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教育学中,个性是个体在其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心理特性的综合.个性教育则可以相应地理解为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个性在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个性“本身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实际上,“个性“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的健全的个性,又包括消极的缺失的个性.教育中要培养的当然不是消极个性,而是积极个性.那么,这些“积极个性“又是什么呢?或者说个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不仅有利于纠正人们对个性的误解,而且能够增强个性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张萍 《教育导刊》2001,(15):16-18
在教育学中,个性是个体在其自身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使其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的心理特性的综合。个性教育则可以相应地理解为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个性在个体发展、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个性”本身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实际上,“个性”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的健全的个性,又包括消极的缺失的个性。教育中要培养的当然不是消极个性,而是积极个性。那么,这些“积极个性”又是什么呢?或说个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不仅有利于纠正人们对个性的误解.而且能够增强个性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本文就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个性发展教育对我国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实质就是在课程改革理念的引导下,因人施教、因势利导,注重个体独特性与智能优势的发展,培养个性良好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教育依旧是任重而道远,要研究的问题还很多。因此,必须多方位考虑,将大学生个性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真正纳入高校教育目标体系中。本文围绕个性发展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个性,在我国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从“不重视学生个性培养,便无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不重视个性培养,就是对人类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重视个性培养,很难有效地开发学生创造性潜能”等高度来评述发展个性的价值。经过“八五”中末期学者们较为广泛且深入的探讨后,谈“个性”色变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构建更适合于教育操作的个性理论,并将理论成果更有效、更迅速地物化为教育实践的时代已经开始。笔者在此,仅从教育学的角度,就与个性有关的几个问题,略谈管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班华李太平人的个性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独特性。这里所说的个性是积极的个性,个性发展是指个性品质的不断完善,包括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发展和不良个性品质的矫正、克服。个性教育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防止与克服消极的个性品...  相似文献   

7.
目前,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深度实践的阶段。在新一轮的课改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关注学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太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周岩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也是形成其它各种素质的心理基础。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在一起,综合构成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它各种素质打上印记,使它们具有个性特色。个性对于一个人的各种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就是顺应这一要求的体现和必然反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风格的调研和分析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新形势下教法改革的应对措施,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个性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人道主义思潮的新冲击“教育是培养人的专门事业”,这几乎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命题。现在,面临改革统揽一切的新时代,教育要培养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问题在国际教育改革中已成为中心议题。日本教育界对这个问题做了长期研究,苏联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开展了长达两年之久的公开性全民论争。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集中到一点就是,要通过教育促进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如果说,60—7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个性化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仅就这一问题 ,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对个性教育的思考由于观念的落后和体制上的共性制约 ,我们过去一直实行一种模式化的教育 ,即统一的学制、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统一的学习评定方式 ,致使学生在学业上、品格上缺乏个性特色 ,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与丰富多彩的社会需求形成反差。模式化教育的最大弊端是抹杀个性导致主动精神的压抑和创新意识的扼杀。个性教育则是针对教育对象个体身心特点进行有个性特色的教…  相似文献   

13.
个性是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发展的,个性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入手,提出了现阶段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及个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多种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我国当代的素质教育思潮也把发展人的个性,造就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确定了我国教育向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个性仅仅理解成“个性差异”;把因材施教或突出某一特长的教育视为个性教育的全部;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把学生训练成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这必然会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导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双基”教学,导致学生新的片面畸形的发展。为此要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切实把握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本文拟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个性教育的特点及推进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中小学教育不可回避地面对着这样一个时代.因此,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擎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大力提倡以德育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中小学教育走上了"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良性轨道.个性发展教育也开始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同,并积极探索着个性发展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个性孕育了创新,创新展示了个性.中小学教育不可回避地面对着这样一个时代.因此,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擎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大力提倡以德育为中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中小学教育走上了“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的良性轨道.个性发展教育也开始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认同,并积极探索着个性发展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两个概念关于个性的概念,虽界说不一,但主要似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认为个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即:个性=人.第二种:认为个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性,是体现于个人身上的社会本质特征的综合.(心理方面)即:个性=人的社会性.第三种:个性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的个别差异.我认为,第一种外延太宽,内涵也不够确切;第三种又太窄.第二种比较确切,抓住了人的个性的本质特点.关于教育的概念,外延放宽可以包括成人教育;狭义的则主要指儿童、青少年的教育.本文取后者.并且认为教育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教和学二者)先确定个性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涵义,只是为了讨论方便.本文试讨论个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笔从“九五”到“十五”一直从事教育部学前创造教育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重视个性培养,单纯强调发展创造性是没有用的。因为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沃土,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是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没有个性就难有创造性。抑制或扼杀个性就是在抑制或扼杀创造性的发展,而解放个性就是在解放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九五”到“十五”一直从事教育部学前创造教育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如果不重视个性培养,单纯强调发展创造性是没有用的。因为个性是创造性发展的沃土,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是提升幼儿创造能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没有个性就难有创造性。抑制或扼杀个性就是在抑制或扼杀创造性的发展,而解放个性就是在解放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曾茂林 《成人教育》2009,29(11):15-16
梳理建国以来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研究成果,明确不同时代个性发展的特定内涵,了解个性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学理和思路,是有效实施个性教育,摆脱教育平庸,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