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可鉴定为:基于工具论的视角,将生活经验视为课程内容学习的手段;基于目的论的视角,将学生生活经验视为课程目标;基于本体论的视角,将课程视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当前实现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的主要策略有:关注学生缄默知识,正视学生生活经验;拓宽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经验;课程内容观照生活,联系学生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2.
张宇 《文教资料》2011,(34):56-57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个支点。语文教师应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建构生活化的语文课堂,通过生活化的语文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架起语文与生活之桥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突出了“学生经验”在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可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合理、充分地考量“学生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构建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教育生活化”是美国教育实践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要求教师要突破惟教材的课程观,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已有或正在进行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周围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获取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价值,认识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周泳宏 《今日教育》2008,(11):47-47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语文课堂应着力实施生活化教学。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推进已经四年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教学学教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教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生活经验在阅读教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前各种流行的语文"生活化"口号,如语文教材"生活化"、语文情境"生活化"、语文教学手段"生活化"、语文评价"生活化"等正是体现了以上这一理念。然而,笔者通过对学生生活经验参与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过于追求精致化,具体表现为学生主体的极端化、教师引导的表演化和教学环节的复杂化,忽视了语文和生活和联系。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让学生真正地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0.
黄菊华 《考试周刊》2015,(18):35-36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的涵盖面大、灵活性强,语文老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开发、利用、挖掘语文课程资源,努力做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背景下学习和运用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生活是语的源泉。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开辟生活化语课堂,尝试生活化语教学。在语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让语教学回归生活。只有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语教学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将地理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现实世界和生活环境,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如何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地理知识引入课堂教学中,将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这是当前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主要探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无论是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还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最佳的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笔者从转换学生生动的生活经验,丰富个性化的感悟这个角度做了些实践。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师生的一段生活经历,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语文课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非生活化"倾向,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当作是"生活",而是把它当作了"生活的准备"--为了所谓"将来的生活",剥夺了学生"现在的生活".教师用自己的目标替代学生的目标,用自己的体验替代学生的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的,往往不是真情实感,而是"虚情假意";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不是生活的本真,而是异化了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究竟什么是学生生活经验,人们大多对此语焉不详,这导致了实践中的种种误区。在借鉴杜威、皮亚杰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文章以活动为视角,将学生生活经验理解为:综合以上对学生生活经验外延和内涵的澄清,我们可以把学生生活经验理解为:学生在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以及个人选择的休闲生活中自主、自然、日常活动的结果。学生生活经验具有能动性和肤浅性、内隐性和松散性、大众性和广泛性等基本特征。对学生生活经验概念的澄清,有助于对学生生命进行整体观照,理性把握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价值,实现学生的真实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进行数学生活实践题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小学生生活经验对生活实践题教学做了如下的探索。一、课前积累生活资源,使生活实践题的内容生活化现有的生活实践题内容过于简单,有的内容与学生实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语文教学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拓宽途径,巧设方法让学生生活走进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资源是生命载体形式的素材性资源之一。这类资源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教学资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学资源,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学资源。学生资源自始至终贯穿于学习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研究并有效的运用学生资源是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强化资源意识是能否有效运用学生资  相似文献   

19.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0.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曾说“语文学习和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它道出了语文学科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也说明了语文学科较之于其他学科更为突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掘利用学生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这一重大课程资源是我们走向“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关键所在,其实际操作与运用成功与否,也决定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