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当代教师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及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改变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教师素质不高及由此导致的教师职业专业性不强的问题,我国教师教育的范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由职前教育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由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素质型人才转变;由强调共性化的教育向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转变。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师首先应当是人才。那么,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群体,应当怎样营建自身的素质结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不同的时期和条件,赋予教师职业素质以不同的内涵。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应涵盖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教育特质三大要素。一、教育思想——教师职业素质培养的主导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校面临十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我们民办高校沿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根据我国民办高校任务、地位、作用及目前的现状,指出了其面临的十大转变: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由培养一技之长向培养岗位职业群转变;人们对其认识由高等专科向高职转变;教师队伍由流动性向相对稳定性转变;教师素质由学科型向双师型转变;政府对其管理由粗放型向规范型转变;其内部管理由随意性向科学性转变;生源结构由学历生、自考生为主向统招生为主转变;经费来源由非政府渠道向银行贷款、政府拨款等综合筹资形式转变;学校经费投入由重视招生宣传向重视内涵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从教育职业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转变;培养专业型人才向培育复合型人才转变,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育学习型人才转变,培养身体健康型人才向培养良好身心健康型人才转变;培养业务型人才向培育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型人转变,以树立个体化教育的思想;高校的教学工作从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等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教育与职业》2005,(13):54-55
为保证教师整体素质,世界各国普遍推行教师职业资格制度,这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实行的职业准入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对教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为把住教师队伍入口关,保障行业质量,从2000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格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通过教师对工作及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以及学校对这种规划设计的管理,协调教师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的关系,使个人职业生涯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职业素质决定了高等院校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职业素质,是高等院校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教师职业素质,在教育教学质量中居于核心位置,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高等院校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要求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看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赢得专业地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成为我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考试制度与高校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进 《江苏高教》2002,(3):42-43
我国现有的考试制度存在许多弊端,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作用。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实现考试目的从保证知识掌握向促进创新素质形成的转变;实现考试内容从知识素质向考核创新素质的转变;实现考试内容从知识素质向考核创新素质的转变;实现考试方式从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实现考试结果评价从以百分制为主向以等级制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 教育改革就是要实现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实现传统的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向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而教育观念是人们关于教育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具有导向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挑战及目前高师培养目标存在的滞后性出发,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如下:培养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课改动态的高师人才;培养具备均衡、全面知识结构的高师人才;培养具有初步的教学实践经验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高师人才;培养拥有良好的观念、健康的心理和恰当的职业理想的高师人才。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要求把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看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赢得专业地位,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成为我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通过教师对工作及专业发展的规划设计以及学校对这种规划设计的管理,协调教师个人需求和学校需求的关系,使个人职业生涯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师首先应当是人才.那么,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才群体,应当怎样营建自身的素质结构,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以说,不同的时期和条件,赋予教师职业素质以不同的内涵。我们认为,新时期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主要应涵盖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和教育特质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已经深刻认识到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实现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素质教育中大力提倡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复合型人才创新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从目前武昌区乃至武汉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来看,许多教师对如何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赋予教师的责任,只有教师的角色由权威意识向平等意识转变,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由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转变,由重知识向重发展转变,由知识化向专业化转变,才能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必须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捷径;同时科研能力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础,通过对某市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调查分析和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揭示出中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现状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为了促进教师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协同发展,应从四个方面构建教师的职业素质基础:塑造职业品质;转变教育观念;完备知识结构;拓展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 ,因此 ,人才素质如何 ,关键在于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 ,作为教师不仅要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更重要的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是因为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成为学生的模仿依据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牢固的印记 ,尤其教师的心理健康更会对学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然而 ,由于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 ,社会节奏感的加快 ,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的教育现状 ,教师承受着前所…  相似文献   

20.
树立以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创新意识为重点的继续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当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要实现由传统的"标准件"型的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和教师说了算,向民主、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