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望在人间全书将近结束的两章(32,33章)是属于卡茜和哈利顿的。这一对表兄妹的关系一开始就不正常,他们俩在教养、性格等各方面的差距太大了。卡茜聪明活泼,受过很好的教育,哈利顿却是愚昧无知、粗鲁傲慢,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得。可是这个小乡巴佬却在暗中用爱慕的目光注视着天仙般美丽,也象天仙般不可亲近的卡茜。这位仙女出现在哈里顿的粗俗世界里,把他从一片浑浑噩噩的愚昧、昏沉的状态中唤醒了。  相似文献   

2.
茜是某储蓄所的业务员,工作不是太忙。闲的时候,茜喜欢养花莳草──家里的墙角、窗台,连衣柜顶上都是姹紫嫣红。茜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这种业余消遣会成为她的职业。  那天,一位极要好的闺中密友到茜家里玩,对茜的花赞不绝口。那位女友刚结婚不久,茜送她两盆花带回去装点新房。由于缺乏养花经验,浇水施肥不得法,两盆花很快便枯萎了。  怎样才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养好花呢?怎样才能让所有喜欢花的人用一种简单的办法养好花呢?好几天来茜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一天午饭,茜打开一瓶罐头,突然闪出一个念头:要是能有花罐头…  相似文献   

3.
答读者问     
编辑老师: 张某和我是老同学和老朋友,他最近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他的父母因感情不和,经常因生活琐事吵架,给张某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上学期,他曾因无法忍受父母无休止的争斗,一气之下外出打工,自己挣钱勉强维持生活.以摆脱“战争”不断的家庭。直到两个月后,他才被父母和亲友找回重新上学,以至期末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现在他的父母已确定离婚,双方表示张某跟谁生活都行。但张某实在厌倦了父母,他表示“谁也不跟,自己单过”。他今年17周岁,可以自己单过吗? XX十七中王逸辉  相似文献   

4.
孙超 《文教资料》2011,(25):23-24
《黛茜.米勒》讲述了年轻貌美、单纯热情的美国女子黛茜.米勒到欧洲大陆旅行,不顾欧洲世俗价值观,结识大批绅士,遭到欧洲传统文化势力诽谤,最后死于罗马热的故事。事实上,黛茜是欧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本文旨在从文化冲突视角探讨詹姆斯在小说中展现的"国际主题"。  相似文献   

5.
冰心在小说《两个家庭》中着力刻画亚茜的形象,把自己的理想倾注在亚茜身上,使她成为温柔、静雅、乐观的化身,以后冰心的小说描写了一系列这样的女性,直至抗战时期写的《我的学生》中的S太太,她们聪明美丽、温柔静雅、有学识,有教养,栽负着作家心目中的女性美的理想。这对于当今女性学创作具有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茜Miss:请用一句话证明你是初中生。我自己先来——嘘,班主任在后面看呢。  相似文献   

7.
涂皓 《教育》2014,(3):40-40
2013年夏天,儿童问题咨询专家赵远虹陪德国著名幼儿教育学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访了北京数所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儿园。在两天时间里,艾申波茜亲眼目睹了2000名中国儿童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赵远虹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察结果令德国专家的失望,甚至超出了她的想象。艾申波茜对于中国幼儿教育的现状感到非常的惊讶,她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8.
我的布娃娃     
我有一个布娃娃。她的名字是雨茜(音)。她很漂亮,眼睛大大的,嘴小小的,头发是黑色的。她穿着白裙子,戴着一顶大帽子,脚上穿着两只黄色的鞋。看起来像个公主。她经常和我一起做游戏,我常常给她讲故事。我们一起睡觉。我非常喜欢她,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忘我的状态就是摈除一切杂念,全身心扑上去,奇迹因此发生。瑞典女作家茜尔玛·拉格罗芙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她笑着说,我的灵感也许来自童年发生的一件事。1858年,茜尔玛·拉格罗芙出生于瑞典的一个富裕家庭。当她还是个  相似文献   

10.
突然复活了的石雕穿行在黑暗的博物馆展厅中;记忆突然从人的头脑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各种怪事在柏林层出不穷。双胞胎姐弟叶茜卡和奥利弗假期回家,却不记得自己的父亲,脑子里只留下了一片空虚,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只有两翼齐飞,语文素养才能跃上高格;读与写的自然结合,是阅读教学最合适也最实惠的语言实践方式。而现实的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往往脱节,一是因为教材中专题选文与写作训练经常不相匹配,二是实际教学经常有“劳于阅读.逸于作文”的现象。这几乎成了一个顽疾。  相似文献   

12.
《黛茜·米勒》刻画了一位年轻貌美、单纯热情的美国女子到欧洲大陆旅行,不顾欧洲世俗价值观,结识大批绅士,遭到欧洲传统文化势力诽谤,最后死于罗马热。事实上,黛茜是欧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牺牲品。本文旨在从文化冲突视角探讨詹姆斯在小说中展现的"国际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们的三岁儿子萨姆在晚饭前无缘无故地闹起来,我妻子苔茜和我用各种方法哄他,但都没有用。来访的苔茜母亲看到了,她说:“别管萨姆,让他自己呆一会儿,你们是对他注意得太多了。”她的“无为”政策还真管用,萨姆没有听众,自己也就安静下来了。好多疼爱孩子的父母遇到这种情况都不知如何才好。因为儿童专家都教我们贴近孩子,去理解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在<教育与科学方法>一文中说道:"现在的教育有两种:(一)如一个新学生坐在洋车上,叫车夫拉着拼命跑几十里路,结果自然是学生逸、车夫苦,但让学生自己再回来恐怕还是不能;(二)如一去不坐车,不认识路就问警察,自然是辛苦一点儿.但走到回来时,包管还能回来的.  相似文献   

15.
话梅     
如今,茜已经15岁了,茜的奶奶与他们住在一起.奶奶年事已高,活动渐渐不那么灵便了,却不知为何,奶奶闲来无事时竟喜好在小区街道附近拾一些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废品带回家,堆积在杂物室里.  相似文献   

16.
转折点     
我叫倩,她叫茜。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之间没有秘密。那天,茜告诉我,有一个男孩在追她。我问她,你喜欢她吗?茜点点头,说,不过,他是“龙虎帮”的“老二”虎子。  相似文献   

17.
狗的回报     
纽约州贝尔波特镇的帕姆·茜卡家里有一只跟随主人15年的金色毛皮猎狗,主人给它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叫“子弹头”。两年前,这只老狗露出了病相,茜卡把它送到了狗医院。检查后发现是不好治的大病,那只狗的肝上长了一个肿瘤,必须立刻做切除手术才能保住它的生命。问题是这只狗已经进入老龄,照养狗的习惯做法,这样老的狗没有什么抢救价值了。很多好心人劝茜卡不必为它做手术,而是主张将狗安乐死。但具有爱心的主人拒绝了这种建议,他们不愿意让多年的伙伴这样眼睁睁地死去.说什么也要救“子弹头”。为给“子弹头”做手术,他们借贷了5000美元,开刀切…  相似文献   

18.
杨远威 《考试周刊》2010,(24):37-3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茜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长期以来,众多学者认为她扮演着施害者的角色.是邪恶和腐败的化身,代表着腐朽堕落的美国梦的本质。但是如果从小说写作的消费社会大背景,以及黛茜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遭遇等方面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黛茜并不是施害者,相反.她是消费社会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9.
彼得的宝贝     
"切茜,看我发现什么了?"我正躺在我房间里的小地毯上,观察镜子在每天同一个时刻映照在地板上的彩虹似的光斑。我希望今天不是星期四,妈妈没有去做头发,而我能够在贝丝家做历史作业。我还希望总有一天彼得会叫我杰茜,而不是切茜。"切茜,你怎么不回答我?嘿——你躺在地板上干什么?你在找什么?你想看看我发现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20.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超过20%的中国学生从未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而有这一做法的美国学生只有3%。同时,只有10%的中国学生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美国学生则约有63%经常提问和"很经常提问"。上述两项数值差异明显,不仅反映了中美两国教育和学生的两种状况,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现实。那中国学生的不提问是如何养成的呢?调查和分析称,有些学生不愿提问是怕自己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