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繁的每周小测验,老师费力,学生乏味,老师利用一颗糖进行奖励,激发了学生争取的欲望,实现了老师教育的初衷。日常教育中充满了好多教育的契机,需要老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智慧地加以利用,以便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2.
于颖泓 《甘肃教育》2013,(21):95-95
老师和学生签合同,这是很新鲜的事,管建刚老师在他的《一线教师》中讲述了有关学生不做作业,老师和学生签订合同的故事,取得了不错的教育效果。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也学习管老师的做法,试着与学生签了一回合同。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在不断更新,老师学生也在崭新的教育环境下改变着,老师充满教育激情,学生充满学习热情,但是,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仍然存在着问题,老师过度重视改革和创新,却忘记了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忽略了课堂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老师要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崔海霞 《考试周刊》2012,(40):164-164
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感受成长、感受收获,教育才有光彩,才有生命力。本文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故事,体现了爱的教育,也说明了老师"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相似文献   

5.
范辉 《西藏教育》2009,(7):11-11
在现实的教育中,不断有一些因为教育惩戒而引发各种教育的不幸。比如某某老师罚学生跑步受伤成了被告,赔了药费又扣奖金;某某老师惩戒学生致使学生离校出走,家长向学校讨要孩子;某某老师点名批评学生成绩差,伤害了其幼小的心灵而被家长指责媒体曝光等等。  相似文献   

6.
王新普 《考试周刊》2010,(9):215-216
自从有了教育活动,老师可能就开始学会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那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讲台,就成了教师演绎真理和激情的舞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演、学生看,老师写、学生记,老师怒、学生怕,这种单一、居高临下似的交往似乎成了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约定俗成的中国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国的教育是不敢惩罚的教育。大多老师根本不敢批评、惩罚学生。普遍存在溺爱、赞美教育和缺少挫折教育的情况。这使得学生大多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他们认为被老师批评是受了伤害。性格外向的学生会顶撞老师,以发泄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内向怯懦的孩子则可能伤害自己,如哭泣、离家离校出走、怀恨在心或自杀等。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中一个14岁的孩子自杀,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被老师批评了。这样的例子不少,甚至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被老师批评了,想不开,也会做出很极端的举动。  相似文献   

8.
蒋花 《孩子天地》2016,(7):259-260
老师在学生面前犯了错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老师终于真诚地向学生道歉,因此赢得了学生的谅解和尊重。老师用言行践行了为人师表的内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反复讲;老师教,学生做,学生做错了老师给予纠正;老师根据教材设计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意图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纠正、补充和完善.这是受传统教育方法和应试  相似文献   

10.
曾经听到许多老师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让老师不知道怎么教了,他们的心根本无法靠近。”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也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感觉越来越难当,学生怎么不肯接受我呢?是学生难教育还是我不会教育了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的教育中,小学教育历来都比较薄弱,据调查许多学生对写作文是伤透了脑筋,很多学生将老师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和少写作文当作对语文老师的最大希望。而且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大多还是采用了"老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老师批改———讲评"的方式。这些方法大大束缚了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革小学生作文的教学方法,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是当务之急。作为语文老师的我觉得:要积极应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师生互动为辅"的写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于欣 《考试周刊》2013,(52):168-169
学生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会信任老师,相信老师所说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要把"亲其师,信其道"放在第一位,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  相似文献   

13.
史峰 《班主任》2008,(8):72-72
本文作者从学生的视角,指出老师在教育学生、惩罚其过错行为的同时,侵犯了学生的诸多权利,这对广大一线班主任是善意的提醒。然而,也有老师认为,教育是使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要让学生知道该遵守哪些社会规范,并自觉去遵守;当学生违背时就需要教育,严重的要予以惩罚,因为惩罚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作者列举了老师的多种过失,这些处理都“过分”吗?如果这样做就是侵犯了学生的权利,那么,老师还有“法儿”工作吗?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入,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入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上班快两年了,在这两年里我适应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角色转变,从一名需要别人教育的学生变成了要去教育别人的老师。这种身份与角色的改变是巨大的,这使我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特别是我的学生叫我老师的时候我特别不适应,因为我觉得自己都还是一个学生。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渐渐适应了当老师的角色,也深深体会到当一名好老师的不易了!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学生时,我们经常去挖掘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不过我们却比较少尝试让学生寻找老师的优点,很少思考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教育效果?最近我们对开展“寻找老师的优点”的活动,作了一些尝试和思考。我们认为,让学生寻找老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班主任老师教育两个对老师不礼貌的男生的故事。对于两个男生,班主任老师没有责备他俩一句,只是说了这两桩事情。老师通过两件事告诉学生“尊敬的鞠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的道理,使两个不懂礼貌的学生深受教育。这篇文章中,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艺术》一书,不由不佩服魏老师那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再怎样调皮捣蛋的学生经魏老师那么一指点都被乖乖收服了,我被深深折服了,魏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教育的执着,值得我们去学习。  相似文献   

19.
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可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学生的批评教育,这时,如何批评如何教育就成了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教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能使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到了处理学生犯错误时。认识就模糊起来了,学生已错,老师又来个更加错的教育手段。比如:学生迟到了。老师要教育学生,是为了能准时到校上课,不耽误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