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文学教育(上)》2014,(23):158-159
贾平凹日前现身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并谈到阅读莫言作品的感受。贾平凹指出,莫言作品的启示之一便是强烈的批判精神,但这不是历史的,而是社会的、人性的,“他的文字背后有生命和灵魂。”“因为我不是评论家,我最初读他(莫言)的作品,无法分析概括创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教育(上)》2011,(15):158-158
贾平凹已很久没出过散文集了,最近,他将自己近三四年里的最新文字,亲手选编成一本散文集《天气》,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贾平凹以一封“给责编的信”作书中序,称:“虽然拒绝了许多出版社给我出散文选集的要求,但仍因种种原因推辞不了,出了几本,仍都是有几篇新作而大部分还是旧作。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人名中多音字的读音常常让语文教师感到困扰。同样的一个人名,可能几个老师的读音都不一样。比如贾平凹的“凹”有两个读音:wa和ao,两种读音似乎都说得过去,幸亏贾平凹老先生还健在,由他本人专门出来“辟谣”,阐述读“wa”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不说风,可尽是风语文课上,老师读了一段文章,说是一个叫贾平凹的大作家写的,叫大家猜猜他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同学都写过以“我的老师”为题的作文,你们是怎么写的呢?大作家贾平凹也写过这篇作文,他的选材就比较独特了。本期,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贾平凹的《我的老师》。本期主持:上海市德富路小学黄婷婷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他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并认了他做我的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开篇直接告诉读者“我”的老师是一个三岁半的孩子,随即问“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引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贾平凹商州系列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与他对故乡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在贾平凹的笔下,具有隐喻意义的自然“风景”、兼具地理性和精神性的人文“风水”,以及作为作家生命印记的方言土语,共同建构起商州这一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乡土空间。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式微的担忧,传达了作家对现代化负面性的反思及文化寻根之意。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商州”实际上是贾平凹在真实地理空间基础上用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空间,既是贾平凹“精神望乡”的产物,又是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学空间。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师孙涵伯,是朋友的孩子,今年3岁半……开始我见他只是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认3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伯,孙老师,他是该做我的老师的。” 这是贾平凹《我的老师》中的一段。初读此文是在师范就读期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借生活之恶逼出艺术之美,作他牧歌的咏叹与沉重的悼唁,他以缺失观照缺失,还原了生活现场,疯癫、非理性的话语与行为实际上是贾平凹关于社会变革的命名和按语。贾平凹处于新旧结合的夹缝中,暗淡地转看周遭此起彼伏的尘世人生。贾平凹写了社会变迁,同时,社会变迁也写了贾平凹,特别是他的困境。贾平凹叹息田园生气的不再、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逝,从而深化了他关于困境的反映。小说的琐碎写法正是困境看法的映射。贾平凹热心于“裂变”的试验,秦腔是贾平凹的精神药方。  相似文献   

9.
邹菊兰 《现代语文》2007,(7):120-121
贾平凹是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从起步到现在,他已经写了数十本的书。本文就贾平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创作的六部中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写作思想与特点。笔者认为,贾平凹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极具古典神韵的商州,写了有几分阳刚几分野性的男子和柔媚多情的女子,以及他们之间曲折不幸的爱情。小说的基调是忧伤、悲凉的。但因有贾平凹敏锐的触觉,他们的爱情便悲凉而不悲伤。  相似文献   

10.
最近,贾平凹将自己近三四年里的最新文字,亲手选编成一本《天气》,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教文创作与这本散文集的不同时,他说,春天有春天的景色,秋天是秋天的风光,“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决然不是一回事了”。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贾平凹拜三岁幼儿孙涵泊为师,不是发疯,不是矫情,而是作家通过五个方面与孙涵泊对照比较,自愧弗如,得出了“他真该做我的老师”的结论。贾平凹效法鲁迅“无情地解剖自己”,掏心掏肺、披肝沥胆写真情,这是人品与文品的统一,也是避免作文“假、  相似文献   

12.
张献武 《教育》2008,(1):52-53
河南省虞城县的韩宪臣老人和错误文字“过不去”的历史已经有40多年了。从他20多岁当语文老师起,他就和文字结下了“深厚”的情意。不过这种情意是建立在“挑错”和“纠错”的基础上的——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种有责任感的情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和文字的关系亦越来越密切,他几年前就开始给文字悉心建立的40多本、10多万条的“病院”就是很好的证明。日前,《教育》旬刊记者慕名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最近,贾平凹将自己近三四年里的最新文字,亲手选编成一本《天气》,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在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与这本散文集的不同时,他说,春天有春天的景色,秋天是秋天的风光,三十多岁的我和快要六十岁的我决然不是一回事了。让他评价自己的散文,他说满意自己中年以后的作品。年轻时好冲动,又唯美,见什么都想写,  相似文献   

14.
多年前学到《荷塘月色》。老师对朱自清先生的文字颇有说辞,认为他的语言过于雕琢.美则美矣.却缺少才子气的洒脱。受此影响,我对他的文字有几分抵触.后来虽多次触及他的名篇.却总难置身于文字之中去感受他所营造的种种美好境界。直到大学毕业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我再无法避开他的作品.渐渐地在独立的阅读中我有了独立的认知.愈读他的文字.愈是读出他的分量——一方面我读出了他文字中的轻灵曼妙.一方面又真真地读出了他文字后面藏着的无尽苍凉!  相似文献   

15.
以语言学及其影响下的各种学说为楔入点,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对贾平凹创作的艺术特色从意象层面做一简要分析.认为,由于受道家、玄学等思想影响,贾平凹以"无我"、"无欲"的心态创作出具有审美内蕴的意境和丰富内涵的意象,这一艺术特色也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正>这里说的"秦腔"不是那戏,而是三秦大地的那腔调。语文老师贾甲仓是我转学后的小学班主任,纯种的陕西岐山原上人士,号称跟贾平凹是亲戚,当然贾平凹是谁我们当时是不知道的。他纯正的秦腔着实让我费解了很长时间才适应。他评价我们点名起立的样子,"提起一长条,放下(读hà)一大滩",我至今都拿来提携儿子。"鬼哭狼嚎犬狂叫"是他对我们下课时的形容。"双手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90年代长篇小说中寓意主体的指向性余丽丽(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武汉430079贾平凹创作笔谈编者按贾平凹是当代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创作对当代中国文坛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然而对他的研究在争议中并未深入。本刊本期编发一组关于贾平凹90年代...  相似文献   

18.
以语言学及其影响下的各种学说为楔入点,以中国古代文论为基础,对贾平凹创作的艺术特色从意象层面做一简要分析。认为,由于受道家、玄学等思想影响,贾平凹以“无我”、“无欲”的心态创作出具有审美内蕴的意境和丰富内涵的意象,这一艺术特色也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自然之美、人性之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快乐超市     
要说我的快乐是什么,那当然是逛超市。我清楚的记得,那次我们学了课文《月迹》,是贾平凹的作品,老师让我们找相关的文章读一读,可是我家里没有贾平凹的书,图书馆离家又太远。我想起了超市里的图书专卖区,说不定那里有。  相似文献   

20.
1898年-1948年:他的国 多年前学到<荷塘月色>,老师对朱自清先生的文字颇有说辞.认为他的语言过于雕琢,美则美矣,却缺少才子气的洒脱.受此影响,我对他的文字有几分抵触,后来虽多次触及他的名篇,却总难置身于文字之中去感受他所营造的种种美好境界.直到大学毕业后,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我再无法避开他的作品,渐渐地在独立的阅读中我有了独立的认知,愈读他的文字,愈是读出他的分量--方面我读出了他文字中的轻灵曼妙,一方面又真真地读出了他文字后面藏着的无尽苍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