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学生对数学题的心理知觉,很大程度决定了他的解题能力。数学心理知觉有别于感觉,是指人脑对于数学对象的结构及相互间关系的整体反映,简单地说是指数学的“悟性”和“洞察力”。数学心理知觉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迅速正确的思维趋势,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以下将通过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作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无论他是否意识到,由个体和社会经验积淀而成的心理定势,却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他创作的审美指向。这种心理定势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鲁枢元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艺术感觉”,很多情况下是指的一种“艺术知觉”。艺术知觉即指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心理活动所具有的综合的感受能力,它是介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认知中介环节,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情感性和独创性。知觉促使了艺术家心理定势的形成,心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遵照江主席的指示 ,我校在深入开展创新教育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作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优化学生心理 ,健全创新意识“创新”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理解。狭义的“创新”,是从全社会范围来考察的 ,指能导致诞生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突破性 ,具有社会意义作品的活动和思维。这种“创新”显然是指少数人的活动。广义的“创新”是从个人的活动来考察 ,指个人从事的活动和思维 ,相对于全社会来说并…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质与量将成为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志。其中,知识的“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更重要的是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的知识更新的“流量”。同样,知识的“质”,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再生能力的隐性知识或经验知识的丰富程度。具备这种质与量的知识构成了知识经济所需的人力资本和再生资源。一个人的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的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三种基本能力。1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知识与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产生的前…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而言是指能突破常规的思维、具有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或能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目标。“教书”一般指传授知识;“育人”一般指对学生进行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其实,还应该包括心理品质的教育。心理品质一般指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想象、思维等)、情感(情绪、情操等)、注意、意志(决心、信心、恒心等)、个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的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对于学生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因此,哲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教学的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的自我发展和开拓能力,即创新能力,因此如何把职业技能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就成为现代职教的首要任务。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实际运用能力则是将思维结果变为现实的关键,职业技能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紧抓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习惯。一个人有积极思维的习惯、有科学思维的方法,才可能有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简单地把前人总结出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8.
一、创新思维 “创新”是指能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前所未有的全新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创新人材”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材,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材.  相似文献   

9.
思维,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思考”、“想”、“动脑筋”,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数学教学中良好的思维习惯包括两大方面:爱思维和会思维。所谓“爱思维”是指学生能主动、积极、独立地思维;“会思维”是指学生能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以及掌握的思维方法,正确、灵活运用到现实问题中来。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低年级数学教师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通过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新加工组合,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和教材特点寻找切入点,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1.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具有探索和研究的特点,是与思维紧密结合的,因之又称为“思维的知觉”。知觉的最高形式就是观察。观察力是指观察的效能。人们的观察力有强有弱,效果有好有差,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少教师说“恍的学生学不好”。所谓恍,是指学生学习、工作粗枝大叶,对事物经常看错、看漏或视而不见。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柯夫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了观察力差的学生是学不好的,而且这是差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我国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工  相似文献   

12.
人们而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经常需要作出选择和判断,进而进行推理,作出决策,于是在教学中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在思维能力训练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独特价值。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一个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分析,仅依据经验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判断,或在对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有了“灵感”和“顿悟”等。直觉思维是一种感性思维,会突然闪现于学生的头脑中,是学生创新的源泉。在数学学科中,直觉思维是指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直接作出判断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是靠直接的判断解决问题,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让直觉思维更加灵敏。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呢?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人类心理活动非常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充实学生的文化科学及专业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一、语文学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独特性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想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它既具有一般的思维基本性质,又具有自身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 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体目标。可见,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摆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对视知觉的研究发现,视知觉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即具备了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所谓认识无非是指积极地探索、选择,对本质的把握。同样,视知觉在这里也涉及对外物形态的简化和组织(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等)。形的生成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和从外界获取信息活动有关,视知觉对形的把握也是选择性的,有一个探索、分析、综合的过  相似文献   

18.
生物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观察能力的培养及评价华东师大教学法研究所胡继飞观察是一种有意的知觉,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观察能力是指全面、深入、正确地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表现在生物学科上就是要善于观察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和本质特征。一、对观察察重要性的认识──培养...  相似文献   

19.
正关于心灵成长还没有明确定义,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心灵成长,是指一个人心理和精神的共同成长。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它们是人完成各项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二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不断成熟完善,即引领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又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造能力,是指进行创造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所产生的思维结果在本质上是新颖独特、前所未有的,并有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够促进社会向前发展。创造能力较强的人,一般主要特征是:首先要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一个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的科学成就发展的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探索未知的能力。这是一个创造能力较强的人取得创造事业成功的基础。第二,具有创造思维。一个创造能力较强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