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小琳 《学子》2012,(3):44-45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涵的望孔。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题目都是作者或编者精心拟定的。这些课题言简意赅:或提示文章主要内容,或指明事件重要线索,或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彰显文体语言风格……它像一个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解读课文的文字内涵,学习课文的语言秘妙,体会课文的精髓所在。因此,要读懂一篇文章,首要步骤就是要读懂...  相似文献   

2.
一、抓课文朗读以品味散文语言优美以朗读去带动和促进语言教学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课文之前 ,教师声情并茂地将课文范读一遍 ,将文字化成动听的声音诉诸听觉 ,让学生感知文章的音韵美 ,或长短相间 ,或错落有致,或清新洗炼 ,或回环往复。字词句乃是华美语言宫殿的砖瓦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生动。教师在范读中 ,既可以给生字词正音 ,又可以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或升降高低突出关键词句 ,让学生去体会、理解作者语言的表达力量。如 :“推开窗户一看 ,呀·!凉云散了 ,树叶上的残滴 ,映着…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语言简约凝练,形象而传神,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课文紧扣美丽这个题眼,抓住丹顶鹤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文字优美,语言流  相似文献   

4.
当今大学英语精读课文教学课堂,过分强调课文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由下而上"的教学模式依然较为普遍,使课堂气氛沉闷。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把学生方面可能产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几乎减少到了最低点,使作者或课文与学生间没有了信息差,违背了语言学习的交际本质。针对此问题,就要从"信息差"原理入手,分析该原理对大学英语课文教学的启示,并通过教学实例具体探讨信息差活动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把课文分成了三类:精读课文、带“*”的略读课文和带“△”的选读课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新颖,文字浅显易懂,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结合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一、课前资料搜集.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新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内容丰富,有的文字如诗般优美,让人感受到清和淡远的意境;有的语言粗犷豪放,读来使人感情澎湃;有的语言朴素平淡,但却蕴含着做人的深刻道理。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张经怀 《教育》2011,(21):48-49
小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之作。这些作品使用的语言,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表现性语言,包括很多"不确定"和"空白",这就是文本语言的"空白点"。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教学更生动、更有效。创设想象空间《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文本不仅仅是课文教材中的文字,也可以是语言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课文插图,就是指语文教材中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而绘制或者拍摄的图片。课文插图是构成语文教材的重要元素,如果把课文中的文字看成是第一语言,那么,插图就是构成课文的第二语言。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课文插图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对课文插图视若无睹,在教学中很少用到,这无疑是对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课文中的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纯文字的阅读过程中,阅读途径是比较单一的,而插图则具  相似文献   

8.
《广玉兰》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形神兼备的优美散文,如果单从文字上分析它,课文表现了作者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爱广玉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字背后蕴含的情趣和意象,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逐步领悟的。本课的教学,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文字中,品味语言,发现文字背后隐藏的美好世界。一、品读广玉兰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学员英语底子薄、基础差这一实际情况,在雅思培训短期班(五个月)或长期班(一年)的前期教学中设有精读课程。精读教学中的核心是词汇及课文教学。优秀精读教材中的课文是专家们从英美课本、选集、读物以及各类报纸、杂志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课文中有适中的词汇量,亦有丰富的语言现象。课文中的文字不仅规范,而且优美、精彩。通过对这些优秀教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文本语言的感悟教学中,各种方式和方法的积累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学中许多老师关注课文的重点词语的品析,在此方面舍得花力气,却很少关注到课文的标点,在意识里也认为标点是课文的末梢神经,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边角料。而实际上,标点是言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标点的意义超过文字的表述功能。如果说课文中的语言是作者推敲的结果,那么,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新教材保留了许多传统课文。但编者对原来的课文在文字上作了认真的推敲和修改。修改后的课文跟原文相比,主题更加鲜明,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严密,语言更加规范,更有利于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因此,教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在“保留”篇目的教学中,可以抓住编者的“修改点”,精心设计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品味“修改”,在比较、揣摩中学习典范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第三、四册与第一、二册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课文为主。每单元有两篇文字课文,以及一篇图文并茂或仅有文字的诸如广告、地图、百科全书一页、连环画等等的生活中随时可见的所谓“真实性”材料。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进行更多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第三、四册与第一、二册相同之处则是必须活学活用、勤学苦练。兹将第三、四册各单元内容作简介如下。一、课文Ⅰ:这是各单元的主课文,要求细致研读,充分理解其内容真谛,吸收其语言精髓。并且要学习一些阅读技巧,即:1.阅读前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是专家精挑细选来的,文质兼美,课文中的每个字词都是有"温度"的。要让语文课散发"语文味",感悟课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用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  相似文献   

14.
1.运用多媒体,强化语言听说训练。借助音响媒体,进行课文朗读训练。语文课堂教学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给学生以感性的印象。教师由于自己的口语素质以及对课文朗读的理解和把握的差异,往往对听说训练造成一些偏差。而课文朗读录音教材是朗读等语言专业工作者经过认真揣摩、反复推敲后制作而成的优秀语言作品。它用准确、响亮、清晰的有声语言转换了书本上的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旨意,且具有可重复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语文学科在审美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课文中的人物所具有的心灵和形象美,使学生感受怎样做人;课文中具有的情感美,可以使学生的感情丰富多彩;课文中具有的语言美,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祖国优美的文字,并使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7.
姜勇军 《语文天地》2011,(11):25-2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如果不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是课文解读的"催化剂",是学生感悟文本的"桥梁"。朗读是把文章(或词语、句子)念出声来,是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课其实是充满创造活力的一种语言审美活动,教师要唤醒课文中文字的活性,深入研究语文阅读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梁正仙 《考试周刊》2012,(56):27-28
于漪老师曾在著作中谈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要使语文阅读教学顺利进行,朗读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