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逐句分析了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诗的意蕴,认为这是一首写诗人爱情生活体验的偷情诗,是诗人追求婚姻自由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
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多层次、多视角写相思,抒写出了刻骨铭心的情思,肝肠寸断的离别,至死不渝的忠贞,生死相许的依托,热烈执着的追求,细致入微的体贴,无私地给与和奉献,以及对真爱永恒的体验与歌颂。  相似文献   

3.
刘刚 《现代语文》2006,(5):32-32
这是一首惜别恋人的爱情诗。作将曹丕《燕歌行》“别日何易会日难”句翻译成“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语出新,谱成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4.
王华骥 《现代语文》2007,(5):102-103
在晚唐诗坛上,李商隐是一位大家,当时与杜牧齐名。不过,若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他是超过了杜牧的。李商隐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蒋元猷 《考试周刊》2009,(27):37-39
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广为传诵的爱情诗.因此有很多风格各异的翻译家对其进行了翻译,本文就林健民、卓振英和许渊冲三位翻译家对《无题》的英译文进行了比较.探讨了他们在诗歌英译过程中如何追求音美、形美和意美。  相似文献   

6.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而且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7.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以隐约象征的语言,含蓄婉转的手法,抒写悱恻缠绵的爱情。由于这些作品属对精工,声情绵邈,历来脍炙人口。李商隐虽然自  相似文献   

8.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似文献   

9.
张冬香 《成才之路》2009,(17):39-40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困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似文献   

10.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而且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相似文献   

11.
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学习古典诗歌,要抓住最基本的两点,一是理解其思想内容,二是赏析其艺术特色。下面我们就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诗歌中大量使用隐喻,以此来增强诗歌的表达和阐释,形象生动地表达情感。翻译诗歌时正确把握隐喻,能有效帮助目的语读者解读诗歌,领会诗歌的真正内涵。本文运用隐喻理论对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意境、风格、情感等多方面分析三个英译本不同的翻译效果,以求促进诗歌的认知翻译和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诗歌中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诗歌中对爱情的吟唱回旋往复,不绝如缕。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的爱情诗感情基调和表现手法却有着不同的风貌。本文以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拜伦的《雅典少女》为例来探讨,发现他们因为相似的人生经历而造就了诗歌相似的创作背景和他们对爱情共同的执着与热望,以及在表达爱情上委婉与直白的不同手法所造成的诗歌意象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4.
杜雪辉 《海外英语》2016,(15):98-100
运用及物性理论对诗歌及其译文进行分析是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英译版本,分别是林建民、卓振英和许渊冲的译文。从及物性角度对比分析原诗及其三个英译版本的异同点并由此分析不同译本的得失,可以较为客观地评析译文质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许译在及物性特征方面与原文最为接近,且最能传递原诗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豁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早年关心政治,抱负远大。先得牛党提携,后受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  相似文献   

16.
李商隐《别智玄法师》一诗在文学史上是一则公案,研究者对于智玄其人为谁及其与李商隐的关系和此诗的写作背景历来没弄清楚。根据佛教典籍及相关史料考证,智玄就是唐代法师知玄,李商隐与知玄有过密切的交往,此诗是李商隐临终前夕写给知玄的诀别诗。  相似文献   

17.
读古人的诗,先要读懂。要读懂,先找注释看。因为我们的知识有限,不看注释,诗中用典可能不知出处,就读不懂了。看了注释再了解诗的大意,但是有时注释有分歧,因而牵涉到对大意的了解。那怎么办?那就要从诗人的集子中去找有关的诗来作比较,弄清楚哪一种解释正确,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解释,才好进行分析。这里就谈一首李商隐的《无题》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诗就是“蓬山”是个典故,很重要。先找一本《李商隐诗选》来看,它注道:“蓬山,神话传说中海上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他早年关心政治,抱负远大。先得牛党提携,后受李党赏识,并娶李党王茂元小女为妻。至牛党执政,他因之一直遭受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之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潦倒至死。李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他的爱情诗,其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无题·相见时难》应是诗人与宋真人初恋的产物。李商隐  相似文献   

19.
施菽 《湖南教育》2007,(7):40-41
谈李商隐,算是讲古,都是些遥不可及的情与事。不妨先来讲讲另一个老故事。李商隐的家门,李贺。他平时喜  相似文献   

20.
<正>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诗评家众说纷坛。或说是政治寄托,或指为爱情抒怀,近年又有人建议以“泛论”研究无题诗。这些争论的产生,是因为无题诗多方面、多层次地反映了作者的心绪。本文拟对李商隐《无题》诗“相见时难”的心绪描写作些初步探讨。 “心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自然、社会、个人生涯等因素的长期作用而产生的延续心境。是人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的信息在意识中的能动反映。“心绪”一词较早见于杜诗。杜甫的《前出塞》诗中:“磨刀鸣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就是指的这个意义上的心绪。可以说,诗人们用诗歌抒情时,表达出的诗意就已包含自己的某种心绪。李商隐这首《无题》诗的心绪描写的主要特点,在于他把心绪描写作为诗的出发点,把表现心绪作为诗境的最高目标,一切都笼罩于心绪之下。诗歌言有尽意无穷的特点,使其成为心绪描写较好的表现方式。李商隐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他最大限度地运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写出了自己复杂的心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