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下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现实倒逼改革催生学校体育教育界将体育纳入高考设想的生成.针对将体育纳入高考的逻辑起点,以及现行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体育纳入高考的现实困境等进行详细评析,研究得出,以学生体质健康的增长不应成为体育纳入高考的逻辑倒推基点,以体育一己之力难以扛起增长学生体质健康增长之重任,现若将体育纳入高考将存在着难以使高考制度改革深入,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致使高考运行成本的增加及其操作执行难以实施等问题.作为衡量学生身体素质中耐力素质的长跑项目不适宜也不应当成为体育纳入高考的选考科目,体育纳入高考之愿景虽美好,但付诸于实践之路依然漫长.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政策法规解析及当代社会背景梳理得出:面对无法有效解决"90后"身体机能和素质全面下降的严酷现实,只有将体育纳入高考,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而依据中考体育成功的经验,结合体育学科自身特点,提出渐进式考评模式的设计,应是其推进方式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考体育测试中考生的焦虑问题的初步研究,分析了有无运动经验之间、男女之间、成绩优差之间的焦虑程度,以及对成绩的影响,为教练员及考生的训练测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将民间体育游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3~6岁幼儿的体质测试数据按照国家标准评级,对各项指标的优秀率和均值进行检验,得出两组的综合评分差异是显著的,民间体育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体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知识和技术会被时间淘汰,而能力是人终身不断学习提高的必备条件。高校体育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目标,拥有体育能力,才可能实现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厘清体育进高考的时代诉求,并借助利益相关者理论辨识体育进高考的利益主体,明晰各方主体的利益诉求,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探索体育进高考的可行性路径。研究认为:教育公平困境和操作成本增加的双重考量、服务成本激增和激励效应缺失的现实羁绊、 学业压力加剧和学科应试惯性的双重掣肘成为体育进高考的现实阻碍,并提出了助力政策制定主体的科学决策、转嫁政策执行主体的经济压力、缓解目标利益主体的应试焦虑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首先考察了文化测试的内容和具体方式,接着对近年来高考英语中文化测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在高考英语中增加文化测试内容的种种设想,指出了在英语高考中增加一项专门文化测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珠海、汕头、湛江四市体育绘图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广东省群众对体育绘图知识比较感兴趣,女性识图能力强于男性,但健身运动场所关于体育绘图方面的设置不均衡.建议在体育专业和大学普通体育课中开设体育绘图的课程、健身运动场地中增加有关体育绘图的图案,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体育硬件和软件投入,并将体育绘图作为社区指导员上岗的培训项目.以期为从心智拓展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拓宽全民健身途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考体育测试项目100米、800米、立定跳远、举杠铃等身体素质测试项目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指出高中生的高考训练时间较短,考生的力量普遍不足,协调性较差。据此提出体育考生短期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育高考体操专项加试动作的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操是报考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的专项加试内容 ,为使在训练中进一步发挥考生的潜力 ,获得理想的专项成绩 ,要有计划地抓好姿态、技术和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政策态度及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对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政策态度对体质测试数据有显著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日常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水平,而且影响体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2)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态度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内容、执行和效果不认同,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满意度不高,并存在不严格遵守的情况。(3)高校需要加强学校体育政策宣传,针对学生的政策态度展开政策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锻炼和认真测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学校体育关系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体质下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要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开展专项督导,形成学校体育长效机制,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了解初中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基本情况,对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游戏进入体育课堂可以加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组织性、纪律性,增加初中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体育生活化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生活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潮流.解析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内涵,从青少年体质现状、营养、心理诸多方面分析青少年体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青少年的体育需求,以及实现体育生活化的途径,期望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体育教学思想讨论和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时期,“体育学科能力”讨论势在必行,但是有关“体育学科能力”的先行研究,为我们留下了尚未解决的二个遗留课题:1)体育学科能力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问题;2)如何把握体育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问题.如果这二个课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有关“体育学科能力”讨论的实际意义就不能明确,这一讨论也就无法深入下去。为此本文从整理这一讨论和探索深入讨论的新视角的目的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通过学科能力的词义和含义的讨论,探索认识学科能力的视点;2)就体育学科能力与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的关系进行讨论;3)讨论体育学科能力在体育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和内容,探讨当前研究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方略.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目的是了解影响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的因素,为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体育教师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体育教学、器材设施、体育制度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运动场所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的影响也具有差异(P<0.05),课外体育和体育信息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器材设施、课外体育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体育教学、运动场所、体育制度和体育信息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性别对认知体质和健康的程度对其健康体育行为不产生影响.研究结论:学校的体育环境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健康体育行为影响程度不同,器材设施是构成学校体育环境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体质和健康概念的理解、认知的程度影响其健康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我国近10年来竞技体育的发展和大众体育及国民体质的发展情况,对比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极度不平衡,找出国家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场馆建设、媒体宣传等众多方面都极度偏向竞技体育的发展。带着政治色彩的举国体制让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而在国民体质下降的背景下,大众体育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导致国民体质进一步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评定复杂协调性项目运动员能力的理论依据和测试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项运动员协调能力始终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焦点。为了确定协调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调整能力发展水平、青少年运动员和成年运动员心理/生理功能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评定复杂协调性项目运动员能力,利用测试作业对训练过程各个阶段中协调能力的发展动态进行跟踪,比较这些结果,同时对各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协调训练程度进行比较分析。测试结果有助于了解青少年运动员协调训练程度的基本概貌,编制针对具体基础性协调能力发展水平的分辨性评定的标尺,同时确定协调训练程度总的水平。结果显示:协调能力作为制约比赛活动效果的因素之一,其意义越来越重要,从而决定了开展针对研制诊断协调训练程度计划的研究的必要性。作为测试作业的基础应当是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它不仅使监督性测试具有心理/生理学含义,而且能揭示某一种协调能力发展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苏省农村初中学校的师生条件、场地设施、民俗体育项目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引进民俗体育是可行的,为江苏省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学校教育视角对影响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全面素质教育方针与应试教育体制矛盾仍在;体育课程改革观念与实施路径存在模糊性;学校体育教育内在文化驱动力的不足;体育教学理念过于偏重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设置不合理;分层次教学方法实施不力;体育课程课内、外的衔接的不足等是学校体育未能改善青少年体育健康状况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改善我国体育教学,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