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世奇人     
在那繁华街道的一角,总有长长的一排人找他修自行车。他——就是张老头。他要是给你修好了自行车,你一骑上它,那车保准像绵羊一样容易控制。不论多烂的车,一经他手,顶多半个钟头,绝对安安分分。别不信,他可给自己立下个规矩:修过的车半年内要是老地方再坏,白送十辆山地车!  相似文献   

2.
俗世情意     
这是有关2005年夏天的记忆。那年,我11岁。 外地亲戚到本地做生意.外婆开始热情接待夫妻二人。也许时间长了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厌倦,夫妻二人客客气气地搬出外婆家,在外租房子住。他们在一条狭窄的街上租了间门面做服装生意。 暑假,我和母亲常去这间门面逛,不买衣服,只是简单地寒暄。这位我叫舅妈的女人四十多岁,贫穷,爱面子,大声吹嘘以填补真实的虚空。舅舅是怯事的男子,任妻子一旁说话,只看电视或偶尔不满地发发牢骚。  相似文献   

3.
俗世女孩     
一天在公交车上,听到两位老者摇头叹息,现在的女孩子,不是关心化妆打扮,就梦想成明星。闻言,我和好友相视鬼笑,心里有些明白这感叹是由何而发。那天,我们一行三  相似文献   

4.
俗世奇人     
课内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露馅( ) 发怔( ) 裤裆( ) 怵( ) 二、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眍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揪着桌上的酒菜, 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还灵巧。错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文献   

5.
《八小时以外》2011,(7):12-12
在《神雕侠侣》中,金庸先生笔下小龙女的独门绝技之一便是能够控制玉蜂,她也曾依靠这门绝技成功地脱离了很多次险境、在现实社会中,这项绝技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6.
我想我是鱼 我住的地方叫凤水,是县城边上的一个小镇,我在镇上一所中学教美术,闲余的时间我在家用电脑做一些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画,很讨编辑们的喜欢。  相似文献   

7.
《教书育人》2008,(7):72-73
《俗世奇人》这个书名起得太妙!这本小册子隐去了,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上层人物,把触角伸向了最底层的市井人物和市井生活。本是水陆码头的天津卫——一个曾经的货物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商贾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造就了当时经济的空前繁荣。随之催生了错杂的街道,林立的洒肆,遍地的商铺,热闹的戏院,奢华的青楼……这里有接骨的、拔牙的、刷墙的、偷盗的、钓鱼的、卖古玩的、做小吃的、靠吃家产的、为人算命的、替人打官司的……三百六十行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8.
骄傲的徒弟     
从前有一个摔跤大师,精通360种摔跤绝技,没有人能赢他。他最得意的徒弟学了所有的这些绝技后,打败过很多对手。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徒弟在国王面前夸起海口来:摔跤大师是我的长辈,也教过我,但是我的摔跤技术和他一样高超,因为我也掌握了360个绝技。  相似文献   

9.
《俗世奇人》这个书名起得太妙!这本小册子隐去了帝王将相、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等上层人物,把触角伸向了最底层的市井人物和市井生活。本是水陆码头的天津卫——一个曾经的货物集散地,南来北往的商贾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造就了当时经济的空前繁荣。随之催生了错杂的街道,林立的酒肆,遍地的商铺,热闹的戏院,奢华的青楼……这里有接骨的、拔  相似文献   

10.
说到立传,我们自然会想到帝王将相、社会名人。然而冯骥才却以文化的视角,审视世俗社会,选取市井里巷中的奇人高手,通过他们行事言语中高于常人的俗事,塑造凡夫俗子中奇人形象,揭示他们的大本领大智慧。阅读本文,要在把握人物形象、明确塑造人物技法的同时,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欣赏,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相似文献   

11.
【鱼刺主讲】作弊宝典之"天书奇谭"这作弊的书说到这里,鱼刺要抖搂自己的一个独门绝技了,这一绝技还被神人类发扬光大过。虽然恬不知耻地说成是绝技,却也没什么太大的营养,不过从中倒是可以引申出很多的可能性。想象力加可能性也许就是一切,所以,就当是鱼刺我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联想的空间吧。这招式的名字叫天书奇谭,自然就是说用书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正>孙老师:《俗世奇人》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小说讲的都是天津卫的奇人奇事,一个人物故事自成一篇,且都以人物外号作为标题。谈到小说创作时,冯骥才先生说:"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同学们阅读了这本书,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俗世奇人》,去感受这大千世界里的"奇"。  相似文献   

13.
记得前段时闻,电视里曾播过一条关于奇人奇事的新闻。那个奇人叫什么名字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他是个小孩,有一手人人称赞的绝活。什么绝活还能上电视?原来他会倒背《老子》。很多人表扬他、称赞他,说他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成就,如何了不起,我却觉得有些别扭。正常的小孩谁会自己主动去倒背什么深奥难懂的《老子》啊!还不是家长逼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九年手艺。 当初,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还因为据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此他必须学会师傅的绝技。  相似文献   

15.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9年手艺。当初.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大,还因为他听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此他必须学会师傅的绝技。  相似文献   

16.
听完全国著名优秀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的《曼谷的小象》一课,我深为支老师“不拘一格,意会为先”的词语教学艺术所折服。现举三例: 一、当学生对“绝技”这一抽象词语理解困难时,支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绝技”的意思,也不是让学生念念词典上的意思就算完事,而是从课文具体的内容着手,先让学生明白小象做了什么,再“点睛”提问:这些小象行,换小猫行吗?(生:不行)这就是小象的什么?(生:绝技)那“绝技”的意思是……(学生恍然大  相似文献   

17.
<正>冯骥才老师的《俗世奇人》以晚清光绪年间的天津卫为背景,以半文半白的文风描绘了当时市井民间流传的奇人奇事。书中描写了十几个性格迥异、独具特色的人物,每个人物各自成篇,文字简短精练,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人物的特征和性格,就像是绘画中的速写。在冯老师的笔下,天津能人各有各的看家本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专业精湛、具有工匠精神的能人巧匠。  相似文献   

18.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很薄的一本小书,十几个故事,都是市井之间颇有些传奇色彩的人和事。说是传奇,并没有惊天动地的磅礴大气,有的只是平凡人身上那么点儿闪亮的火花。这些火花,有的是因为身怀绝技,有的是因为人格魅力,有的是因为傲人风骨。正是这样,一个个平凡人物背后往往隐藏着不平凡的故事,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每年一次的中考.都似少年作文的“武林盛典”,各大门派巅峰会战,各类绝技竞展风流。“倚天万里须长剑”,“一剑曾当百万师”。下面请跟随我们的镜头.探访各门武林绝技.领略让人目眩神迷的上乘招数.  相似文献   

20.
高兴 《内蒙古教育》2007,(10X):40-40
有个年轻人跟一位玉雕大师学了九年手艺。 当初,年轻人之所以要跟大师学艺,不仅因为大师的名气,还因为据说大师有家传的绝技。年轻人想像师傅那样,成为玉雕行业的大师,因此他必须学会师傅的绝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