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例1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九部分习题。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2—75页。
教学目标:
1.在经历从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正确辨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页。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2.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3.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2~44页。教学目标:1.通过摆、议、猜、算等多样化的活动,认识测量面积的计量工具与标准统一的必要性,从而建构边长是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格子是标准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7.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的面积”。教学目标1.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3~105页的例7、例8、例9,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九的第1~4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7~6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知1000是一个大数,知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关系,会数1000以内的数,借助计数器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并知道每个数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学生分成四组,分布于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一、引入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南通市要建“奥林匹克广场”啦!这个现代化的体育活动中心就建在我们学校的正南方向。你们知道哪个方向是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80—8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1—43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实践操作、讨论、调整等活动过程,能正确辨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稍复杂物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分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图象分析进行判断、推测问题结果或趋势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