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茜 《文教资料》2011,(10):85-87
日本的特摄作品影响了日本乃至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的几代青少年。其中,“超级战队”系列、“奥特曼”系列和“假面骑士”系列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个系列的主要特征和其中的“超级战队”系列的简略发展史及选材广度入手,着重针对“超级战队”系列的团队战及作品的人物服色和世界观设定等三个主要特征开展了深度分析,以期对中国的“特摄”作品的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很久很久以前,特摄世界基本还处于单一主角独挑大梁的时代为了制作出足以与《假面超人》抗衡的新鲜作品,一帮人在歌舞伎”白波五人男”的启发下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主角=英雄团队”的创意。1975年,在石森章太郎担任原作的特摄片《秘密战队》中,由红、蓝、黄、粉红、绿五色战士组成的“GORANGER战队”首次亮相,结果“五色战队”的构思大受欢迎。这除了直接引出日本三大特摄之一“超级战队”系列外,也使得越来越多人数为五的偶像集团陆续出现在动漫里。五人战队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决定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许多以印度殖民地为背景的作品构成"印度系列";"印度系列"为杜拉斯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风格。"印度系列"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和鲜明的形象,也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虚空"情结。"印度系列"创作个性的产生与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个性追求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红色经典"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以革命为主题的文化生产。"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小说、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洋溢着浓厚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为新中国50到70年代最主要的精神消费品,"红色经典"影视再流行是世纪之交最引人注目的中国文化现象之一。文章力求从艺术学与社会学角度,通过考察"红色经典"电影的生成语境、价值评判和历史发展,探求其再流行现象的内外动因,并从中反思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情欲描写是小说的重要叙事元素之一,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情欲描写呈现出重"情"轻"欲"的倾向。在"红色经典"小说中,情欲描写一向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雷区,但这并不是说"红色经典"中就没有情欲描写,只是这种书写采取了某种特殊的方式和策略,即正面人物远离情欲,小人物尤其是反面人物情欲泛滥。总地说来,"红色经典"的情欲书写处于欲说还休的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6.
在东西方民族文化中,东方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格萨尔与西方基督教《圣经》中的耶稣,有许多相似性,渗透着不同民族的某种共同的文化心理,显示出在一些相似的民族境遇中一些相通的民族心态。同时,这两位人物在"神性"与"人性"的各自展现上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些不同却能映射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异同点对于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与民族美学思想等具有宝贵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五行"文化特性建构人物形象,这是中国古代部分小说人物形象叙事的一种特殊方式。"五行"之特性影响着人物思想、性格的特性生成,使其成为人物形象叙事的重要原型密码。其中猪八戒与林黛玉属"木",其思想、性格具有"木"的文化特性,揭示出"五行"作为文化密码对两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影响;但两个形象的文化意义、美学意义有所不同:猪八戒是感性的厚重,林黛玉是灵性的升华;猪八戒是喜剧,林黛玉是悲剧。这不仅反映出两部作品思想意蕴的差异,也体现了两部作品美学旨趣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施海燕 《考试周刊》2009,(9):149-150
在古典日语助动词中,表示判断语气的助动词有很多,但是就表示"推量、推定"意义的助动词来说,主要有按时间分类的"む"系列的"む、らむ、けむ"和按感觉分类的"めり"、"らし"、"なり"两组文语助动词。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学习者常常混淆这些助动词的用法,难以判断其使用的语境或根据。本文通过例句主要从活用接续、机能和语源等方面对后一组文语助动词"めり"、"らし"、"なり"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自面世以来,尤其是获茅盾文学奖以来,评论如潮,褒贬不一。《一句顶一万句》是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阐释,它揭示了人物存在的荒谬、孤独、虚无以及"为他"存在的处境,是新世纪底层叙事中,既关注农民物质生存困境,又深入探寻其心灵存在方式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0.
潘岳是西晋太康时期文坛上的代表人物,却又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金人元好问认为潘岳"心画心声总失真",也形成了后人对潘岳整体作品因人废文的趋势。本人选取潘岳的哀悼类作品进行观照,结合其人生经历,分析其哀悼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为潘岳人生之"心画心声",以对潘岳作品有更准确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二叶亭四迷的三部长篇小说,对作为时代殉道者的"多余人"、日本明治社会的官僚机构及其走狗以及日本近代文明,都作了十分深刻的批判,把二叶亭四迷的作品和明治维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研究可知,其作品人物既是生活在社会历史的大舞台上,同时又是这个大舞台的一部分。即便他们在日本明治社会中撞得头破血流,除了说明他们自身无能之外,也同样可以表明其失败的命运实质上是由社会历史本身酿成的。二叶亭四迷小说创作的批判性意义即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快男的尘埃落定,"选秀"的关注度的下降是一个重要的现象,由此透视中国电视文化的新变化是有意义的。无可争议,"选秀"在新世纪的崛起是和"超级女声"在2005年所创造的轰动效应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3.
孟婷婷 《考试周刊》2011,(69):192-193
"红色资源"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其中爱国主义思想是这种精神的核心。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重视"红色资源"研究,并运用其对大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发掘红色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红色资源",达到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绛描写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的系列作品,反映了底层群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点。这些群体碎片既让后人看到这些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也看到作者本人的文化心理与人格内涵。  相似文献   

15.
鲁迅《故事新编》中写于1934年和1935年的五篇小说,可以界定为一种泛历史小说;但因为这些历史小说大多以中国文化源头的一些原型人物为依据,以及鲁迅特殊的文化斗士身份,这些小说又可以认为是文化小说。解读这些小说如果联系起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能更加深入体会鲁迅在其中蕴含的文化寓言。其中,有他认可的禹墨精神、"莽汉"生命力的肯定和从尼采那里借来的"超人"。  相似文献   

16.
幽暗阴森的原始丛林,遮天蔽日,妖兽横行,深处到处是深不可测的沼泽。突然,丛林外传来一阵杂乱、急促、沉重的脚步声。一个手持伏魔杖的白袍道士,带着一群斗志高昂、身怀绝技的伏魔战士闯入丛林。白袍道士神情自若地向密林深处扫了一眼,单手向前一挥,示意伏魔战队继续前进。这时,四周人影晃动,伴随着“嘿吼!嘿吼!”的呼喊声,一群黑影向伏魔战队围扑过来。  相似文献   

17.
梁萌萌 《文教资料》2012,(13):25-26
川端康成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受前朝和歌、《源氏物语》等"物哀美"特质的文学影响较大。作品《雪国》是其"物哀"美学影响下的代表作,基调优美哀婉,情节平和含蓄,却让人在掩卷后不断回味。本文分别从"物哀"的形成与理解、《雪国》中的物哀之美及其中的现代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从日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物哀"之美这一明显特质入手,结合《雪国》,分析这种独特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包含于其中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8.
黄心珏 《文教资料》2010,(18):163-164
明代"四大奇书"男性话语权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中的女性角色定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传统观念之下,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被程式化了,这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了这四部小说中,形成了"男人婆"和"红颜祸水"两大形象系列。  相似文献   

19.
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电视人物专题片往往是各种题材电视专题片中的重中之重。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需要注意的四个关键点是:必须"实事求是",切忌"大而全",尽量做到"细致入微",努力追求"典型化"。  相似文献   

20.
夏目漱石的《心》这部作品揭示了明治时期文明开化与传统伦理道德间矛盾冲突下知识分子内心的孤独、纠结和痛苦。在日本盲目的近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国家利益的国权论思想和排斥国家主义,重视个性和自由的民权论思想。这部作品中的"我"的叔父、"我"的父亲和"先生"、"K"分别是这两种对立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文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来探究《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加深对其"明治精神"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