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调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早期阅读,但家长在为孩子创设阅读环境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所谓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心理和物质环境的创设.绝大多数家长在为孩子创设家庭阅读环境时存在"重物质轻心理"的现象.部分家长过于强调阅读成效,过多地强调读本数量和硬件投入,而忽略了对孩子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中考临近时,家长无不对自己的孩子怀着成功的期盼.有些家长考试期间会刻意制造出"一级战备"的状态,这样给孩子带来不少的压抑、烦闷.那如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氛围中发挥出最佳水平.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园在家长中进行了调查问卷,围绕"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应该是怎样的"展开了讨论,从回收的问卷看,有6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应是温馨和谐的,如"家庭成员要团结,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有1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应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如"父母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孩子爱看书、学习。""多购买书籍,让孩子获取知识,为入小学打基础。"有10%的家长认为良好的家教环境是家长应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家长要为人正直,关心他人,注意言传身教"。但仍有一部分家长认识很片面,突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偏颇比比皆是,过分强调孩子的名次、阻止孩子玩耍、指责孩子的失败等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和思想健康.因此,疏导交流通道,搭建沟通平台,保障家庭、学校的信息沟通和行为互助,对于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至关重要.做好家庭、学校联动互助,能够营造出更为健康和谐的教育成长环境. 为了畅通家校沟通互助渠道,我校建立了"家校恳谈会"制度,"家校恳谈会"不同于家长会,其核心是沟通,最终目的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与家长们协力对学生实施科学合理的人性化教育."家校恳谈会"一般来说都选择素质高的家长参加,但也有必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学历高、素质高的家长,反而容易导致信息的片面化,缺乏整体的关照.只要是关心教育、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都可以作为代表出席恳谈会."家校恳谈会"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互助沟通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家庭与家教》2008,(1):4-7
在今天,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确是个难题,在现在的环境中我们发现,"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孩子为什么难教育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前些年,我们偏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社会教育,结果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尴尬现象。家长应该配合学校,施以有效策略,发挥家教优势,演好孩子学习管理上"最佳配角"的角色。那么,家长该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呢?一、营造氛围,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1.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静心的学习环境。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孩子学习时应放弃自己的一些娱乐活动。因为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发展期,注意力容易分散,抗干扰能力较弱,喧闹的环境下他怎么可能静心学习,全神贯注思考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亲子游戏是通过孩子和父母在一起做游戏,让孩子在关爱和愉快当中体验天伦之乐,使得孩子在体能、智能、情感等方面的得到良好发展,并且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那么,在我从事的聋儿康复教育工作当中发现,由于孩子的失聪,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溺爱自己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因为对孩子过渡放纵,孩子变得"不听话"、韧性、娇纵.孩子很难配合家长完成每天的训练,让家长非常焦急,孩子不配合训练,训练效果肯定不理想,那怎么办呢?为了解决家长的燃眉之急,我想方设法通过游戏去改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在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当中,我尝试着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训练中来.并让家长充分发挥她的热情和智慧,让家长和孩子之间逐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可以在父母那儿也能感受游戏之乐,激发学习和游戏的兴趣,习惯成自然.象这样父母参与训练的方式也被称为亲子同训.  相似文献   

8.
李裕芳 《考试周刊》2014,(3):184-184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我们应结合环境资源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活动。一、重视家长主动参与家庭环境建设1.认识家庭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自然环境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课堂,也是我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9.
亲子心理课堂,就是把家长请入学生的心理课堂,或把学生请入家长的心理课堂,通过辩论、小品表演、游戏等多种亲子互动形式把家庭教育指导、家庭心理辅导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为一体.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长了解孩子,掌握孩子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引导家长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完善家庭教育的指导体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给孩子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许多家长因而"谈网色变",坚决反对孩子上网。但网络并没有错,错在不当使用。在网络环境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克服网络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接触和使用网络。那么家长应怎样做才能保证孩子在网络环境下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11.
当很多家长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蛊惑时",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开始在社会上盛行,我们以权威形象自居,无视孩子的心灵需求……家长、老师是身不由己地被某种不良文化裹挟着、朝着错误方向前行,还是擦亮眼睛、深思后再行动?请看教师和家长的体会。方幼红老师1.尊重孩子,就要了解孩子的发展,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那种漠视孩子现有发展水平的超前教育,其实牺牲的是孩子童年的快乐,牺牲的是孩子的自尊自信。如过早要求孩  相似文献   

12.
母慈父严、孩子听话孝顺是中国传统亲子关系的概念和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多姿多彩,他们不再满足于"听话",而是向着追求真理、平等及发展的方向迈进.现代的亲子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的爱及心灵沟通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善于理解孩子,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善于与孩子沟通.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尤为重要.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育人,要学会做孩子们的"家长",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并正确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家长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发挥家长作为"示范者、引领者、教育者、管理者"的作用,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为了学生受到更全面的教育,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的转变,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们注意到,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智力低于正常儿童时,常常有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溺爱,认为孩子已经是弱智了,心里觉得有愧于孩子,便千方百计"补偿"孩子,对孩子生活上的需求百依百顺,却很少花时间、花精力去教育培养孩子;另一种是厌烦,弱智儿童较正常儿童行为怪异,常有"胡作非为"之举,有些孩子还时常将大小便弄在身上,给家长带来了许多麻烦,对此家长往往缺乏耐心,有的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显而易见,家长的这两种态度和手段,对弱智儿童的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城中村"的孩子成长环境比较复杂,家长的文化层次、思想观念也千差万别。学校在指导和协调"城中村"家庭教育方面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任务。近年来,我校在家校结合工作中进行了积极探索。1.让互访成为沟通了解的重要渠道。互访包括教师访问家长和家长访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看一个令人沉痛的事件.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5名男童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全部死亡.他们的父母都在外打工.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者工作繁忙等原因,不方便将孩子留在身边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日常看护主要另由他人来取代,在这种转移性的代管环境下,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成长就凸显出了"后亲情时代"的元素.本文孩子的"后亲情时代"(或者称之为"第二亲情时代")界定为:在较大程度上,孩子的日常生活与教育问题要由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代家长"来负责管理和担当,"代家长"要履行监护人的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与孩子建立起一段稳定、持久、实效性较强的亲情、信任或依存关系.我们称这样的"代家长"为后亲情者.  相似文献   

17.
1.孩子生活转入新开端时。新学年、新学期,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常有一种新感受、新心情,此时家长应因势利导。 2.孩子享受成功喜悦时。家长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应对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 3.孩子感到委屈时,家长应表现出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家长不仅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而且在培养孩子方面更是注重各项"技能"的培训,不惜倾财倾力,对学习环境也越来越重视.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心理有障碍、孤独的孩子越来越多;缺乏自信、怕困难的孩子也大有存在.如何帮助这些孩子走出心理障碍,是一个有责任的老师丛修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普遍愿望,给孩子买些营养食品,制作好吃的菜肴是大部分家长努力去做的.但是,给孩子吃好吃饱,却大有文章.对于这一点,做父母的必须懂得科学饮食知识,才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家长与孩子交流,或表扬,或批评,或指导,或期待,用语要亲切、清楚、干净利索,这样家长的话语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并接受.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语言不太"利索",往往在对话结束时带有一个伤害孩子的"话尾巴",这会让孩子难过、难堪.不信你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