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分析《藻海无边》中双重乃至多重声音交替叙述策略的运用,完成了对“中心话语”的解构,并通过隐喻与象征手法运用分析,揭示作品如何深化主题,实现对存在于现实中和文本中的殖民话语和父权话语的双重反抗.  相似文献   

2.
李英姿 《文教资料》2010,(26):29-31
英籍加勒比海女作家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塑造了一个和她有着相同出身的女性——安托瓦内特。里斯在该小说中采用镜像手法来凸显安的双重身份给她带来的身份危机,安在经历一次次求助外在的镜像来获得身份认同的努力失败后,意识到只有打破外在的镜子.才能重新独立构建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陈丽芳 《教师》2011,(20):124-125
钱中文认为理解"复调小说"的含义,关键点是:主人公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主人公与主人公、作者之间平等的对话。本文即从他的第一个关键点入手,探讨《藻海无边》中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从而加深对小说中复调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藻海无边》是英国女作家琼·里斯的代表作,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试图从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分析它,本文试图从创伤理论分析安托瓦内特悲惨的追寻身份的历程,并指出克里奥尔人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5.
《藻海无边》是借《简·爱》里一个未被充分处理的人物伯莎·梅森而写成的一部小说,被认为是后者的前篇。《藻海无边》和《简·爱》在小说情节和诸多写作手法上一脉相承,但《藻海无边》并非是《简·爱》的简单仿作,它在更大意义上是对后者的改写与颠覆。  相似文献   

6.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不仅是对《简·爱》这一经典文本的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女性哥特小说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作为哥特式小说的常驻元素,"疯癫"这一充满暴力性的情绪在《藻海无边》中成为了他者的标签。加勒比文学中不可或缺的巫术元素,不仅与哥特息息相关,也与边缘化的他者紧密相连。通过以安托瓦内特、克里斯托芬和"他"为例,本文将分析小说中极具哥特色彩的"疯癫"以及巫术元素,进而探讨小说中哥特元素与他者再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自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问世以来,文学中的女性疯癫现象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的这一问题。疯癫不是与生俱来的精神疾病,女性疯癫亦非自然化的产物,而是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疯癫的标签一旦落在女性的身上,她们从此陷入无声的黑暗之中。《简·爱》中的伯莎·梅森、《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和《黄墙纸》中的女主人公,三者的疯癫均是父权制在所谓"理性时代"的产物。对女性疯癫建构的探讨,旨在揭露父权制及其男性中心主义医疗体系通过建构女性疯癫达到剥夺女性话语权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简·里斯在小说《藻海无边》中主要塑造了安托瓦内特一家人作为克里奥尔人的典型代表,他们被赋予了不同的话语能力,然而悲剧性的结局却几近相同。文章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其悲剧命运进行了阐释,认为他们的悲剧命运不是偶然的,不论从先天的生理特征还是后天的心理特征来说,他们自始至终都游离于主流权利话语之外。殖民者白人和本地土著黑人为了维持他们群体的各自意义系统的稳定,一切不满足他们神话标准的个体都会被强制驱逐与边缘化,安托瓦内特一家人正是他们献祭的替罪羊。  相似文献   

9.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理论,《藻海无边》中主人公安托瓦内特和罗切斯特的婚姻悲剧部分源于主人公罗切斯特未能对自卑感做出适度的补偿,对自卑过度补偿导致优越情结。剖析其对自卑感补偿不当最终酿成悲剧,从一个侧面更好地阐释人物的心理特征和个性,把握他们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于牙买加的英国女作家简.里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创作技巧刻画了《简爱》中的疯女人"伯莎"鲜为人知的一面。各种自然景物和色彩在里斯的笔下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所谓"万物皆传情"。解读《藻海无边》中丰富的象征意象可以揭示疯女人前身———安托瓦内特一生孤苦凄惨的命运以及她作为西印度群岛的女性代表所受的殖民主义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废都》揭示了男权社会中无奈挣扎的女性与工业文明重创下的自然的共同特质与命运,自觉践行了生态女性主义的价值观,为寻求女性与自然的解放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林语堂先生的作品《红牡丹》为分析的文本,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切入点,浅析红牡丹这一中国妇女形象在后殖民女性主义语境下的积极意义。红牡丹智慧干练,潇洒飘逸,知书达礼,充满反叛精神,“她”无形中消解了西方人关于中国妇女的抽象概念,也就是说,中国妇女不再和传统守旧,愚昧无知联系在一起。林语堂先生通过他的文本话语,向强势种族和主流文化喊出了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藻海无边》使英国女作家简.里斯走向了世界,成为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现代派女作家之一。这部小说之所以风靡世界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是因为作者独创性地续写了勃朗特《简.爱》中"疯女人"伯莎和罗彻斯特的故事,更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是简.里斯艺术创作中的经典,集中体现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现代实验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标志着简.里斯在表达主题和现代小说实验性创作技巧方面的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4.
《还乡》和《边城》分别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两部作品都聚焦自然和女性的命运,讽刺了当时工业文明的发展及男权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摧残,都以悲剧收尾彰显了作家对当时父权制的不满以及强烈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创作还原了《简·爱》中那个被恶魔化了的疯女人伯莎·梅森,成功塑造了一位置身于西印度群岛文化夹缝中的边缘人安托万内特的成长经历。斯皮瓦克认为里斯这部作品颠覆了“帝国主义话语,还‘属下’(subaltern)以叙述声音”。然而,摆脱《简·爱》中帝国主义话语并获得自我话语权的疯女人,叙述声音中凸显出地却是她无法摆脱的身份困境及由此最终导致地主体意识的丧失。  相似文献   

16.
生态女性主义重新确立了女性与自然在文学文本中的存在意义,唤起了整个社会对生态问题与女性问题的重视.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啊,拓荒者!>,挖掘出薇拉·凯瑟作品中潜在的热爱自然、尊重女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艾庆华 《海外英语》2013,(19):171-172
简·里斯的《藻海无边》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该文将从"第三空间"这一全新视角来解读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痛苦人生。  相似文献   

18.
三部小说以其难忘的人物形象、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风格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而故事的结局是开放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自由地重构、想象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对三部小说的解读中.  相似文献   

19.
《远离尘嚣》是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成名作,作者对自然风貌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使小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小说,力图消除父权制的二元对立局面,倡导要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界、女性与自然界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发展、互相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简·里斯的小说《藻海无边》中,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从小被歧视、被压抑,结婚后被剥夺了财产和自我身份,被她的丈夫认定为是一个"疯女人"。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本文将结合文本分析,证明安托瓦内特的悲剧是殖民主义和父权制度共同造成的,她是这二者共谋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