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小结有时有"走过场"之嫌。具体表现在:其一,教师留给学生课堂小结的时间太少,有时甚至是在下课铃响之后;其二,教师引导学生小结的提示语多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样的问话,更多的是指向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只好简单地回答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在这种环境下即使有疑问的学生,也不愿多说,  相似文献   

2.
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教别人""角色模拟""调查汇报"等体验性作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在活动探究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前提下,用分层作业,使学生"尽其所能"。  相似文献   

3.
习语all right等于"完全正确"吗?不!现对all right的用法做一归纳。1.用于赞同别人意见或建议,译为"好,行,可以"等,这是all right的主要用法。例如:"Dolphin language?Tell us more.""All right."answered Mike."海豚语言吗?给我们多讲点。""行,"迈克回答道。"Suppose we phone him up?""All right!""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好不好?""好!"2.表示人"身体健康的,健全的",并可用在问句中表示"Are you well?"的意思。例如:"How are you,Jack?""Oh,quite all right,thank you.How about you?""Jack,你好吗?""啊,很好,谢谢。你呢?"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不难看出"好""乐"是学生在学习中情感的体现,如无情感,"好""乐"无从谈起。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针对思想政治课是塑造人性的特殊课程,本文论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几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年级的期中测验,让孩子抓住冬天的特点,以"冬姑娘的梦"为题,展开想象,编一个冬天里的故事。批改过程中,我发现几篇文章都有一种常见的"病症"——无声症。该病症多发于男生,他们平时喜欢看科幻、漫画类书籍,对于文字优美、情感细腻的故事类书籍"不感冒"。无声症在写作中具体表现为:全文通顺连贯,言简意赅,但毫无情感交流、思绪波动,给人"平淡无奇""悄无声息"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一武术礼仪教育的表现形式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种社会群体,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  相似文献   

7.
"请大家说说看,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奴颜婢膝""阿谀奉承""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知羞耻""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对所读的语文材料产生兴趣,提出疑问。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呢?一、放开"问",解开师生的顾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意义的解释,它侧重于教师要"传""授""解"。  相似文献   

9.
卿蔌 《高中生》2014,(7):58-58
临近高考这段时间,不少考生咨询:"我最近看书,有时候突然视力模糊,看不清试卷上的字了,这是什么原因?""我出现了口干舌燥、手抽搐颤抖的现象,怎么办?""就是觉得身体僵住了,做什么都有点不对劲儿,为什么?""耳中突然出现‘吱咛咛’的声音,我该如何调节?"这些现象大多是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好强任性、情绪不稳的学习紧张者身上。这种情况可以按下面的步骤调节。  相似文献   

10.
韦保德 《成才之路》2010,(19):11-11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底流出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课改中的课堂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问难。课堂教学是一项师生互动的活动,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课堂点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结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结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总结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情感。在历史课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课结成"句号",而应该把课结成"问号""省略号""双引号""感叹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结课在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孟子说过:"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小人去之。""君子"和"小人"的差异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同情心,它天生就有,但需要存养。同情心就是与别人情感共鸣的意愿和能力,同时也指能够在同情心引导下做出合适的行动的意愿。同情心的培养需要体验、感受,更重要的是行动。家长要有培育孩子同情心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同情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甘肃省张掖市200名农村小学教师为对象,以了解该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及现状。调查内容包括了教师"自我概念""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道德伦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九个维度。研究表明:(1)农村小学教师在"自我概念""道德伦理自我""家庭自我"三个维度上的评价较高,在"自我行动"和"自我批评"维度上的评价较低。(2)职称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的自我评价中不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社会自我"评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4)教龄因素在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自我"评价维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重情感、重积累、重语感培养。列宁也曾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文章都是有情物",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披文人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传情的诵读再现一篇篇情感内涵丰富的课文。  相似文献   

15.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国学被称为"中国学""汉学""国故""国故学",狭义上指经史子集古代文学、文化典籍,广义上指"中国过去的一切历史及文化"。国学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资源和华夏先民的情感特征,  相似文献   

16.
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了"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等倾向,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更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脱胎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与中国传统"点评"相结合,经过孙绍振先生"文本微观分析"的发展,形成了"尊重文本""立足语言""注重方法"的特色,这与新课程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文学文本的阅读中去认真细致地触摸语言、发现语言、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7.
《江南的冬景》通过运用对比、虚实结合、引用等手法描绘出江南那可爱、晴朗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优美、闲适、温润、和煦的意境。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江南的"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五幅图,通过这些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冬景的美。那作者是如何巧妙抓住这些景的特征带给我们这种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18.
英汉翻译中“红色”的情感色彩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文化内涵中"红色"情感色彩的差异与共同点,认为在汉英翻译中要重视中西观察视角不同形成的差异,并结合情感色彩差异选择直译或意译,以避免文化不同造成误解。  相似文献   

19.
未来尿炕了     
木木 《小读者》2010,(7):62-62
女儿放学回家了,问爸爸:"什么是‘同志’?"爸爸说:"我就是‘同志’。""那什么又是‘政府’?""嗨,你妈妈不就是咱们家的‘政府’嘛!""哦,那什么又是‘未来’呢?""咱家你小弟弟就是‘未来’啊!""哦。"  相似文献   

20.
现实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①提问内容过于简单化,没有思考性:比如类似"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这类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答案,也难于使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学生错误症结所在。②提问的设计随意性强,问题无层次,前后问题之间缺乏连续性,前言不搭后语,思维胡乱跳跃。或在教学过程中横生枝节,突然提出某个问题,造成学生的思维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