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吕文贤  曾红军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6):126+129-126,129
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季羡林一生的学术研究,很难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个学科的名称加以概括,他客观地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天人二分"思维模式,参照中国"天人合一"的综合思维模式,提出了科学性论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并称之为"东西方文化互补论",以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他还提出了"拿来主义"以及"送去主义",反对"西方中心论",推进"文化多元化"的理论,使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文化前进之路。  相似文献   

2.
黄耀 《文教资料》2012,(18):29-30
本文以海子的现代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文本,解读海子所祈望的"幸福",以及他"幸福"背后的悲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为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宁愿牺牲尘世"幸福"的海子,终究孤独、寂寞伴随他走向生命极致,他的生命中无幸福可言,幸福就像"闪电",瞬间失去,永远找不到属于他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从主张学习凯洛夫的"教师中心论",到批判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再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的呼声渐起,教育呈现出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如今,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  相似文献   

4.
对杨朱及其思想的认定,历来争议不断,虽然可据以研究的资料比较有限,但是从仅存于世的"为我"、"贵己"等思想,我们可以窥探出杨朱和诸子的关系、杨朱的生存哲学、杨朱的名实论以及杨朱学说在当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志摩酷爱"墓庭的光景"。这类关涉着生命和死亡的"终极性意象",显露出诗人灵魂深处发生的断裂。写诗的徐志摩,与读社会学的徐志摩,扞格牴牾,使他感受到一种走不出的巨大悖谬。苏珊·朗格睿智地指出艺术形式与人的生命形式之间的"同构"性,这与诗人生命"同构",且由此可洞悉诗人灵魂隐秘的意象,对徐志摩来说,就是坟墓。  相似文献   

6.
袁枚论诗标举"性灵",注重抒写个性情感,强调独创,反对传统教条,他的诗话著作《随园诗话》以"性灵"为论诗内核,对诗分唐宋、王士禛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等清代主潮诗学均进行了批评,主张诗歌抒写"性灵",诗歌形式应不拘一格,"兼综条贯",为"诗写性情"服务。袁枚的这些诗学思想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走出唐宋诗窠臼、走出复古摹拟做出了努力,也为中国古典诗歌向近代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些中小学老师公开宣称要做"教书匠"。而早在大半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就反对教师单方面的"教",主张"教学合一"、"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师"教死书"和书本教育,倡导和实践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反对教师做"贩卖书本知识的活书橱",主张教师要做发明真理的教育家。陶行知对教书匠的危害进行了深入揭示,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学生观影响着师生间交往、沟通、理解的程度。列维纳斯的"异质性他者"伦理观反对"自我的同一性",强调"他者的异质性"。教师需要摆脱"自我同一性"的学生观,关注作为"异质性他者"的学生,从而有利于教师更深层理解教育本质并重视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9.
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在文学观念上主张"温柔敦厚",这与其疏狂傲世的人格和刚猛激烈、放诞不羁的文风存在着悖离。祝允明将"崇李抑杜"推向了极端化,却在某些地方有着接近杜甫的一面。究其原因,这与祝允明反对当时盛行的"道学"之风有很大的关系。不过,他在反对"道学"的同时也难逃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人民诗人"陶行知不仅创作了丰富的诗歌,而且有着鲜明的创作思想。他反对"害了贫血症的文艺",批评只重视形式技巧、忽视思想内容的"胡适之体";提倡"为大众写"、"写大众需要知道的事"、"照大众说话的口气写"的"大众文"。他的创作思想是对中国传统诗学精神的承继。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批评家兰色姆的文学批评理论是教育权力的话语产物。他反对传统学者脱离文本的教学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在重视历史研究的前提下回归文本,是非形式主义的"回归文本论",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文学教育理论。他把文本分为"结构"和"肌质",两者彼此依存、交互影响,著名的"本体论批评"就是在结构之中进行肌质批评,找出诗歌言说。当下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严重脱离文本,实质上正处于美国新批评之前的历史阶段,因此补上兰色姆以及新批评这一课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刘勰的《文心雕龙·序志》中既继承了大量的道家思想因素,又有所超越。他强调文章需要雕饰,但反对矫揉造作的巧辞,强调追寻自然的文采;刘勰指出只有在"虚静"的条件才能创造出美文,同时并未否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必要性;抛弃了是非不可知的观点,人应当在有限的生命中寻求无限的知识,用文辞"寄心",以追寻精神的永恒存在。  相似文献   

13.
金东旭 《考试周刊》2011,(82):50-51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学科教学研究总是在两个极端徘徊:一种是只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总是在枝节性的微观领域中"小有作为",零敲碎打,点状突破。另一种是"上位概念满天飞",教师在阳春白雪的浸润中似乎已经更新了教育教学的观念系统,因此教师仍然处于"愤悱"状态,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4.
洛夫为台湾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独特的人生经历形成了他"孤绝"的心路历程,而骨子里的中国传统文人气质使其一生的创作都关注于人类的生存,执著于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阐释。纵观洛夫的作品,他的诗风由前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抗争"转向后期对悲剧生命体验的"释",并创立了"天涯美学"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15.
孔子义利观以维护人的生命和价值为"义",反对不以义为基础的私利;维护"民之利"(社会公利),主张在"义"的基础上获得个人利益。在义利观的基础上孔子形成了为实现"有道"社会的理想而办教育的价值导向。孔子的义利观与教育价值导向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因为许多事物的性质和矛盾,最容易在其临界情况和极端状态下体现和暴露出来,所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利用极端、临界的元素为"突破口",进行探索、推理论证,使"变动"转化为"确定",从而分散问题的难点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就是极端性原理.本文试图通过几道中考压轴题介绍极端性原理在解题中的具体运用,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朱与墨子的学说占据了两个学术极端,杨朱理论的主要论辩对象就是墨子.而杨朱后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列子·杨朱>中,其论辩对象发生了改变,潜在地指向了儒家.其原因则在于文化环境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德"是宇宙——生命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命力量,"道"是整个生命系统之大体,"德"乃从属于"道",分化于"道",并实现对"道"的引渡,"德"与"道"息息相关,"德"本身回归于"道",是生命整体的具体表现,万物只有尊"道"贵"德",如此"德"方能长生久安,"道"源远流长,生命源泉不断。  相似文献   

19.
亨利.摩尔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雕塑大师,其雕塑特点是有意为之的形体"空洞"。他的"空洞"艺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他雕塑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从而彻底打破了传统雕塑语言的陈述方式。他在雕塑中成功、巧妙、完美的运用"空洞",使他雕塑艺术具有极高的思想性。他将环境纳入到雕塑中,使艺术与环境相衬互补,给"空洞"艺术赋予雕塑生命气息,使雕塑充满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20.
曾丽 《现代语文》2010,(10):136-137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