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3,(1):38-40
季羡林:在菊田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奋斗拼搏精神对于国画,我似乎还有一点欣赏能力,是好是坏,是美是丑,是精是粗,是高是低,我似乎尚能辨识。但是,实际上,我却是一个门外汉。我是一张画都没有画过——当然,中小学班上作业除外。以这样一个水平而来奢谈国画,岂非班门弄斧、野狐谈禅吗?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算是有的。因此,我对菊田的...  相似文献   

2.
一喆 《收藏界》2010,(1):116-116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  相似文献   

3.
陶南是一名初三学生,别看她只有14岁,说起话来却像个小大人。"我喜欢写书法,喜欢画国画,书法和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6岁起,我开始学写书法,10岁学习画油画,后来又喜欢上了国画,我觉得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气质,还让我心情舒畅。"  相似文献   

4.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有画印的石鲁画作是石鲁的真迹吗?为了解开疑团,搞清问题,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翻阅了有关石鲁的大量资  相似文献   

5.
《收藏》2020,(9)
正齐白石一生爱画花,他不仅擅长画梅花、牡丹、菊花、兰花,还将牵牛花、鸡冠花、海棠花、玉兰花、山茶花、雁来红等这些别人不常画的花都画出了彩,其中尤以牵牛花色彩艳丽,令人惊羡。齐白石爱画牵牛花,可能与他浓重的思乡情结有关。齐白石曾题画云:"我借山子晓霞山之西大岩之东岩之石,牵牛花常有,花大如斗。"齐白石从50岁就画牵牛花,一直画到97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还痴情于牵牛花。  相似文献   

6.
正英伦总编识我的画,还认我的文章。2017年春天,我们相约在华侨大厦聊天,整整一个上午,他说文字多么的有必要,时间只要挤一挤就会有。他甚至误以为我是学问家,建议我把多年来关于艺术的思考与实践整理成文章,写作《中国画二十四讲》等。不得不说,英伦的语言很有说服力。说实话,那都是我最缺少愉悦感的部分,但我还是  相似文献   

7.
大家议论     
《上海集邮》2005,(8):39-39
2004年1月22日《汇报》载有黄永玉先生撰写的《第一张猴票的诞生》,中写到:“一个好友在广州送了一只猴子给我,养了几年,不慎吃坏东西英年早逝……柏林说要我设计猴子邮票恰巧在这个时候,我画了一张草稿,得到认可,再画了一张正稿,邮票就这样印出来了……”这段字明确地告诉我们,黄先生画的是猴子邮票,他还曾在家中养过猴子。至于说这只猴子像大猩猩,那么只能说画家的独特风格形成了画的是猴,作品像猿。  相似文献   

8.
杨佴旻 《收藏》2020,(1):128-131,128
我最早的记忆好像没有别的,就是在我们当时叫窗户纸的毛边纸上涂画。有的孩子喜欢找对手打架,我不是,我没那么勇敢。比猫画虎,摹本基本是小人儿书,有时也掐枝花草画画,但我们并不叫写生。后来记不清楚从哪儿弄来一套《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那时候我最喜欢山水卷,被我画得烂熟,现在我还能背着画出山水卷的每一页。我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只要能画画都行。那时,我家距离河北省定窑瓷厂不远,我的第一个愿望是进瓷厂做画工。瓷厂由周恩来倡导河北省轻工厅创办,旨在恢复失传的宋代五大官窑之一的定窑。我的第一位老师是厂里的技术厂长张老师,他的小写意花鸟很精彩。还不等我长大,工厂就撤离了,做画工不成了。  相似文献   

9.
金申 《收藏》2012,(9):144-146
"知识就是财富",这是编辑读此文时,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句子。文章作者金申先生是知名的佛像鉴定专家,多年来致力于佛教美术史和佛教考古研究,他的学识和运气让他有了一个传奇的收藏经历……还记得几年前参观匡时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书画拍品预展的情景。在满目琳琅的书画作品中,突然一幅山溪美人图使我一震。这幅画旁边还放有原装的木盒,与画面的状态全然依旧,宛如昨日所见。此画就是当年我经手之物,屈指却已整20年。1987年我到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搞研究,次年转入东京艺术大学  相似文献   

10.
当时的小盏刚刚走出中学的校门,有的是闲暇时间,而热恋中的女孩又是希望经常见面。开始的时候小盏几乎每天都来,由于我每天下棋下到很晚,第二天往往是要睡到日上三竿。为了方便小盏进来,我把家门钥匙配了一把给他,小盏开门时总是轻手轻脚,进来后见我还在熟睡,也不来打扰我,自己随手找一些活做。有一天我醒来后见小盏正伏身桌前拿着尺子和笔在画着什么。原来小盏在两个小时之前就来了,为了方便我记谱她就在活页纸上画起了空白棋盘,画好棋盘的纸堆起厚厚的一叠足有一二百张,每一个都横平竖直,一丝不苟。小盏的出现带给我许多象棋所无法给予我…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01,(8):4-4
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邮电部。我是学习绘画的,希望能到画报社搞创作,报到后才明白是设计邮票,自己对邮票不了解,只知道邮票是贴信用的。走进工作室,看到几位年轻同行,一问他们都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但他们都是学图案的,再看他们办公桌上正在画比火柴盒图还小的画图,心凉一大半,心想我在学校毕业创作画的比桌面还大,如何拿这枝小画笔,不禁愁容满面。我不安心工作,但不敢找组织上谈,自己认定无力挽回命运的决定,只得祈盼日后能有转机。熟悉工作情况后,就要开始接受工作任务。邮票设计工作做的是超前事,画明年才发行的邮票,见了一份明年邮票发行选题,我选取个农业题材.因为在学校去过几次农村,画过农村题材,心想有事干心情也许会好点。  相似文献   

12.
邱月 《收藏》2016,(10):166-169
跟着妈妈画了几十年的画,其实服装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在画画的时候,无论是画《长生殿》,还是画《再说红楼》系列,对于人物服装的线条、包彩与搭配,都有一种别样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读者发来E-mail: 我爱太极拳,但不爱学套路,只爱信手来练,随意比画,还爱推手。请问这样练习太极拳可以吗?  相似文献   

14.
谢岩 《收藏界》2014,(7):114-115
在画于右任老先生前,对老人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国民党元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之一的层面。感谢这次机会,让我有机会走进这样一位传奇人物的世界,感受上个世纪初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5.
青年时,《黑龙江日报》刊登了一幅我画的政治讽刺漫画《飞蛾投火》。同一天,华老在《人民日报》上也发表了一幅政治讽刺漫画《飞蛾扑火》。标题只有一字之差,画面构思、思想立意基本一样。当时轰动编辑部,因为一个普通的年轻编辑画的能和大师级的著名画家不谋而合,太不容易了。有的同志戏说,我的画如果再晚登一天。读者肯定认为我的画是抄袭华老的。我听了这些赞扬的话,当时非常得意。我对画漫画有了信心,从此一生也就和漫画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6,(19)
正跟着妈妈画了几十年的画,其实服装才是我的专业。所以,我在画画的时候,无论是画《长生殿》,还是画《再说红楼》系列,对于人物服装的线条、色彩与搭配,都有一种别样的体会。俗语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这七分的打扮,一半是妆容,一半就是穿着,也就是服装。我经常给学生讲,一定不要小看了服装在人物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雄伟 《收藏界》2014,(7):91-93
去年过年前的某一天,我接到大理州美术馆筹建人高为华的电话。说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有个公益项目,准备邀请一批美术家画文化名人。其中梁启超和宋美龄肖像画让我两个选一个。思考了两天我答应画梁启超。  相似文献   

18.
张孚 《中国钓鱼》2012,(9):94-94
朋友老杜,退休后整天在家闲着,寂寞难耐,就买了一副渔具让我教他垂钓。 我俩首次出征是去永定河边的一个野塘。拴好钩线,我手把手地教他怎样挂蚯蚓,怎样抛钩,反复叮嘱无论漂起、漂沉,都得提竿。做完示范,我说:“照葫芦画瓢没问题吧?”他回了一句:“你就放心吧,小时候我还照着蝎虎子画过鳄鱼呢。”  相似文献   

19.
鱼与熊掌     
小包姐:你好! 27号那天中午收到你的贺卡,兴奋的我一整个午觉都没有睡着,(小包向你道歉,那你下回还要惊喜不?)我以为我被遗忘了,没想到在2007年快要结束的时候得到这份意外,好爽!于是呢我一口气画了三张,自以为还不错(大家都这么以为!),哈哈,希望小包姐也这么认为吧。  相似文献   

20.
天地一钓竿     
张立辰先生是我国著名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因幼年生活在微山湖畔,好摸鱼捞虾,故笔名“渔人”。他师承艺术大师潘天寿,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其画风恣肆雄浑,气度轩昂。值此新春,我把他赠给我的题为《天地一钓竿》的画奉献给读者和钓友们,以表祝贺。 画中虽未画鱼,但仅以一支挺拔的风竹,题以清代大诗人、大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