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萍 《湖南档案》2010,(2):22-24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2.
新传播环境下政府与媒体如何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需要主动公开;对于行政机关,除了"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和"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之外,还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3.
国外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承认公民对国家拥有的信息有公开请求权,国家对这种信息公开的请求有回答义务的制度。广义上的信息公开,包含了国家行政机关向公民能动地提供信息和接受公民请求被动地提供信息两方面。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了行政机关进行特定信息提供的义务和公民的信息公开的请求权利。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任何人都有权请求公开一切行政机关所拥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其中规定“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信息需要主动公开;对于行政机关,除了“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和“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之外,还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分析了行政机关怠于公开应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公共图书馆是否具有信息公开请求权的主体资格,以及信息公开请求权有哪些构成要件等方面作了必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信息获取权利: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所确立的信息权利可以派生出信息获取权利,这是一种新的信息权利。信息获取权利是各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基础。有两种不同的信息权利:信息生产者或拥有者的信息权利和信息使用者的信息权利,信息公开立法主要依据第二种。保障公民信息获取权利是公共图书馆制度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公开视角下公共图书馆与行政机关的法律关系,然后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开请求权如何实现,最后总结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公开请求权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9,(1):77-77
天津市行政机关申请提供政府公开信息的收费标准确定。天津市行政机关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书面申请提供本机关主动公开信息范围以外的政府公开信息,可以向申请人收取检索费、复制费和邮寄费,收费标准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三章第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为做好我省各级国家档案馆施行《条例》的工作,山西省档案局认真履行法律赋予档案部门的职能,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抓住责任落实、建立制度、统筹协调、强化指导等重点工作环节,扎实高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国务院令第492号发布,下文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增强行政机关的透明度,保证公民的知情权起到了促进作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档案工作而言,无论是机关档案工作,还是国家综合档案馆工作,成为一种变革的推动力量.尽管从目前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于机关档案工作内容的改变,远大于国家综合档案馆,但长远看,其影响会是全面而深入的.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公共图书馆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赋予公众获取信息的权利和改善政府治理,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立法思路。政府信息公开实施过程中对政府信息管理提出的问题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公共图书馆的关系、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引发的问题、由信息不存在引发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中应建立起对政府信息记录的接受和保存制度;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专业技术优势提高信息公开的质量、降低公开的成本;公共图书馆应当成为政府信息管理的重要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2.
肖萍 《图书馆论坛》2008,28(1):126-129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后,利用公共图书馆公开政府信息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法定方式.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来说,公共图书馆应当承担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在政府信息公开中只是一个形式上的主体,利用公共图书馆公开政府信息应遵循人本、免费、及时原则,承担政府信息公开对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管窥美国情报自由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信息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美国关于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法律是1966年的《情报自由法》(FreedomofInformationAct,也译为政府文件公开法或信息公开法)。情报自由有不同的涵义,本文探讨的情报自由是指公民有权了解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文件、档案和其他资料,宪法上称这种权利为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探讨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二者关系出发,指出了目前公共图书馆尚未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原因。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及其公共服务职能。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最有利场所。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7年4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机关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设施,公开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公开是当今世界民主化、祛治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公开政府信息作为一项法定义务加诸政府部门,以制度的力量推开了行政机关与民众沟通的大门,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构建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迈出了新的一步,有助于制约行政权力的行使,遏制暗箱操作、滥用裁量权导致的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7.
日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对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和行政机关应当向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有关概念,指出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在服务目标与服务手段方面具有一致性,且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公民希望依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公众依然无法方便地获得大量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的信息.本文在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内涵以及公共图书馆在助力政府信息公开的优势的基础上,从信息资源全面化、服务模式人性化、外部支持多元化、服务方式网络化几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所能采用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日前,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收取费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行政机关提供政府公开信息时可以收取检索费、复制费和邮寄费,且要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得到及时处理。《通知》规定,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书面申请,向其提供本机关主动公开信息范围以外的政府公开信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