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博小朋友是新转到我们班来的,在短短的两个星期里,他打遍了所有的孩子。孩子们因此对他是又怕又恨,甚至有的孩子因为讨厌他、怕他而不来幼儿园。他的行为还引起了一些家长的公愤,他们联合起来,强烈要求把这个孩子调走。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梁玉华  苏丽 《教育探索》2012,(2):129-132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包括教师主导策略、幼儿主导策略和放任策略三种类型,且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受教师教育观念和幼儿年龄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应对策略会体现出一些总体特征.基于教师在处理幼儿攻击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教育建议包括为幼儿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区别对待由不同动机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及加强对幼儿交往技能的指导等.  相似文献   

3.
攻击是幼儿期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它对攻击者和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危害,深入探究了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同伴的成长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家长要多管齐下,既要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又要采取一些安慰、鼓励、利用媒体向幼儿传播正能量等具体措施,还要通过户外集体活动及移情训练等,逐步提升幼儿的自控能力。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成长时期表现出的一种非常不良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幼儿的成长以及身心健康发展都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分为幼儿自身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本文将针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概述,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探究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A2):157-159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小班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小班幼儿教师及家长在更好地处理该类问题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妨碍幼儿健康人格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就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熙熙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最常见的行为问题,通常表现为:身体攻击(推人、咬人、拽人)和言语攻击(骂人)。有攻击性的幼儿不但给他人和整个班级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也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攻击性行为较多的孩子一般与同伴的关系较差,得不到同伴的接纳和认可,也成为教师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其身心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幼教工作者要重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认真查找原因并想办法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0.
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周围环境的认可和接纳,其身心发展都会受到明显的不利影响.探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早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与矫正,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攻击性行为是指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敌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本文在对300多名幼儿的观察调查以及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在家庭、学校、社会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的策略,旨在为有效的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攻击性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这种行为还可能造成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治安的不良后果,既不利于健全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又是日后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潜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探究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预防和矫正的应对性策略,为家庭和学校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攻击性行为是在幼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具有此种行为的儿童往往很难建立良好的同伴的关系,以致影响幼儿以后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一些有效的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章瑜 《孩子天地》2016,(6):234-235
攻击性行为是指主体的需要受挫折时出于敌意对客体实施的伤害性行为。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是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现实要求。文章分析了小班幼儿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攻击性行为亦称侵犯性行为,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反社会行为,是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本文主要以中班幼儿为例,简单讲述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从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减少环境中易于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这是解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初中生攻击性行为,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两方面分析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和指导。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Buss&Perry攻击性行为量表》,对419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其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总体水平中等偏上,具体表现为言语攻击>敌意>身体攻击>愤怒;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年级、父母是否离异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攻击性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生活事件及消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正向预测作用(P<0.001),积极应对对攻击性行为存在负向预测作用(P<0.001),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共同解释了攻击性行为76.1%的变异。  相似文献   

18.
“攻击性”是幼儿的天性之一。“攻击性行为”的产和理潜隐状态的攻击性本能与后天的环境诱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幼儿学习社会行为的稚嫩尝试,因而,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民积极性。在幼教实践上,要区别对待“主动攻击性行为”和“补动攻击性行为”,从合理排解情绪、鼓励与人友善、优化幼教环境和改进幼教方法等多种途径综合自之,以养成幼儿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不良心理的反映,因此预防和矫正学生攻击性行为,从根本上说,应该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养着手.杜绝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最佳途径是预防,而对于已经发生的攻击性行为要及时地处理,防止造成更恶劣的后果.下面笔者介绍三种矫正学生攻击性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及现阶段幼儿的大致成长环境,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多种原因做出了分析:生物性因素、家庭教育、媒介影响、儿童需求等因素;并结合家长沟通、调查研究等,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方法,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