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道霞 《文教资料》2011,(28):207-209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师应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遵照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艺术的思维和角度看待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探索各种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教学意境,努力构筑思政课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2.
刘秉贤  李亮 《文教资料》2010,(33):197-199
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着文化基础薄弱、个性张扬、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集体主义缺失等弱点.由此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师生互动困难、课堂纪律难以掌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本文从营造课堂氛围、把握课堂纪律、丰富上课形式等几方面探讨为艺术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  相似文献   

3.
生态化教学视角下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和谐课堂,要真正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在两个主体的和谐发展中构建和谐课堂;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营造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使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教学环境等要素间处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的状态,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成效的重要性,通过大学生学习动力、教师教学理念、多元文化思潮、新媒体技术四个方面说明了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成效提升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营造互动式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思维发展型课堂是以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学科教学的中心,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形成“思情共育”的培养机制,营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课堂氛围。高校思政课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构建以思维可视化技术为切入点,从实践的角度探寻在重塑教学目标、创新讲授方式、创设教学情景、设计学习任务及重构评价体系等教学关键环节中的构建方法,探索高校思政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艺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在厚植爱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精神资源。当前,红色文艺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存在红色文艺研究不足、思政教师文艺学基础薄弱,理论教学方式单一、忽视育人成效,实践教学注重形式、缺乏创新等现实困境,需要通过加强红色文艺研究,提高思政教师文艺素养,挖掘红色文艺中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开展实践教学,将红色文艺融入校园生活等途径,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切实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分析当前大学生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大学生的知恩、感恩意识,从思政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感恩课程建设和营造社会氛围四个方面,探讨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新视域。  相似文献   

8.
朱志刚 《成才之路》2013,(11):56-56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封面设计、海报制作等艺术类的作品。运用欣赏、选纸、作画、题字创作四部曲,营造艺术课堂氛围,尝试从艺术的角度探索信息技术教学,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9.
郝之 《成才之路》2010,(25):66-66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平等、愉快、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因素、课程内容、学生因素、教学环境因素等方面都是影响中学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主要因素。本文谈一谈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以及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蔡桢 《成才之路》2020,(10):29-30
思想政治课堂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场所,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直接影响。文章简述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等方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创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效性是高校教育与大学生发展的瓶颈,从事一线教学的思政教师应不断反思当前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原因:高校思政教师、大学生与环境氛围等主客观因素。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具体实证为例,总结出建构其实效性的五种路径:转变教学观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精心组织课堂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政教师队伍的素质;优化高校德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为回答“如何破解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这一实际问题,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206名高职学生的深度访谈记录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质性编码,构建了包括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和高职思政课教学制度四个核心范畴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成因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大学生意识形态辨识能力不足、高职思政课课堂氛围压抑、“功能主义”的制度干预是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形成原因,基于“需充分重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需充分发挥师生间‘文化反哺’的机制优势”“需充分认识到师生间‘授业关系’与‘观演关系’的转换”研究启示,从完善思政课教学设计、构建主流舆论环境、掌握学生意识形态变化、培养“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提出应对高职思政课“教学沉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思政课实践教学正是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对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营造小学数学课堂愉悦和谐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的轻松高效。认真考虑学生课堂参与组织形式与其开展过程的问题。注意课堂教学氛围营造的策略,注意从细节出发,各个侧面形成合力。从塑造积极向上学习心理、营造合作竞争课堂氛围和开启奖优促劣评价机制等几方面营造小学数学课堂愉悦和谐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5.
百年党史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是增强青年大学生理论自信的重要内容、引导当代青年健康成长的精神之钙、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素材、抵制错误思潮的有力武器。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在融入实践中,要创新第一课堂,厚植党史学习理论要素,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丰富第二课堂,营造浓厚校园党史学习氛围;拓展第三课堂,开展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完善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考核评价,增强党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诸多挑战,第一,存在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现象,第二,课程与教学不能完全适应艺术生的特点,第三,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第四,艺术生自身素质影响思政理论课的开展。为促进新时代艺术类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有以下创新途径,第一,整体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全方位促进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第三,健全思政课教研队伍建设,第四,创新艺术生管理机制,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大思政”背景下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分析当前高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困境,提出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互联网+”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利用不同艺术形式表现课程思政内容、加强学科联动优化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改进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等策略,进行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杨生利 《科教导刊》2023,(6):129-131
文章立足深度学习理论,结合高校思政课实际,从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路径选择,从健全制度、资源供给、氛围营造等方面为高校思政课深度学习提供基本支撑,加强和提高教师的深度教学意识、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政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与行为模式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思政教育被局限在课堂与书本之中,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成效低下。微时代的到来,对思政教育形成冲击与挑战,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本文对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微平台打造、微队伍建设、微课堂组织、微环境营造、微管理提升五个方面探讨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开展模式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系列的教改后,大学英语在教学手段、效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师生关系冷漠、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阻碍了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加强课堂互动,使大学英语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