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中考中出现的由“形动”而弓发的动态几何问题略作分析.举例如下: 1.直线的平移运动问题  相似文献   

2.
图形中的动态问题是以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的一类几何问题,它集质点的运动、线段的移动、图形的变化于一身,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是数与形的巧妙结合.此类问题常常情景新颖、解法灵活、难度大,思考性和挑战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从“动”与“静”的辩证关系着手,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运动中的重叠问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它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既能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又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应变能力.其解题策略是“动”中求“静”,“一般”中见“特殊”,抓住要害,各个击破.  相似文献   

4.
高中的立体几何教学中,我们把某些立体几何图形在变化过程中,几何元素的几何量保持不变,或几何元素间的某些几何性质或位置关系不变,这些图形变化中的不变因素称之为定值,与之相关的问题称为定值问题.它是中学数学的重要问题,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但是高中生在立体几何定值问题解答过程中,常常因解题方法选择不当,加上图形的不断变化,几何元素间的关系扑朔迷离,总感觉得不要领,造成了解题的过程繁难,运算量过大,甚至于半途而废.其实,如果能在变化莫测的图形中找到某个运动变化中不变的数量关系,以“静”制“动”,即抓住“静”的瞬间,使一般情形转化为特殊问题,从而找到“动”与“静”的数量关系,将能很好地解决定值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人用如图1所示的几何模型来描述物理问题及对其的求解.事实上这个模型也同样适用于几何问题及对其的求解,而且对几何问题的求解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图中,“条件”和“目标”是几何问题的“初态”和“终态”,它反映出所给的几何问题已知的是什么,欲知的是什么.条件和目标是两个信息源,它们是求解几何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6.
有些几何问题除了固定不变的条件外,还渗透了一些动态的变量因素,给静态的几何题赋予了活力,使几何题的解法更趋灵活.因此在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时,应该注重动态元素所引发的图形变化过程,动中窥静,静中见静,以静制动,在运动过程中求“发展”.现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空间动态几何问题及其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几何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逻辑推理能力,其中的动态问题,要求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解决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定与计算,对学生思维层次的要求较高.面对“动态几何”问题,不少学生找不到思维的切入点,难以下笔,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间想象能力差,另一方面是难以把握运动变化的实质,即动中有静的规律.同时,“动态几何”问题可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运动变化观点,  相似文献   

8.
以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为动态几何问题。解决由于运动产生的几何最值问题时,需存“动”中取“静”,抓住图形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静态时刻。近年米,以圆为载体的最值问题频频出现,这类问题数形结合,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动态几何命题的趋势是:运动对象从动点型→动线型→动图型;运动形式从平移→旋转→对称→位似→折叠;蕴涵的函数关系从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分段函数.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几何代数的数形结合,还有几何坐标的解析整合,较好地渗透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有较强的综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解决动态几何中的函数问题.其基本策略:把握图形的运动规律,寻求图形运动的一般与特殊位置关系,在“动”中探求“静”的本质,在“静”中去探“动”的规律.解决问题时在“动”中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静”中利用函数关系解决几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动态几何型     
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动态几何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三角形等)或整个图形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一般”与“特殊”的辩证思想.其主要类型有:(1)点的运动(单点运动、双点运动);(2)线段(直线)的运动;  相似文献   

11.
平移、旋转、翻折是几何图形的三种基本运动.近年来图形运动的题型在各地中考、模拟考试题中频频“亮相”,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以及利用图形运动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形的运动在试题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通常以动、静结合的几何图形为载体,融入几何、代数的相关知识.其实,这些运动型的综合问题万变不离其宗,要能够利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研究几何图形,学会辩证地看待图形的运动与静止,从中寻找变量与不变量,从而发现规律,揭示问题的本质.本文就如何利用运动的思想研究几何问题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设而不求法”亦称“增设辅助未知量法”或“设参法”.解题时通常先设辅助元,再利用其与未知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方程或代数式,然后将未知数消去或代换以解决问题.此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代数问题中,而且在几何问题中也有应用.下面举例说明设而不求法在解有关三角形的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3.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中,涉及到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问题,而教师在利用《几何画板》制作立方体的展开与折叠中“二次折叠”问题的演示课件时,遇到了制作烦琐、演示过程不流畅等问题.我在这类问题的制作中,探索出了以一个关键点运动带动其他图形运动的折叠方法,这种方法制作简便,使用过程流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中的“要”指的是教材中针对某一问题所形成的数学纲要:定义、定理或方法;“义”指的是教材中为引出“要”而列举的同一问题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几何意义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直接的工程问题.因此不妨称之为工程几何意义。教材中由“义”推出了“要”,应用时,以“要”为工程或理论依据解决与“义”同类型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海马 《物理教师》2001,22(10):25-26
人在跳远运动中,向哪个方向跳起,才能跳得最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但这个问题仅凭高中物理知识和初等数学来分析,是很困难的,下面我们借助于计算机的“几何画板”,结合物理知识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几何问题一直是许多学生的“软肋”,他们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图形、繁杂多变的条件,往往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处下手.有的同学在数学问题上耗费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题目,但是收效甚微.怎样才能借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把几何问题“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初中几何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贵刊2010年第10期刊载了刘汉亮老师《几何中“极端化”思想的运用》的文章,读后颇有同感.因为许多事物的性质和矛盾,最容易在其临界情况或极端状态下暴露出来,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若利用极端、临界的状态为“突破口”,进行探索、推理论证,常常能使“运动”转化为“确定”,从而分散问题的难点使问题得到解决.本文从2010年中考压轴题中采撷几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运动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这类问题在近几年各地巾考数学试卷中频频出现。而且常常作为压轴题,且在压轴题上所占的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和研究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卷,动态几何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图形在运动中产生函数关系问题和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求对几何元素的运动过程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综合性强。要善于借助动态思维的观点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涉及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几何学习的一个热点.它之所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不是简单、机械地利用图形巾的线段、角度等几何元素来进行.而往往采用等积变换的方法来简化计算:二是有些几何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面积.但若能灵活运用几何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也就是说,许多几何问题可以通过“面积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动点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入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试题,这类试题揭示“运动”与“静止”,“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以及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关系;这类试题是通过点的运动,使图形发生变化,通过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这类试题的总体解题思路是化“动”为“静”,关键的一步从相对静止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