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文化因素和情境对学习、教育至关重要,任何学习和教育都离不开空间。空间的教育性体现在:空间充当了教育的角色,教育通过空间来实现,个性化教育需要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创新教育空间,要创新适应现代大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空间,创新"学习无处不在"的校园空间,创新可供选择的制度空间,创新广阔的精神空间,创新开放、共享的网络教育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历史的范畴中,空间用来指称某种范围的界域。由于教育给予空间以形态,空间的存在就作为一种限制,成为控制和禁锢人思想及行为的化隐。信息时代的变革将打破历史对于空间的规定和束缚,利用虚拟技术把教育推进一个自由、开放、交互与合作的赛博空间,为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开辟一条新的存在之境。  相似文献   

3.
“空间”的浮现及建构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思维范式转换的可能性和操作性。现有研究图景及空间理论的成熟为高校劳动教育的空间转向奠立了基础。高校空间的开放性、自主性、全景性和生产性持续推进着劳动教育的自然化、去规训化、生活化和创造化。从现实样态来看,高校劳动教育存续着作为物质基础的物理空间,作为认知前提的知识空间,作为共情支撑的人际空间,作为活动浸润的体验空间。四种空间类型存在着“分殊与合一”相统一的关系逻辑,既保障高校劳动教育在具象感知、符号认知、主体关怀、主客行动等层面的重点廓清,又能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在目的、关系、方法和实践层面的共在、共生、共享和共创。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中心化、强关联度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31):113-114
针对高中的理科生而言,物理学科的学习是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所在。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非常吃力,学习积极性也在逐步下降,严重抑制了教师的教学进程。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物理学习瓶颈,也能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继而使得学生得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学习也并非很难。由此可见,空间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前提条件,也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关键。本次就空间想象力对高中物理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的拓展生产了新媒体,新媒体的特性重塑了城市空间。从新媒介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逻辑来看,新媒体的流动性重构城市空间格局、新媒体的产业性孕育城市空间经济、新媒体的艺术性标识城市空间文化、新媒体的智能性更新城市空间体系。新媒体没有取消空间,而是改变了空间。新媒介所构成的人类社会框架和生活节奏业已成为今天新城市化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我们的所有生存领域和环境。  相似文献   

6.
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层次。社会空间概念的提出使得对于空间的认识脱离了具体层面并更为体现现代性的特点。教育空间作为社会空间,在不同的社会境脉下,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从书院到学校再到网络,教育空间在现代性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着转换并以不同形式为行动者提供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宏观角度看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分布均衡;从学校中观层面来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参与平等。空间社会学则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观照学校内部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实践视角。在空间社会学的视域下,教育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缺乏对课堂空间的关注和理解,以教师为绝对主导地位的空间关系形成,不同学生对课堂空间的支配和使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实现教育公平的课堂空间建构,应"树立空间意识,重视人的价值;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场域融合;建立心理归依,实现空间共享"。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会对教育研究产生带动作用,这将使教育研究更加关注以空间作为研究本体、视角、方法和话语的重要性。空间不仅是教育活动与现象的容器,还具有教育生产和建构的意义,要描述、解释和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具有相应的空间观念。教育研究亟须通过树立空间观念来实现空间转向,具体而言就是,在研究中让空间成为观察的角度、理解的向度和表述的维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空间理论认为,空间不是僵死、空洞和固化的,而是一种生产的空间,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叙事提供了何以可能的根本前提。空间叙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化表达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空间的重要方式,它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叙事内容,以空间要素为媒介,借助空间的生产来表达主流价值观,赋予空间以意义,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空间的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叙事以现实物理存在空间为依托,关联生存体验、集体记忆、符号建构和意义追求,从物理存在空间、日常生活空间、历史文化空间和心理精神空间进行展开。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作为保障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法制应该适应这种新的条件变化,进一步完善教育法规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监督功能,提高守法意识.从-而使我们的教育立法更实际,使教育执法更规范,使教育执法监督更到位,使教育守法更有度,以最大限度发挥教育法制对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朱明 《教育探索》2000,(6):78-79
社区教育就是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教育环境,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当然,学校教育依然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才最重要的阵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既为学校教育助一臂之力,也是教育在另一形态下的延伸。社区教育的发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一、推进了学校教育的改革传统的学校教育存在着以下弊端:第一,在培养目标上,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发展能力,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陈旧凝固,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忽视知识…  相似文献   

12.
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名师有广狭之义,狭义名师特指教育界的名家和大师,热爱教育,献身教步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是中外名师共同的基本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并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凸现,有助于新的时期名师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浪潮,跨越多个朝代。本文选取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事件,对其迁徙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对迁入地的经济、文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为来源的2002—2015年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各省份人口健康的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2002年至2015年间,我国人口健康状况的分布存在着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以省际为单位计算的全局自相关Moran’s I指数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湖北等中部地区,与全国相比,这些地区人口健康状况处于劣势,且呈现出集聚趋势,相似度也较高。空间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医疗设施状况、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相关人口学特征都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援受教师合作是“组团式”教育援藏政策能否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与根本保障,然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已暴露出援受教师合作不足的突出问题。当合作给本地教师带来教育空间重构的危机感,亟须以研究的“空间转向”破题。根据空间生产理论对本地教师教育空间重构的困境分析后发现:教育空间布局重构忽视了本地教师的空间属性;教育空间秩序重构冲蚀了本地教师的空间权利;教育空间区隔引发了本地教师复杂的空间体验。因此,树立以西藏自治区教育空间属性为本的空间实践形态,建构多重主体良性互动的空间权利秩序,营造优化评价制度增进合作动力的共益空间体验,将促进援受教师合作,进而为提升政策执行成效,构建具有本土意义的西藏自治区教育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16.
浅谈信息高速公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2020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和空间杜宾模型方法详细探讨了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城市,东部城市高于西部城市的空间格局;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相关性,但不同年份的空间自相关强度或方向却略有差异;空间冷热点分析发现,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北部地区;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人均GDP、第三产业比例、货币发行量、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公共服务是影响中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对于班主任的教育素质,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看法,这些错误观点直接影响到班主任的素质发展,同时也阻碍了班主任的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必须加以澄清的。一、教育影响的“教育力”问题什么样的教育素质具有真正的教育力,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每一个班主任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一些共同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讨论。(一)什么样的权威是真正的教育权威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教育权威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权威”与“强权”的区别,它们源自不同的权力基础,他认为有两种形式的权威,一是所谓“内…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激烈,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已演变成科技之争、民族素质之争。在此意义上,谁掌握了教育的主动权,谁就占据了国家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地位。为此,教育产业发展问题由于时代的要求而具有了紧迫性。 教育产业的提出大致开始于90年代初。中共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1992年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教育列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此后,对教育产业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直不断。本文力图通过对教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