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幼儿园工作规程》在关于"德育"的内容中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从中可以看出,情感、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是一体的,统一于德育中。其中,"情感"时时刻刻伴随着人的生活,是人的个性特质的一部分,能对人的行为选择和生命体验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幼儿处于成长的早期阶段,是个体形成健全情感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教师要多从"情感教育"的维度开展品德教育,以调动幼儿的内心体验,促进幼儿的品德养成。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下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重智轻体轻德育现状。教师要将正式与非正式的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大都是在幼儿园生活中养成与培养起来的。但现阶段幼儿的品德教育缺失情况比较严重,幼儿园必须抓住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适时渗透品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丁瑾 《学苑教育》2012,(17):80-80
幼儿园的德育内容主要是发展幼儿的情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有目的地把品德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实施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布置合理的环境把德育渗透进去,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德育,并且抓住生活中的契机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家园密切联系提高德育教育。好的习惯只有坚持抓才能促进幼儿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幼儿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重任,为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美好心灵的塑造夯实最初的基础。一、将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有一个从认知到情感到意志再到行为这样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要充分挖掘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把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知识教育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团结友爱、整理学具、做事细心、爱护公物等;在进餐活动中教会他…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抓住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一、教师要做教育的有爱之人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孩子身上难免有一些不好的  相似文献   

7.
翟丽杰 《成才之路》2010,(19):94-94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的良好行为内化为他们自身内在的素质。现浅谈以下几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春燕 《教书育人》2013,(12):56-57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项事业都在积极的运作当中,教育事业更是全国建设的重点。《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说明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便是品德教育,要求幼儿园教育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态度和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9.
幻儿园教学工作中的品德教育平罗县二幻王金霞平罗县二幻张利东幼儿园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幼儿的情感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幼儿进行早期的品德教育,为幼儿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  相似文献   

10.
林丹红 《快乐阅读》2011,(21):118-119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所以幼儿德育不能只是一种口号,而是应体现在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融合在幼儿活动的环境里,只有在孩子面前呈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孩子才会真正的学会去追求真、善、美,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岀:"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品德教育中运用绘本,有利于激发幼儿阅读兴趣,能帮助幼儿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  相似文献   

12.
德育教育就是人生源头上的引导者,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想做人,首先做事,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各个领域的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应根据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把《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关于德育的培养目标 ,以和风细雨的方式 ,通过各种教育途径 ,在处理好“主导”与“主体”、教育与发展、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发展能力与情感、行为培养等关系的基础上 ,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相结合 ,有目的地在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过程中施加教育影响 ,逐渐转化为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真正达到身心…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串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德育的重点和手段,因此,面对富有情感,可塑性强的幼儿,我尝试着寓德育于音乐教育之中。这主要是考虑到音乐教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形象性就是以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来感人,情感性就是用具体的形象来  相似文献   

15.
<正>幼儿阶段是幼儿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岀:“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幼儿品德教育中运用绘本,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二十五条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在联系工作实际反覆学习“规程”后,我们对注重德育的潜移默化影响有了一些粗浅的理解。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影响,无形中发生变化。怎样使孩子在这种隐而不露、不知不觉中受到品德教育的熏陶,从而使道德情感、是非概念、品格素养以及行为习惯在无形中向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氛围,不能将幼儿的生活和教育活动分离,要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培养。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为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雪 《中华家教》2020,(1):68-6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个领域活动当中。鉴于此,并结合“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培育指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深度、多角度的活动。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故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应利用游戏萌发幼儿情感,有意识地将一些良好的品德赋予故事中,促使他们表现出积极的情感倾向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结合节日活动激发幼儿情感,潜移默化,因势利导。以此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林阿虹 《中国德育》2014,(22):56-57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让幼儿在思想、行为、品德等方面受到教育和影响,培养幼儿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建构和提升自己的价值理解、情感体验和品德行为,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品质与行为习惯。"因此,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全员参与、全面营造、全景融入,才能有效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坚强勇敢的道德品质,形成热爱祖国、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良好行为规范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