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离不开人们的一言一行、喜怒哀乐、柴米油盐,伴随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人的情感成为语文最妙不可言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最吸引人、打动人的来源地。而作为情感动物的人类,心理变化又将成为影响人情感,亦是激发人学习语文兴趣的最有力工具。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学,将是学好语文的最有利方式。一、激发动机心理,让语文学习更积极主动语文学科边缘化,在许多一味以升学为指导思想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语文贯穿生命。没有哪个学科像语文那样强烈地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人生命的质量和品位,影响着人的终身幸福。生命语文,超越认知的语文、程序的语文、规律的语文、理智的语文、模式的语文、符号的语文。站在生命的高度.将幸福作为至高的教育价值.不仅指向语文知识的增长.更指向儿童生命的生长和发展.指向儿童灵魂的生长和精神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一个人的语文素质又是多种素质(包括语文知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的综合反映,所以语文素质是构成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改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素质,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界或是教育界之外,"语文"都愈发成为值得专注的字眼。孔庆东老师说过"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不置可否的是,语文有其独特的魅力,左右一个人的潜在实质、左右一批人的感物伤怀、左右升学考试的形势大局,而探究语文学习与语文教学的过程更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所谓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就是说它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吸收文化营养、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因为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通过互动实现着双向建构。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在于实现人的发展,因此,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互动的最终指向也是人的发展生成。  相似文献   

6.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只要你用心留意,每时每刻都能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可厚非是增长人的知识,提升人的素养,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其目标的永恒"主体"是人,脱离了人的存在,将毫无价值与意义。从人性本身视角来分析语文教育的本质,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传承手段即是知识的传授,而知识的本身的"工具性"正是语文教育属性之所在;语文教育的另一属性即"基础性",也正是符合人性发展规律之反映;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正是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统一,将最终回归至人性本身;本文试图从人性之角度分析语文教育的本质,本研究认为:语文教育是生活世界的回归;语文教育是美的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存方式的表现;语文教育的本质是主体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8.
当今学生普遍厌学语文,是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探讨了当今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提出了导致学生厌学语文的根源在于语文教育中忽视了“人”的问题,忽视了人的精神、人的心灵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3月29日,新粤派语文特级教师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铁一中学隆重召开,研讨会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月刊杂志社主办,广州铁一中学、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来自广东各地知名语文特级教师30多人、港澳语文专家逾10人及广州市骨干教师200多人欢聚一堂,探讨新粤派语文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现状 1.访谈、调查。通过对本校336名学生的调查,对语文作业积极主动完成的有83人,语文作业在家长提醒之后能独立完成的有128人,语文作业需要家长看在一旁才能完成的有112人,没有家长陪伴经常不做作业的有13人。  相似文献   

11.
李富 《考试周刊》2014,(32):45-45
正在农村初中,一些学生害怕学习语文。我曾在任教的两个班上进行过调查,发现112人中,有30人说害怕语文,有22人说对语文没感觉,有27人说不怕语文但也说不上喜欢,只有33人说喜欢语文。不少学生认为上语文课听与不听差不多,甚至有些老师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何改变现状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我认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  相似文献   

12.
彭银兰 《成才之路》2011,(36):34-34
在语文考试中,曾经有这样的一道题:“语文是一。”回答对语文的品味题的答案是: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这些美的体验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师说语录     
<正>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就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国家级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浙江省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主要靠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在所有的基础学科中,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足讲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下语文最本质的目的也是为了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不同的人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诚然,在语文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  相似文献   

16.
学习语文的脚印 一个正常的人来到世上,每天都在学语文,用语文。只不过,一般人(不是学中文的)高中毕业以后,学语文不如用语文那样明显。一个语文教师,好像是教别人学语文,其实他也是在学语文、用语文。一个语文教研员,好像是在研究别人教语文,其实他也还是在学语文、用语文。我读过中文系,做过语文教师,现在正忝列语文教研员的行列,所以,在我的身后,留下的都是学习语文的脚印。  相似文献   

17.
师说语录     
<正>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就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国家级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浙江省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主要靠语文教师自己的努力和语文教学科研的导向。  相似文献   

18.
<正>萌心: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语文之博大,令所有的语文人战战兢兢;语文之深沉,让所有的语文人如履薄冰。语文是什么,使所有语文人迷惑困厄……因此,还语文以本来面目,不仅是一代语文人的心灵呼喊,也是语文成为语文之必需。语文的博大深沉与正名的艰难恰恰造就了语文的美丽,朦胧中的多维解读,迷惘中的本质追问,不但没有伤害语文本身,反而带来更多的探索与追求,不断丰富着语文的内涵。萌心语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在我的观念里,语文应该志趣高远,定位在素养提升的高度上,追求一种融合的境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心灵的皈依与精神的养料。回望自己的语文路,真正对语文感兴趣,肇始于小学高年级,不过那时候还不知道叫兴趣,只是喜欢读书罢了。后来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个性、完善的人格,发现、开发、提升、实现、创造人的价值:语文教育的功能在于对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奠基功能,对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引导功能。对人的精神塑造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都体现出语文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语文教育是主体间的对话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内容是学生赖以生存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同时,获得生命的精神支柱,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为宗旨,造就一批基础扎实,有富于创造精神,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语文素质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的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的文化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先形成素质核心的部分,也往往是一个人成才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谈谈开放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应用和环境语文。一、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