视程度限制着“教师回应”的效果。基于此,文章提出认真倾听并解读“幼儿提问”、“太极式”师幼互动、衍生探究活动设置、多元正向回应等四方面的科学活动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成云风 《教育文汇》2023,(11):56-58
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幼儿的主体性未受到真正重视、幼儿与教师之间缺乏双向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关系不平等问题。基于此,从主体间性的视角下建议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转变课程观念;师幼双向沟通互动,提高主体间的交互水平;师幼平等对话,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3.
吴雪芳 《早期教育》2006,(11):37-37
一、科学地运用平等性语言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常会运用“跟我……”“像××一样做”“这样不对,是……”等指令性较多的语言,但有效的师幼互动需要师幼在语言上的平等。平等性的语言环境能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一种支持的力量,使幼儿敢想、敢说、敢做。因此,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平等性的语言,让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应有的体现。如在提要求时,教师应把“要……”“不能……”“必须……”等指令性语言转换成“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这样可以吗?”“你认为……”“能不能……”等平等性的语言。二、灵活地运用鼓…  相似文献   

14.
<正>新《纲要》提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兴趣、需求,了解幼儿原有水平,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了解幼儿的困惑,找到幼儿发展真正的增长点,针对幼儿实际,引导幼儿与环境、与教师、与同伴积极互动。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每个教育者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沈秋兰 《福建教育》2011,(10):31-33
研究表明:“在早期岁月里与成人有充分的言语交流与对话机会的孩子,在随后的学习中更有可能获得成功”;“高质量的交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师幼对话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人际交往.师幼互动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师幼平等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互动氛围,有利于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有利于体现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主体地位.从师幼平等的视角来看,实现师幼互动的策略有:树立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温馨的师幼互动环境,践行共生共长的师幼互动做法.  相似文献   

17.
钟瑛 《动漫界》2022,(12):88-89
师幼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方式, 指教师和幼儿之间发生的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师幼间的交互影响. ...  相似文献   

18.
前阅读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幼儿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将对幼儿今后书面语言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小班幼儿的前阅读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熟悉图书构造、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等。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师幼互动、亲子互动、家园配合等形式“自制”适合小班幼儿的有趣图书,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图书的基本构造,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小班幼儿“自制”图书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对话”通常是“教师问,幼儿答”这种单向的、封闭的模式。之所以说它“单向”,是因为“对话”中的大多数问题是由教师发起的;而说它“封闭”,是因为“对话”中的提问往往是为了发现预定的答案,而答案的出现又往往意味着主题  相似文献   

20.
刘佳 《教学研究》2009,(3):71-73
哲学解释学下的理解与对话为了解教师与幼儿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理解与对话是创设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外在条件的理论探讨,是优化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内在条件的哲学思考.本研究试图从哲学解释学新的视角来借鉴如何构建新型师幼课堂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