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应用协同模式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癌因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膜炎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94例腹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经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排便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并发症4(8.5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出现14(29.7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炎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显著,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设计心理问题及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对照组实施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伴焦虑抑郁障碍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前后情况以及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01例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201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手术前1~2d和手术后7~10d静点肌胺肽苷注射液,同时于上述时段以及术后3月、6月、12月、24月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并于同样时间进行焦虑抑郁评定和心理干预.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 P<0.01),手术前后干预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术后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前(SDS评分分别为46.54±6.25和73.46±6.73, P<0.01),干预组出院后24个月内再住院、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水平低下、近期负性生活事件、社会经济地位、病程绵长、导管介入治疗后遗症与冠心病抑郁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且抑郁程度与患者出院后恢复、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P<0.01).结论:肌胺肽苷注射液联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抑郁焦虑障碍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改善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宜春市人民医院80例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1月,实验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治疗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鼻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得分情况。结果:随访期间实验组RQLQ平均得分及SAS、SD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6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除了SAS评分在治疗后1个月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翼管神经节后分支切断术能有效改善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徐岩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108-109
依照我科室60位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心理干预组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初发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和消除初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间进行诊治工作的284例妇产科患者,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到两组内,对照组所选的142例患者应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操作,观察组所选的142例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操作的基础上运用优质护理措施,运用SAS和SDS评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对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9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医疗纠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迪  高玲 《华章》2012,(14)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观察五行情志护理对护理本科生习初期焦虑的影响,从而改善或消除本科护生的心理焦虑问题,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质量.方法:对SAS焦虑自评量表总分大于50分的74名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7人)和对照组(37人),对实验组进行五行情志护理的干预.待干预完成后,对两组再次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研究.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干预后的SAS标准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心理焦虑情况得到了改善.结论:五行情志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实护理本科实习生实习初期心理焦虑的状况,可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疗效.方法:将5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个月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ating scale,GSRS)评分及内脏痛阈值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降低(P<0.05),内脏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IB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治疗的特殊性,为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现探讨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医院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58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有患者29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于两组患者都用SAS和SDS对患者在放化疗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测以及抑郁自测,并对两组患者放化疗治疗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得分以及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用模式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患者为80%,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增加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自信心,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5例膀胱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心理干预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但两组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仍显著增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Dr.Gruntzig et al.(1979)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world's firs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a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 0 0 1.6~ 2 0 0 2 .5月 ,我院共对112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了经皮冠脉成形术 (PTCA)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CASI) ,其中 ,包括 4 3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本组行PTCA成功 15 0处 ,失败 4处 ,成功率 97.0 %。其中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 10 0 % ,C型病变成功率为 87.5 %。失败者为 4例冠脉完全闭塞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1例急性心肌梗塞 ,2例陈旧心梗。其中 2处病变导丝不能通过 ,1处病变导丝通过后球囊不能通过 ,病变扩张前目测平均狭窄是 87.9%。PTCA后置入支架及直接支架置入共 112例 (15 4处病变 ) ,其中病变A型 6 8处 ,B型 6 0处 ,C型 2 8处 ,置入支架 15 4支 ,平均 1.1支 /处 ,即刻成功率 10 0 %。因病变较长或两支以上病变 ,有 2 4例患者置入 2只支架 ,7例置入 3只支架。急诊PTCA4 3例 ,直接PTCA4 2例 ,挽救PTCA1例 ,成功率 97.6 %。结论 :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妇产科开展心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100例住院待产孕妇(胎位异常除外)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100例住院待产孕妇不进行心理干预,只按照常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比较两组待产孕妇的情况,记录产程时间及产时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中总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三产程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产时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科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医患关系,为待产孕妇造成一个易于接受治疗、保持合作的最佳心理状态,并且孕妇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产时出血量也显著减少,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方法将352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心理干预30 d后进行疗效评测,包括神经功能、运动功能、ADL及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评定。结果经极积的干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至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应用健康自评量表(SCL-90)、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给予综合心理行为干预,比较试验组干预前后及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评分值。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CL-90评分的总分及除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外的其他6六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生活质量八个维度中,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及精神健康均显著干预前(P〈0.01);心理行为干预后,试验组SCL-90评分的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或O.01);生活质量八个维度中,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及精神健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被随机分为单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级(44例)和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性心理护理的护理组(44例),分别从入院时和第八周末,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第八周末,护理组的ITAQ、NOSI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A)对76例育龄妇女HBV携带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问卷调查,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有93%的育龄妇女HBV有焦虑情绪,有72%的有抑郁情绪。结论:对育龄妇女HBV携带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