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年前的春天,奥运工程建设百端待举之时,我有幸被北京市档案局选派到奥运工程建设一线组织协调与监督管理奥运档案工作.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四年的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我在参与、奉献、快乐中飞快度过.  相似文献   

2.
曹春慧 《大观周刊》2012,(19):183-183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从教十八年来我辛勤的耕耘在三尺讲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深知为了我喜爱的教育事业,面对像花儿一样的孩子,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做一片能把这些花儿衬托的更加美丽的叶子!”  相似文献   

3.
档案你我他我曾祖父,也就是我的太爷爷,名叫黄天香。清政府时期,我太爷爷在绍兴一带行医,红极一时,为杭嘉湖地区的民众看病。清代行医是好行当,家里都是几进几进的门,买地几百上千顷,嘉兴东门现在几大队几小队那些土地,当时都是我太爷爷的。我太爷爷人称九斤公,当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爷爷自然继承了我太爷爷的事业,也做了中医。我爷爷名叫黄锦林,民国时期也做得极好,嘉兴、嘉善、绍兴,都有我爷爷的诊所。爷爷还与蒋介石的表兄在浙江开办两省陆军医院,我爷爷任院长。我爷爷的照片当年挂在我家客堂间里,日本人到我家,看到那…  相似文献   

4.
我忧我思     
我将一缕情思寄与陶潜,那是一叶扁舟,渡我入桃源。撷一片落英,纵它随水漂去。那里有心灵的净土,无世俗之烦忧,如“花落家童未扫”般静谧。我将一缕忧愁寄与明佛,那是一树菩提,明镜照彼心,本来无一物,  相似文献   

5.
我爱我车     
你自己开车走吧.我还是遇哒着上班了。两车相撞,人家的车 ┌───┐┌───────────┤l轰稀 ││1~,‘二每之巴生崎基夕│ │└───────────┼───┤ │哪 │ └───┘┌─────────────┐│这件爸爸穿上一定精神,幽巍││豹 │└─────────────┘7273┌────┐│老公’兹│└────┘┌────┐│‘么“嵘│└────┘┌────────────┐│媲 │├────────────┤│砷酶粼赢扮嘱馨溯黝豁寥豁│└────────────┘4一老婆.下雪了.我们还是走着上班…  相似文献   

6.
张泉 《出版参考》2007,(5S):I0007-I0007
对时间的盘点总是惶恐不安:年轮里我们可有一些收获?也许只是多了岁月的蹉跎、阅历的沧桑。2006年的强力运行、快速发展,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各种困境纷纷破解,常常在成功里陶醉、在劳碌中憔悴、在网络游戏中迷失……  相似文献   

7.
我型我塑     
《大观周刊》2006,(33):26-27
美胸教室:汉方美胸 活色生香,美体装备:纤字号MM必备瘦身小物,美招推荐:完美妆容 打造立体身材,美姿厨房:一道补料 令胸部漂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我有我爱     
季屏 《出版经济》2004,(5):34-35
1.农民--中国最大的群体购书读书却是最少的人一种悲伤 中国农民是最讲究实际的人,除了孩子读书必备的教材教辅书之外,花钱买书全是些实用可以致富的书刊,养猪养鸭宰虫杀草等等.偶尔破费一下,多是买通俗书刊和武侠之类的大众化图书.识字的农民一般非常喜欢读书,只是囊中羞涩.我曾送给一位农民一本国内著名作家的随想录,两年之后再次路过他家时,惊奇发现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竟然反复读了几遍那本书,而且他家里五口人都读过这本书,让人吃惊不小.  相似文献   

9.
对时间的盘点总是惶恐不安:年轮里我们可有一些收获?也许只是多了岁月的蹉跎、阅历的沧桑.  相似文献   

10.
11.
我是不是我?     
这个顺着倒着念都一个意思的标题来自我女儿的创意.在她16岁那年该办身份证了,就在身份证还没有办下来的时候要坐飞机出行,适逢奥运期间安保升级,一路受机场安检拦阻,险些遭到扣留.回到家就写了一篇题为《我是不是我》的博客,大吐苦水.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堂涉世之初的身份教育课.在这方面当爹的遭遇其实比女儿好不到哪里去,周围的人比她爹也同样好不到哪里去.我们都需要有一张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公民身份,你可能还要有一张出入证来证明你在这座楼里上班,要有一张驾驶证向警察证明你会开汽车,外出时还要带上记者证,好向采访对象证明你不是前来敲诈的骗子.  相似文献   

12.
我眼中的我     
历史造就我今夭的性格历史呵护我今后的每一步——雪儿手记我和千万个女孩一样,一样的容颜,一样的打扮,一样有着美好浪漫的童年,一样追求胜利的果实(只是过程充满了颠簸,过后便觉得这是上苍对我的一种恩赐)。记不得谁说的一句话了:堕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堕落后的清醒;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见走向死亡的全部过程。有时怕见别人的忙碌,羞愧自己的无为,常常躲到粘满尘埃的镜后,怕看清自己,怕看清无力承受的心灵。我认为一个人的面部状态与他的心灵有关(不完全  相似文献   

13.
进入数码快印这个行业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03年,我哥在中建系统的一个子公司上班,当时单位同事总是抱着大捆小捆的图纸跑很远到一个很小的文印店去复印,还不管取送,当时就想要是有一个复印图纸的地方能管取送就好了。我哥感觉这是个挺不错的机会,我当时还在老家上班呢.听我哥召唤,立刻办了停薪留职,来到北京。我哥借钱买了台施乐的工程机,租了间平房。等我一到,汉博达的前身就算开张了。  相似文献   

14.
离家求学11年,一直存于心中的就是做个有用的人。小时候,我想做个警察,想当个作家或诗人。后来当兵入伍,迷上了新闻写作,大大小小的稿件发表·了360多篇,部队给记了个二等功,心想退伍后到县电台当个记者就行了。但事不如愿,政府给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在一个偏远的小镇安排了工作。那时,每天除了与群众打交道以外,大都是在夜晚看点书,写点领导讲话、经验材料之类,偶尔也写个小诗、短文之类的发表。虽小有收获,但却要蒙受讥笑之语。但我矢志不移,今生今世就记住自己说过的话,工作好好干,其余时间也不能白费。就我个人…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对很多次的选择,想起三年前的我还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对"出版"这个行业几乎一无所知,也并不清楚"编辑"究竟是个什么职业,所以,当年的我面对集团领导复试我们的考题《我选择我追求》的时候,答案是肤浅的,选择是盲目的,追求是不明确的。  相似文献   

16.
17.
(接上一期)大约在初中时,我受老师的影响喜欢上了古典文学,直到参加工作以后,床头的一本《唐诗三百首》已被我翻烂了,像背外文单词,我逐篇背诵,反复咀嚼,静心玩味。我喜欢南唐二主的词,尤其  相似文献   

18.
柯林 《新闻界》2003,(3):62
入伍的第一年,我便幸运地当上了中队文书。闲暇之时,总喜欢“舞文弄墨”地划拉几下。时间长了,我就想起了投稿。大报大刊一时不敢问津,于是就试探着敲当地报刊的门坎。我做梦都没想到,第一次投稿竟然见报了,虽说那篇短文刊载在当地报纸的第三版,而且只是巴掌大的一块,但仍然使我兴奋不已,激动不已。当第一次领到20元钱的稿费时,如何用这笔钱,着实让我费了半天脑子,中队指导员见我左思右想就建议买只钢笔剩下2元钱,我一直都舍不得用,现在还锁在办公室的抽屉里,成了永久的纪念。第一次投稿的成功,使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起来。单位领导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我们频道有出镜服,我觉得它就像战士的衣服,穿上它非常光荣。很荣幸我有,每次穿上它,我就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因为知道穿上它出门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带着频道的荣誉在做事。  相似文献   

20.
“工业社会”演进为“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羽化成“后信息社会”。现代人挂在嘴边的,已不再是“信息爆炸”一类的词语,而是“数字化生存”和“网络空间”。那种“驾车遇险,本能去找‘后退’键”的故事不再是一个冷笑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