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肖洛霍夫是苏联的作家,他曾因写了<静静的顿河>一书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可是有人对此提出了疑义,认为肖洛霍夫写<静静的顿河>一书时年纪不大,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静静的顿河>一书出版以后,肖洛霍夫再也没有写出有如此文学价值的作品.甚至有人直率地指出,肖洛霍夫抄袭了作家克留柯夫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伟大作家.他在苏联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排在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之后,位居第三.肖洛霍夫以他非凡的智慧,创作了不朽的著作.因此,他曾多次荣获列宁勋章和“锤与镰”金质奖章.他的作品先后用54种民族语言出版,其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出版近千次.1965年,肖洛霍夫的著名作品《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我国,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931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的中译本在上海出版.如今,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有了中译本,对肖洛霍夫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我国文艺界也正在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3.
对于我国广大读者来说,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并不是一部陌生的作品,五十年代末期它曾与同名电影一起被介绍到我国。文化革命初期这部反映法西斯战争给苏联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的作品被作为“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黑旗”而遭到批判,罪名是“贩卖和平主义,反对革命战争”,“兜售活命哲学,美化叛徒懦夫”。七九年第五期《学习与探索》发表了吉林师大外语系苏联与东欧文学研究室写的《评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一文,对这部作品进行了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4.
荣获诺贝尔文学 奖的苏联著名作家肖 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 静的顿河》是俄罗斯民 族对世界文学的一大 贡献,他创作的短篇小 说《一个人的遭遇》也 成为反映苏联卫国战 争的一篇划时代的杰 作。但很少人知道,他 却将他的最后一部长 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  相似文献   

5.
肖洛霍夫由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苏联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  相似文献   

6.
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作家,是现阶段在苏联国内最受推崇、最受爱戴的作家之一。马克·斯洛宁评价“他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最伟大和最成功的艺术家”。绥拉菲莫维支也称赞他“是一个非同凡响的,同谁都不相象的、具有自己独特风貌”的作家。确实,他的《静静的顿河》和《被开垦的处女地》等名著早已被公认为是开创性的作品了。但是他的《一个人的遭遇》却长时间成为有争议的篇目。然而,这也许正能说明肖洛霍夫的这篇小说有其“独特风貌”,有它的其他作品所不能代替的深刻意蕴吧。这篇“较之许多大部头的作品尤为珍贵”的小说,它饱含着永远有价值的思想,深藏着永远感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世界闻名的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文学创作分四个时期:早期、中期、鼎盛时期及晚期。作品所反映的是始终如一的主题: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体验和感受。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孤独者的形象,具有特有的审美价值。卡波特对美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准确评价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美学价值以及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和贡献是一项很有意义、值得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肖洛霍夫文学要反映生活的真实,反对虚假地表现生活,反对粉饰现实的信念。认为这种信念来自俄罗斯文学的传统,来自托尔斯泰的创作典范。肖洛霍夫从走上文学道路之初,就遵循着托尔斯泰的教诲,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在肖洛霍夫的创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托尔斯泰文学传统、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小说《静静的顿河》明显地表现出他对经典作家的学习和借鉴,特别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史诗《战争与和平》,对此欧洲的一些文学评论家已觉察到肖洛霍夫的小说艺术同托尔斯泰艺术成就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肖洛霍夫的《新垦地》一向被当作描写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典之作;受其影响,丁玲创作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被誉为忠实记录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史诗性作品.在显现的党性“意识形态预设”下,他们为农村土改高唱赞歌,但残酷的真实又无法回避.在遵照“党的指示写作”还是“心灵的指示写作”两难之中,肖洛霍夫和丁玲睿智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交会间,使作品在党性意识和人性价值上保持了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作为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金得主,著名的苏联作家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的名字,是与美丽的顿河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称他为顿河的歌者。提起他的名字,我们的眼前就会展现出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展现出一幅幅哥萨克生活的生动画面。肖洛霍夫生于顿河,长于顿河,是顿河的乳汁哺育了他,给了他无尽的创作源泉。正如肖洛霍夫的伯乐—绥拉菲靡维奇所说:“肖洛霍夫在吃奶的时候就吮吸着亲爱的青色草原,吸收着亲爱的顿河的方言;从孩提时开始,就永久地铭记了亲爱的哥萨克的面貌,铭记了他们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11.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是俄罗斯著名作家。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从孩提时代就十分谙熟俄罗斯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并在自己的作品中真实记述了哥萨克人在苏联政权发生急剧性转变初期的生活状态。因此肖洛霍夫被誉为“哥萨克忠实的歌颂者”,并终其一生都无愧于这一美誉。肖洛霍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历史,深层次地刻画了哥萨克人的性格,这也正是本文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优秀的文学形象贵在不断创新和开拓,作为《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葛利高里&#183;麦列霍夫是前苏联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典型。肖洛霍夫突破了传统概念的窠臼,没有从正面反映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地区所起的巨大作用,而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历史冲突的规律,从主人公艰难而又曲折的生活经历的角度,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国内战争期间这一苏联历史转折时期顿河地区充满矛盾与悲剧冲突的现实,从而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将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融合在一起,在世界文学中开拓了艺术典型形象塑造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3.
<正> 肖洛霍夫是著名的苏联作家,他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和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在世界各国拥有大量的读者,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很多评论家,把他列入经典作家之列;也有极少数人把他贬得一无是处。在他创作的初期,当他受到攻击时,斯大林曾为他辩护;在旧中国,鲁迅曾热情向中国人民介绍他的作品;在十年浩劫中,林彪、“四人帮”之流曾直接点名攻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苏修在报刊上到处登载准备为肖洛霍夫祝寿的广告,并为他成立了“全苏祝寿委员会”。他们策划在“祝寿”时采用各种形式进行反动宣传,如灌制唱片、出版黑书、展览作品,甚至举办什么“全苏科学理论代表会议”和舞台艺术周等等,大肆鼓吹“肖洛霍夫与世界文学”。紧锣密鼓,比十台闹剧还凶呢! 一九七五年刚来到人间,就在第一天,苏修《文学报》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有关“祝寿”的文章、书信、简讯和图片。让我们共赏一两段吹鼓手们的奇文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可以分为三大块,即白银时代的文学、具有74年历史的苏联文学和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俄罗斯文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肖洛霍夫是苏联的作家,他曾因写了《静静的顿河》一书而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学奖。可是有人对此提出了疑义,认为肖洛霍夫写《静静的顿河》一书时年纪不大,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且《静静的顿河》一书出版以后,肖洛霍再也没有写出有如此学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静静的顿河》的心理描写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文学不但是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更是人的心灵的一面镜子,要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固然从外部的描写可以达到,但直接剖析、展示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更是重要的手段。所以,对于典型性格刻画来说,心理描写是非常关键的。当代苏联文学中最伟大的小说家肖洛霍夫在典型形象的塑造、对普通人精神世界的揭示上,显示了极大的艺术才华,他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借助于心理描写的多方面技巧,描写出了  相似文献   

18.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是“世界文学”的首倡者。他对中国文学兴趣浓厚,推崇备至,他早期的代表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第一部有重大国际影响的作品,他一生的代表作《浮士德》,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歌德,对世界文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周立波的创作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波是杰出的革命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文学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整个文学活动与外国文学有很密切的关系和深厚内在联系。就文学创作而言,对他产生过明显的推动作用和影响的外国文学作品,是基希的报告文学《秘密的中国》和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20.
您的大作描写了顽强地维护自己摇摇欲坠阵地的旧制度和同样顽强地为争取每一寸浸透鲜血的土地而斗争的新制度,作品不时反映着一个问题:谁在驾驭世界?书中对这个问题也给出了答案:心灵。 ——1965年授予肖洛霍夫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