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菱形》在初中数学中是继矩形之后所研究的第二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既是对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延续和深入,同时也为后面正方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上存在温故和知新两方面内容,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菱形的性质和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菱形区别于平行四边形的主要特征,体会几何说理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自主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2.
张洋 《内蒙古教育》2009,(23):30-30
2008年11月我校举办了呼和浩特市教学开放一目活动。非常荣幸的是,我可以参与其中承担授课任务。我作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一部分,学会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区分二者的差别,明确各自的方法既是教学重点,又是认知上的难点。怎样做到既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又不失数学课的本真,还数学以生活之本,这是我在备课的过程中一直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节课使用的是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这节课虽然是小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但因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学生对数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粗浅的、零星的认识。由于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对学校的环境感到比较陌生而又十分好奇,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感到有些紧张而又非常向往。教材结合儿童的  相似文献   

4.
一、初步感知师:今年是羊年,老师亲手剪了两只可爱的小羊送给咱们班同学,祝同学们羊年快乐。出示用对折方法剪的两只对称的小羊生:(惊喜地谢谢老师,祝老师羊年快乐。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老师剪的这两只小羊怎么样﹖生:这两只小羊很漂亮,很好看。生:两只小羊很逼真。生:这两只小羊很一样。生:这两只小羊很对称。师:故做疑惑对称﹖对称是什么意思﹖生:对称就是两个物体在一起非常合适。……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利用两只剪纸小羊创设了一种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气氛中,通过对两只小羊的欣赏与评价,初步感知了轴…  相似文献   

5.
李琦 《湖北教育》2003,(9):42-42
一段时间武汉市商界打折风盛行,各商场的活动都颇具吸引力,有“买200送100的”,有“买100送70的”,有“满200减80的”等等。许多老师计算着自己看中的商品到哪一家商场买最划算,打的折扣最低。这时,我突然领悟到,这计算折扣的过  相似文献   

6.
王钊 《湖北教育》2003,(7):43-45
片断一 置疑解疑 (学生拿出带来的计算器,在小组里互相介绍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教师参与到其中。然后,教师打开课件,电脑上出示一个计算器,一位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键)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认真设计了八年级《平方根》一节的教学方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利用综合定性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在课程改革启动后,数学教育界对此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探究,其中"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是急需研究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了"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及其实施途径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纲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笔者执教《漫游图形王国》,围绕数学中"形"的知识开展数学活动,以游戏情景"漫游图形王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的生活情境真的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吗 案例 我在教学完“平均数”后出了这样一道相关的练习题:将自己周一至周五所花的零用钱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的语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体会当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和人物的心情。  相似文献   

12.
13.
<正>一、案例背景《图形的对称》是初三中考第一轮总复习中第五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的一节课,是学生深入生活、审视数学美的数学内容.虽其概念是较抽象的,但应用甚广.在设计此课时,我收集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在利用图形的对称进行设计中体验数学的美,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对称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案例主题  相似文献   

14.
夏丽娟 《湖北教育》2003,(23):38-3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不再单独设“应用题”教学单元。从第六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并首次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这种“用数学”的内容,实际上是用情景表示的数学应用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去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数学,用数学”是小学阶段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强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是永远无法剥离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数学,它是一种过程、技术,是工具,更是语言、思想和方法.可见,数学已经融合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多维结构的人类活动.因此,教学时要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基于以上理念,我在数学课堂上就"生活化"做了一些课堂探索实践及反思.  相似文献   

16.
余小平 《教师》2013,(9):118-119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中的数学课程目标,体现了探究学习的过程,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围绕此目标实施“过程”教学,在实例《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教学片段中,体现“过程”教学的实践,从而反思“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17.
宗有文 《新疆教育》2012,(23):140-141
背景与导读:《小数乘法的意义》一课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结合意义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提问、计算、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置学生于开放的情景活动之中,让其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及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的应用已延伸到各个领域,为了培养适应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人才,数学教师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试图从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教学反思的内容、教学反思的策略以及教学反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方面着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认图形》,整个教学设计使人耳目一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案例: 师:同学们喜欢玩积木吗? 生:喜欢。  相似文献   

20.
教学后记是教师执行课时计划后的及时总结,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教学后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写教学后记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记什么、如何记”是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阐述了对教学后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