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主要论述了依法行政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系以及如何依法行政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法的重大完善和发展,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遵循一定基本原则和客观标准,也应采取正确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和长期奋斗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依法行政,并解决好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家应当是法治国家。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已庄严地载入了宪法,从而开启了中共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新纪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从理论上解决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践层面的具体操作问题,亟需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深入研究,以便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从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出发,详细地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权威的的原因以及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建立社会主庑法治国家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新时期党和国家重要的治国方针,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 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的16字方针,表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8.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制定和实施物权法的重大意义,认真实施好物权法。  相似文献   

9.
黄进 《高校理论战线》2013,(4):119-134,158,159
本文在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以及它所展示的法治社会主义图景的基础上,专门讨论了法治与政治体制改革、法治与市场经济建设以及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并深入探讨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富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更是法治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走法治社会主义道路,特别要坚持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 ,是历史的创举。它不同于资本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实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创造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法治化”不是“法律化”的同义词 ,“以德治国”也不是“人治”的复辟。在经历了无数次“人治”灾难之后 ,中国开始了法治化的进程 ;在依法治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时 ,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风向”又变了吗 ?非也。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提出“以德治国”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面对着三大矛盾:法治是必然选择.但其现实基础薄弱;法治起源于移民社会,中国的现实是本土社会:司法独立的趋势中,法官素质不敷需要。立足于中国的优秀传统和伟大实践,解决这类矛盾,是推进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做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发展人民民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努力提高法治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切实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念的新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依法执政推进依法治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15.
法治行政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律至上,依法行政和行政法律规范的民主,人权价值两大方面,行政权本身的特点是法治行政的事实依据,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管理论”的行政法制观的失误,也是我国推行法治行政的实践依据,法治行政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条件,在“法治”起步不久的中国,厉行法治行政必须积极创设这些条件。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既是评价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标准,又是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必然要求,还是和谐社会运行机制得以建立和正常启动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社会中的许多不和谐现象都与法治化程度不高有关。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立法、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培养现代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7.
国家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于是,因国家权力中心的差异而有了“立法国”、“司法国”和“行政国”的划分。而“行政国”则凭借行政权固有的优势,正不断扩大着自己的统治疆域。日益扩张的行政权改变了传统法治的结构.引发了人们对法治危机的思考,以重建对法治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在合理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西方法治理念的扬弃;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从制度探索到理念价值追求的提升,是中国共产党人法治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为中国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为政法工作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确保一切改革都不偏离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依法治国、地方法治建设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审视地方法治社会建设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中国目前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主要障碍及成因,并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地方法治社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制因各自的属性不同,在腐败治理过程各有所长,同时也各有局限,因此,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制在腐败治理过程中各自的优势,弥补彼此在腐败治理过程的不足,即构建德法兼治的治腐模式,能够有效促进治腐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