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有思想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育需要心与心的沟通。作为教师,要有思想,要有爱心,要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关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
爱心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基础,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要求.教育事业的神圣就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里,它是纯洁的,人类美好品质孕育成长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案例,探讨了权威管理和爱心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本质差别,主张用爱架设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学生,从五个方面阐述"爱"是沟通师生理解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学生是通过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来实现的。心与心的交流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自觉主动成长,消极的心理影响则会明显阻碍学生的正常成长。本文仅从心理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叶伟锋  朱帼英 《师道》2014,(5):49-50
“真正的教育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又从真诚的倾听开始”。倾听,是一把打开学生的心锁的钥匙.为教育的递进与成功打开心灵的窗户。诚然,倾听是教育的开始,连着教育的过程,也影响着教育的结果。懂得倾听。藏着师者尊重学生的情愫,透着师者演绎教育的思想。诚然,唯有用心倾听。才能奏响成功教育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句俗话,叫“教学生要教心”。我想这句话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心是教学生的心。也就是注意学生心灵品德的教育,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心还是要和学生“交心”。也就是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和学生要有心灵的交流,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6.
严理 《现代教学》2014,(1):99-99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儿童心理学专家孙云晓在一次报告中说:“你什么时候和孩子的关系是好的,那么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你什么时候和孩子的关系是糟糕的,那么你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只有师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教育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构建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找准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学生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积极感情投资,热爱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与学生交流谈心,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爱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爱的火花,源于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走进学生心间,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这是孩子所向往的,是家长所向往的,是社会所向往的,同样更是教育工作者所向往的。学生随着日益成长而不断变化,了解每一个学生,需要教师贡献更多的时间、精力、爱心。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心育的研究对象都是学生,都要服务与学校教育的总目的。讲究德育与心育的科学性,对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起者击打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也富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要想达到和谐共鸣的最佳教育效果,师生的沟通至关重要。交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金钥匙,是人类群体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真诚的传递。一颗慈爱包容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一个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班主任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巧妙地开启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从而达到最完美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满天下,爱生如子。"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深知教育是爱的事业,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用"爱"与学生沟通,用"心"教育学生,点亮一盏盏心灯,让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懂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用"心"育人,给学生以自尊心、上进心、责任心、自信心,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从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3.
读懂学生     
教育的魅力是教师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碰撞而产生的火花!然而,走进学生的心灵,解读学生内心世界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学生语言和行为的背后,又蕴涵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先从一则故事谈起: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心育     
薛永宽 《班主任》2004,(8):9-10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重点解决的是人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展其个性的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尽管德育与心育在教育的侧重点与内容方面不尽相同,但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践上如何把握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沈兴波 《学子》2012,(7):28-29
一、学会赏识学生,做"博爱型"班主任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在教育过程中,爱可以使老师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爱可以让学生与老师的心靠得更近,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爱可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胆识。因此,在赏识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真心诚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雕细琢地去...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主要承担学生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每天都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这就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心理沟通能力。心理沟通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实现德育的基础;也是树立良好班风,全面提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可是,谈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谓心?  相似文献   

18.
陈瑞英  张群  徐颖 《文教资料》2014,(6):171-17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教学中必须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价值追求,唤醒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育人育心,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业内专业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认为:责任心、爱心、宽容心、细心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四个基点,以心育心,以德养德,是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并就其内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客体,是服务者,是陪伴学生成长的好朋友。也就是说,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距离的。那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放下教师的架子,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真正与学生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