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东之先秦、西之古希腊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真正理解文本中的真理,就必须将“人与书”的关系变成“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真理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显现的。在书本出现之前,真理不在“写”而在“说”和“做”,真理在言传身教中显见和绵延,自然而然地在人与人的语境中“传”说”。然而,书本出、“大伪”现,真理由生命之动进入了生命之静,真理沉睡甚至冻结在了书本的世界里。真理须通过对话方能唤醒其灵动真实的生命之光。人之复归生命需要吸氧,真理之恢复灵气需要进入对话。语言的对话性与人文知识的语言性使许多学者干脆把人文知识定义为…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一)现有的理论与实践成果1.理论成果随着国外视听教育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视听教育的概念引入我国。但在我国真正而且比较全面地探讨教育技术,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技术学从此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人文关怀作出了阐述,并从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设、课堂教学以及教育评价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作出反思,同时有针对性地从这三个方面提出了推动信息技术人文教育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关于教育技术的人文反思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科技与人文的冲突是本世纪人类文化领域的主题。而教育领域内也同样存在着科技与人文的矛盾。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而现代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造成这些弊端的根本原因是教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陨落。因此,为保证教育及教育技术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崇尚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文与科学在知识层面是分离的,但两者所蕴含的精神是一致的,即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具体教学表现上是不同的,但两者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应该统一于人文精神的涵养,摒弃功利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格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6.
高职人文教育的反思和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焕发生命关怀的本质要求。明确高职人文教育的特殊性和具体性,探索有高职特色的人文教育方式是有效实施职业院校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提高职业人文素养、增强人才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要认真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因由,积极探索提升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成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工程管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忽略了人文智慧的培养.理想的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技术娴熟、技艺超人的专家;在思维、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他们不仅是学人,也是哲人.因而,要把人文装备成为工程教育的通用指标,学校要普遍开设以哲学为中心内容的人文课程.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越发展,解决由此突现的社会问题对人文社科教育的依赖就越大.然而,我国人文社科教育的种种现实性“遭遇“,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危机和人性危机,没有理由不唤起我们对现行教育的重新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的要旨在于回归大学的育人理念,重建大学的教育思想,最终实现培育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在实现这一目标上存在很大偏差,需要重新加以审视、改革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当前社会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带头人的杨叔子先生,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人文素质教育。在他出任校长期间,促进人文素质教育讲座的创办,推进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的实施,建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退休后,杨叔子先生将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转化为理论思想,全身心投入到人文素质教育思想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中,他所提出的大学教育功能的核心是"育人"而非"制器""科学人文应该相互交融""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等核心思想,对我国推进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和后现代思潮在许多方面不谋而合,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思潮的契合之处,不仅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也为认识教育学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后期流行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对人性持乐观态度,强调人的自主性,自始至终把人的尊严和自由放在核心位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对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把学生看作目的,看作具体的人和能动的人。同时,在以人为本的德育中要避免几种错误认识,发挥好德育工作和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以"道"为核心,在人文教育观点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在提升人性境界、阐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价值和深化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淮南子》在人文教育思想方面实质上强调了人性教育,突出了朴素的人本教育思想,强调了有为人生观,涵盖了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养主要靠"养",即经由"养成教育"使人养成习惯。人文素养是自觉的,人文素养的形成是日常性的、长期性的、反复性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不断成长成熟的,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缺失,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此,高职院校要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应"全程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我国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形式也随之进行了改革。现今,高中教育管理体制也在发生着变化,面对社会的发展、教育形式的变化,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应该进行一个怎样的改变呢?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加入人本化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一个不错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举例的方式,讨论教育活动中应该经常进行反思的问题.它不是反对向前看,而是建议有时我们也要向后看,看我们的不足,看我们的失察,看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我们的不足.这应该是我们教育创新的一种思辨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开放教育人文关怀的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放教育模式的设计理念充分显示了对教育对象的人关怀,然而实践过程中,由于虚拟网络环境的加入,使得教育过程的生动性、丰富性受到影响,并极易导致学生学习的孤独感和心理焦虑。因此,需要人关怀的全程渗透,要以人精神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全过程的关注学生,并将人关怀落实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人学思想是鲁洁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教育理论的宝贵财富。人的超越性是教育人学思想的人性假设,它源于马克思的人之二重性假设,基于这一假设,教育要培养人之超越性,更要坚持自身的超越性。道德的追寻是教育人学思想的价值追求,因为人之超越的过程也是人之意义的实现过程,作为成人之道的道德为意义的实现指明了方向,相应地,这种指向“成人”的德育是充满魅力的,在人之卓越的实现中,德育也具有了一种享用功能。生活的回归是教育人学思想的实践要求,因为道德是在人的生活之中不断建构的。21世纪以来,鲁洁先生基于知识人和知识论德育的反思建构了生活论德育,并在德育新课程中进行了“回归儿童生活”的实践探索,彰显了教育人学思想的儿童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