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尧典》为代表的诗学时代是中国古典诗学史上的“言志”时代。《舜典》之“言志”产生于祭祀过程.“志”指一种宗教文化情感;春秋时期“道志”诸说产生于人与人的社会交际氛围,“志”一般指称人的世俗文化理念。“志”的指向主要在群体,在他者;但这并不是说“志”排斥主体之情,“志”中也包含着浓厚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2.
古人称围棋技艺是“天技”,并有“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的传说。现代人称围棋活动为高雅优美的脑体操运动,韩国有利用围棋教化不良少年的记载。这些都从侧面说明了围棋在育人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当前,国外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对青少年围棋活动的研究逐步加强,但他们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围棋技能和校外培训上。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古代“冰燧取火”的记载 我国古代就认识到了凸透镜的聚焦作用.晋代张华的《博物志》有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相似文献   

4.
历代对小说的分类方法很多,《四库全书总目》把小说分为三类:杂事、异闻和琐语.本文试图以《博物志》、《山海经》为例,从《博物志》的写作目的、两部书的性质、体例和内容等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类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5.
《尚书·舜典》追记我国传说中的尧、舜时代,舜曾经“窜三苗于三危”。“三危”究竟为今之何地,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古今学者对“三危”地望有以下十余种说法: 1、认为三危为今甘肃省敦煌县东南的三危山。持此说者最众。西晋杜预说:“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俱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左传》昭公九年注)其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又记载:“三危山在敦煌县南”;唐代李泰的《括地志》也说:“三危山在沙州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名”;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说得更为清楚,“三  相似文献   

6.
易平先生《司马迁生年考证中的史料鉴别问题》 (载《光明日报》“历史周刊”第 15期 )提出司马迁生年考证中存在“长期未能解决、且已对研究的深入构成障碍的基本史料鉴别问题” ,同时对我们发表于《历史周刊》第 8期的文章提出了不同意见。对基本史料进行甄别 ,确实很有必要。但易先生提出的问题、鉴别史料的方法以及相关的论述 ,都值得商榷。易文认为以前研究司马迁生年 ,双方都“事先认定”《博物志》是“最可信之史料” ,认定“《正义》的案断‘亦当本《博物志》’” ,而这“两项前提是否能够成立 ,必须经过鉴定考” ,“则似乎被论者…  相似文献   

7.
围棋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仍深受世人的肯定和喜爱,何以如此呢?古书有这样的记载:“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这虽为传说,但足以说明围棋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它在育人方面得天独厚的功能,所以它才能历经数千年而昌盛不衰。  相似文献   

8.
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既是博物志怪类小说的集大成者又是博物志怪类小说的终结者,其哲学思想在汉谶纬神学与魏晋玄学的影响下体现出天人合一、重视实践、神秘主义等倾向,成为研究魏晋哲学思潮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志怪小说     
<正>志怪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之一,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并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当时社会盛行的宗教迷信和玄学风气以及佛教的传播有直接的关系。志怪小说的内容很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记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故事,如班固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讲说鬼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作品中所负载的饮食文化因素是极其丰富的,特别是在诗文中谈酒论茶的语句可谓汗牛充栋。古代小说从幼年时期的六朝志怪与志人,就与饮食文化结了缘份,特别是与酒关系密切,狄希“能造千日酒”的故事,被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同列为篇目,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孙智正 《初中生》2009,(4):38-41
《博物志》的作者朱尔&#183;勒纳尔,1864年生于法国,在乡下长大。他的名作除这里介绍的《博物志》外,还有《红萝卜须》等。1907年,朱尔&#183;勒纳尔当上龚古尔学院院士,1910年逝世。  相似文献   

12.
周全 《老年教育》2009,(3):30-31
舜帝“孝感动天”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天动地篇”记述,舜的父亲是个盲人,后母顽固,同父异母的弟弟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行事,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尧帝“举孝廉,得知舜仁孝,以女嫁之”。“舜接尧帝位后,以德孝治国,社会歌舞升平,万民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13.
自汉至唐,其间以《异物志》命名的著作为数众多而又自成系统。《异物志》的生成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那一时代的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且与我国古小说——志怪传奇——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唐以前的《异物志》中,知识性与文学性共存是其基本特征,充其量不过是知识性逐渐减少、文学性不断递增而已。进入唐代以后,文学性一举压倒知识性,成为决定《异物志》性质的主要因素,《异物志》由此从传播知识、认识世界的地理博物杂记,一变而成为志怪传奇小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段时间,我好像在每一篇小文章中都向大家介绍了一本书或几本书,我这是有意的。我认为要学写文章, 最好的教师就是书。《博物志》的作者朱尔·勒纳尔说:“工作的报酬,是向自然观察,懒人的眼看不到任何东西。”而我  相似文献   

15.
诗是什么?古今中外谈诗者各自下有一定的定义.难以一一枚举。就我国文学史而言,大致意见集中起来有二: 一是“诗言志”。《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永言。”这是“诗言志”的最早出处。其后《诗·大序》继承和发展这一观点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二是“诗缘情”。此说出于西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在时间上,它至少晚“诗言志”一千年以上。此说是对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其后,这两种意见时有碰撞,在诗歌创作上却都有深广的影响。汉、魏乐府的“饥者歌其食,劳…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以后,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它对后世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十分明显,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深受其影响的。这从《序志》篇和“文之枢纽”五篇即可清楚地看出来。《序志》篇表现了刘勰对孔子极其崇拜的热烈感情,他表示要以儒家思想来纠正当时“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的文风。“文之枢纽”五篇强调了原道、征圣、宗经的思想。他就是用这种思想贯串全书的。《文心雕龙》全书所表现出来的儒家思想是举不胜举的,例如《明诗》篇一开头就说:“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诗言”二句是引用《尚书·舜  相似文献   

17.
舜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圣君。孟子说:“舜生于诸冯”。“诸冯”这个古地名,如今在哪里?2005年9月全国虞舜文化研讨会在运城召开后,《山西日报》曾对会议的报道中说:“诸冯为舜帝出生之地,位于今运城市辖区的县级市——永济市张营乡境内。诸冯村又名姚墟村,现已改名为舜帝村。”笔者对这一定论,持有异议。并以孟子所说:“舜之居深山之中”等历史文献、典籍记载,和现存的舜生活、生产过的区域内众多的遗迹遗址、考古证据,实事求是地论证了舜的出生地“诸冯”,是今之垣曲县的“诸冯山”。而不是永济市距黄河岸边仅几公里处的平原上的“诸冯村”。垣曲诸冯山是帝舜故里。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是这样介绍《海国图志》的:“1842年,魏源完成林则徐的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这是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海国图志》1842年出版时为50卷,后来内容不断增加。1852年出版时已有100卷。”然而,相关研究表明,《海国图志》出版之后,在清政府几乎是“无人问津”,而在日本却备受青睐,有人用贵重的黄金购买这本书,赞誉其为“海防宝鉴”。  相似文献   

19.
“虞舜与九嶷”大舜文化研讨会于2012年9月26-27日在湖南永州宁远召开,参会学者70人,参会论文54篇。清华大学教授、海内著名专家李学勤先生的文章《虞舜在中国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以提纲挈领的风格,讨论了9个方面的问题。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唐之享会长的文章《促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历程——试论舜帝南巡的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从历史意义与精神遗产等多方面,探讨舜帝南巡在民族融合中的伟大贡献。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谢玉堂会长的长文《舜葬九疑的新思考)),提出并解答了两个问题:(1)舜在百岁高龄的晚年为什么还要去江南巡狩?(2)舜为什么身葬九疑?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虞舜与九嶷”,会议收到“舜葬九嶷”主题论文14篇,“舜帝南巡”主题论文4篇,合计论丈18篇,是近年来关于虞舜与九疑山关系问题的最为集中的探讨,论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突破,为今后的递进研究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此外,在“舜文化”的文化史研究、“舜文化”的精神史研究、“古史研究”、“家庭伦理、勤政廉政、和谐社会”研究、“舜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文学、诗学、美术”研究等6个方面,也有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河图括地象》是汉代《河图纬》的一种,又称《括地象》、《括地图》、《括地象图》等,为《隋志》著录的《河图》九篇之一,大约佚于五代。从其数量可观的佚文来看,《河图括地象》与《山海经》类似,主要记载远国异民、八方山川以及相关神话传说等地理博物内容,既可归为传统目录学意义上的地理书,又具有明显的志怪意味。它吸纳、融汇了齐文化、楚文化和西域文化等思想成分,是魏晋六朝诸如《神异经》、《博物志》、《玄中记》等志怪之作的资料来源。《河图括地象》在《河图纬》研究中具有标本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