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赵艳梅 《吉林教育》2005,(11):39-39
在小学开设历史课,可以使学生粗浅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世界的历史,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小学历史课本缺乏事件之间的时空联系和因果联系。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4.
质疑教学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质疑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培养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当前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喜忧参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培养:营造宽松的语文教学氛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新课标的实施,在历史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质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本文就“质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和“质疑”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9.
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材与旧教材最大的区别。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思考练习,新教材都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问质疑,独立思考,培养思考习惯。质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和智力操作技能,在导读和练习中占有一定的训练比例。那么,如何凭借教材提供的条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本文谈谈笔者的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故日“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只有会“疑”才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去“质疑”、“释疑”,在不断的“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学得知识。其实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矛盾体。欲授质量较高的、形式完美的课,除了教师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和广博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质疑”便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质疑”能力需要培养,这已成共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但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仍极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原因是很不好驾驭,弄不好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失去了目标,打乱了教学节奏。有些老师虽比较胆大,但面对学生的质疑不敢深入,甚至不置可否,终了只做了课堂的点缀。将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后,如何进行引领,使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如何点拨学生学会以疑促思?这应是我们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引发学生产生质疑并使其学会思考,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透彻和深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老师更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不断让学生养成质疑、思考的学习习惯。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表现,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品质.  相似文献   

15.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古今中外的教育无不重视这一“疑”字。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英国、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末研究的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科学教育中也指出“科学即为质疑、解释与证明。”而且把提出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判断一个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6.
17.
古人云 :“授之以鱼 ,仅供一餐 ;授人以渔 ,可享一生。”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 ,叶老曾说过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果说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习作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崇高境界的话 ,那么学生的质疑问难不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吗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 ,才能冲破头脑中的平静 ,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也是从疑问开始。有疑问…  相似文献   

18.
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方是长进。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而告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也就是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质疑品质。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反思总结了对小学语文低效率,低质量"质疑"的几点现象,探讨其现象形成原因,并提出该怎样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