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文本"意义的彰显和后现代思潮的推波助澜,课程与文本的组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随之而来的是课程文本解读的"多元"的呼声和景象。但是,从文本去解读课程同时也有着"一元"的低音,它潜藏在课程文本解读当中,构成了课程文本解读的框限。因此,在课程文本的解读中,需要兼顾"课程"与"文本"的双重特性,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拉尔夫·泰勒以四个"泰勒问题"建立了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泰勒原理。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十年的今天,重读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并以之为鉴,对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反思很有必要。它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生成’与‘预设’"以及课程评价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上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但在课堂实践中,由于对"一元"和"多元"的把握有所偏差,常常使本应灵光四射的个性化阅读流于"幌子"或"虚无"。本文在分析多元解读在素质教育当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课堂上我们也应注意把握多元解读的尺度。从理论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尺度把握,努力使个性化阅读在课堂实践中真正闪现出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趣题引入 若x=1时,代数式ax^3+bx+7的值为4,则当x=-1时,代数式ax^3+bx+7的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5.
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趣,因其多采用五声音阶定弦,“4”、“7”二音都较少使用,但因地域环境,民俗文化的不同,使得“4”、“7”二音在不同流派的筝乐中所表达的音乐风格中也不尽相同,本文仅对不同筝派传统筝乐中的“4”、“7”使用以及音乐特点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6.
林育民。叶星星在《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发表文章称,多元文化价值观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价值观,经济基础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倡导自由、平等与博爱,主张超越国家主权、民族和人权的统摄与融合,并以惊人的张力席卷全球,我国的文化生态也面临这场洪流的剧烈冲击,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建构过程中面临...  相似文献   

7.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和"灵魂",这一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高等学校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界所认同.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质量观,无论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质量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不同要求和对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唐诗宋词所以能够臻于中国文学之美的极致, 在一定意义上讲, 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以最为精美的形式表现了某些传统文化的母体, 如有的诗词侧重于表现悲剧意识的觉醒与对精神家园的追询, 有的表现了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与亲合间的张力, 有的则更多地彰显出民族文化的深  相似文献   

9.
梅山文化是梅山民众在在特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古老的地域文化。它既具有明显的“蛮夷”文化的特性,又具有丰富的“和乐”文化的特质,其主要表现为:凡事随遇而安,懂得放下;为人处世更要懂得谦让与恭和、包容和仁爱;与家以和而兴、与人以和为贵、与物相生共荣、与天地自然和谐共处。梅山“和乐”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轨迹可以用科学发展模式进行解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美国民权运动、女性运动和青年运动的兴起,多元文化主义逐步取代了美国化范式和文化多元主义范式,以主流文化理论的地位推动着关利坚合众国从“合众为一”走向“和众为众”,并因在美国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影响而成为文化理论的当代“范式”。  相似文献   

12.
在《论语》中,颜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在其中的记述中受到孔子称赞最多的一个。孔子不仅赞其"好学不怠",以"仁贤"相许,更是对颜回的"不改其乐"的精神赞赏有加。后代学者不仅对颜回之"学"推崇备至,而且对于颜回之"乐"也极尽探寻,使得颜回的形象和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突出。通过介绍颜回好学不怠和不改其乐的优秀品质,来重点探寻一下,颜回之"学"的内容、目的以及颜回之"乐"的所在和境界,以此来解释英年早逝的颜回为何会受到后世如此的推崇和爱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当前受到的挑战,既表现在学术领域,也表现在教学领域,随着“多元史观”的普遍接受,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需要经历从“启蒙”向“对话”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但在课堂实践中,由于对“一元”和“多元”的把握有所偏差.常常使本应灵光四射的个性化阅读流于“幌子”或“虚无”。本文拟从璀论和实施方法两个方面探讨“一元”和“多元”之间的尺度把握.努力使个性化阅读在课堂实践中真正闪现出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诗好说“为乐”、“作乐”是因为生活“无乐”;表示自己“极乐”有两个原因,除生活“无乐”之外,更兼有前途不能把握,命运不能自主的忧惧。并非堕落的“为乐”、“作乐”与“极乐”成了他痛苦的关键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蒋玉花 《考试周刊》2011,(2):148-149
儿童更多地需要借助于外在兴趣来唤起事物内在的、深刻的兴趣。为了唤起儿童的语言兴趣.往往要依赖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力求通过儿童的各种感觉器官丰富儿童对语言的认识、理解、想象,强化儿童对语言的记忆。在儿童英语教学中.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上只有贯彻快乐活动性原则,才能使儿童主动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民乐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音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意识不再局限于传统民乐。处于低谷的民乐,老百姓不爱听,音乐专业人士不愿去研究,偶而有人听听民乐曲,也只是一些老者带着一种怀旧的心情去欣赏一下而已。人民群众对音乐的多方面需要,推动了民乐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民乐进行改造、创新。于是出现了“新民乐”。“新民乐”的产生,改变了“民乐”的命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没有任何离开学生的学习、生活 和活动而独立存在的班级文化。只有 以学生学习、生活和活动为载体,班 级文化才能成为一种动态生成的"生 态系统"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围 绕"弘扬民族文化,争做会学习、善 创造的快乐小君子"这一特色班级文 化生态的建设,我开展了"乐我所 乐"班级文化系列活动,下面是这些 活动中的一些小片断。  相似文献   

19.
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一种化选择。随着多元化主义的兴起,课程在化选择中取向一元还是多元越来越受到关注,并由此对仅仅主流化的一元取向予以反思和批判,从而要求课程中取向多元,以反映非主流化的状况与需要。但多元化课程本身义存在诸多悖论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因而,我们必须对这一课程的两难化问题有一正确的态度与科学的认识。在一元与多元的两极对立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王艳华 《考试周刊》2010,(3):53-54,79
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模式是“多元一体”,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以保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然而“中体西用”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华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