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邦坤 《新闻知识》2015,(2):75-76,108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变革时期,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多元需求的社会背景、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实际,都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适应这种转型和变革,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通过创新和实践,努力培养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表层和深层原因,提出了地方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重心是与地方的市场需求结合,提高对地方新闻事业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3.
韩永青  李天福 《传媒》2016,(1):86-88
目前,校媒合作模式已成为高校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有效路径,为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效率奠定了基础.分析校媒合作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案例,从组织领导、实践教学、内容生产、质量评价、学术研究方面着手,构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削.与此同时,校媒双方应该在学生媒体实践时间、指导老师薪酬激励、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方面加大条件保障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4.
新闻传播类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跃华 《新闻传播》2010,(7):121-121,124
本文讨论了新闻传播类学科实验室开放的意义,并根据现代社会对新型传媒人才培养的要求.阐述了新闻传播学科类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思路.最后介绍了开放实验室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高校新闻院系是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培养单位,同时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其选人用人标准如何,不仅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水平有直接影响,而且对于其他新闻传播类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具有示范意义.然而,目前新闻院系的招聘选人标准却存在诸多怪象.怪象之一是崇洋媚外.很多高校不顾自身需求和人才培养特点,对于新闻传播人才一律将“有海外留学经历”奉为圭臬.这等于直接将众多土生土长的“国产人才”拒之门外.怪象之二是盲目攀高.一些新闻院系在招人用人上如果崇洋媚外心理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在国内人才使用上则盲目攀高,非“985”、“ 211”不要.一些自身并非“211”、“985”的院校,选人标准也是非“211”、“985”不“娶”.  相似文献   

6.
2019年第1期起,本刊改为月刊出版。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实践研究、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学术交流”,偏向于刊发问题意识主导、理论层面探讨、规范化的研究成果,不再刊发单纯的描述性报告或对策类研究等类型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分析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将对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人才培养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法,对2006-2010年评选的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现状和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如何应对媒介融合的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闻传播教育作为新闻传播业和教育业的交汇点,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层面来看,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都成为理解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点,并对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学习理念和学习评价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新闻传播教育需要增强对学习者系统思维、协作思维、创造思维和情感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对于传媒的促进作用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新闻教育偏重新闻采编人才的培养,为传媒培养既懂采编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传媒院系人才培养的新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台湾地区高校传媒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希望为国内传媒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程金福 《青年记者》2017,(24):109-110
20世纪80年代,传播学研究兴起,而传播学本科教育于2002年由复旦大学等高校提出设立经教育部批准始兴.在此期间,有关传播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以及传播学是否应取代新闻学的问题争论不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发展.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新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推进了媒体融合,传播类人才培养又当如何顺应此种快速变革的时代潮流重新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以及发展路径?本文比较分析香港和上海两地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类人才培养,为传播学本科类人才培养提供借鉴.本文所研究的传播类人才培养区别于新闻类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上以传播学为主的则属于本文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1.
徐子乔 《东南传播》2015,(12):14-15
中国的新闻类媒体面临的新媒体转型困难,分别来自新媒体技术的局限,新媒体的巨额成本投入,新媒体的内容产出困境,新媒体的人才培养等。本文在传媒大变革的背景下,从以上四方面分析中国的新闻类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田卫东 《今传媒》2013,(4):140-141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主媒介已不再将新闻类专科毕业生纳入其视野,对本科毕业生的需求也已趋于饱和.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应如何设置以突破当前发展困境?从当前教育市场的需求看,高职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应超越新闻主媒介,贴近企业、社区等,走向社会大媒介,坚持大传播导向.大传播导向型人才培养理念有助于高职学生求职和服务社会.高职院校应以“大传播”为新闻传播类专业设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高校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在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闻教育如何满足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无疑是普通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合视野"下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9年第1期起,本刊改为月刊出版。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实践研究、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学术交流",偏向于刊发问题意识主导、理论层面探讨、规范化的研究成果,不再刊发单纯的描述性报告或对策类研究等类型的论文。本刊将继续坚持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敬请来稿时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5.
彭兰 《新闻前哨》2022,(8):66-67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改进新闻传播专业建设,落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这样的时代背景对专业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思政方面.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新闻传播类课程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回应这一需要.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新...  相似文献   

16.
2019年第1期起,本刊改为月刊出版。本刊办刊宗旨为“新闻理论探讨、新闻实践研究、新闻人才培养、新闻学术交流”,偏向于刊发问题意识主导、理论层面探讨、规范化的研究成果,不再刊发单纯的描述性报告或对策类研究等类型的论文。本刊将继续坚持实行专家匿名评审制度。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敬请来稿时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探索民办高校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发现,只有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合乎当今时代新闻传播类人才需要的创新措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民办高校才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并提出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范型.其基本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要素,并提出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制度安排,是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范型,其基本要素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赵红香 《传媒》2019,(10):83-85
当前,与日益增长的数据新闻报道需求产生矛盾的是,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工作却仍有待提升。本文立足我国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现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从丰富人才培养主体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加强融合、完善数据新闻教育内容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探讨数据新闻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