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诗用典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肯定性典故和否定性典故、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事典和语典等。  相似文献   

2.
杜诗用典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肯定性典故和否定性典故、整体性典故和局部性典故、事典和语典等.  相似文献   

3.
浅谈成语典故辞书比较选择的标准何华连(浙江师范大学)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版了100多部汉语成语典故词典,还不包括非正式出版物。而对如此众多的辞书,不论是在文献采集,还是向读者推荐介绍,参考咨询使用,以及文献检索课教学中都存在按什么标准进行比较选择,从...  相似文献   

4.
张岱年(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有几千年文化历史、几千年的学求史,自古以来典故很多。过去我们查典故,有本书叫《辞源》,主要是讲典故的起源。《辞源》这本书虽然很好,但是内容比较少,有许多典故它没有。比《辞源》更详细的叫《佩文韵府》,《佩文韵府》里的典故就很多了。可是《佩文韵府》很难查,查起来很费事,所以现在确实需要一个典故、名句大成,把古代的典故、名句  相似文献   

5.
上次,我们谈了诗词典故中“同名异事”的现象,即词语相同,而典故迥异。与此相反,同一典故,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述,姑且称它为“同事异名”吧!表述同一典故的不同词语,少则三两个,多则可达二十余  相似文献   

6.
典故是人类历史的沉淀,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它简洁生动,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新闻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为了吸引受众,它需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段使报道和评论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典故便是英美报刊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方式之一。这些典故繁杂多样,了解这些典故的来源有助于读者理解典故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以便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相似文献   

7.
典故一般来说可以包括历史故事、寓言童话等。用典故入标题,可以使人由典故而联想新闻事实,使标题寓庄于谐,言简意丰。 新闻标题的用典通常有直引入题、衍化出新、故反其意三种,这三种方式有时还可以综合运用。 (一)直引入题。即将典故不加任何修饰,直接引入标题。直引入题在新闻标题的用典中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叶同春 《新闻前哨》2007,(11):52-53
新闻评论写作成功的关键是立意新颖,即在文章中提出独到的看法和主张。新闻评论写作立意要想出新出彩,有多种思维方法。本文从典故和成语的多角性入手,谈谈这两种语言形式在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妙用。巧妙用典:文章显得充满智趣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词句。在诗文中引用典故,古人称为用事,今天通称为用典。由于典故  相似文献   

9.
围绕康有为1923年来陕时,为陕西省图书馆题写的“兰台石渠”匾,记述了有关兰台、石渠的典故雅传。  相似文献   

10.
引用典故是写评论的常用手法,旨在更形象地阐明道理。但引用的色彩却有所不同,有严肃和幽默之分。幽默用典,不但使评论说理形象,而且增加诸多的意趣,使人既简明地理解文义,又读得饶有兴致。这种手法姑名之“趣用典故”。鲁迅的短评多有幽默,原因之一,就是趣用典故。鲁迅看小评论趣用典故,有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谈图书馆馆长怎样与馆员融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引用历史典故,“以古鉴今”论述了馆长和馆员融洽关系要注意的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八仙的由来     
《兰台世界》2004,(7):38-38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是很久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成语典故。其意是说明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长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向称礼义之邦,在浩瀚的文献典籍中,有关亲属关系的典故,委实不胜枚举。本文所介绍的,只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有关父母、兄弟、叔侄的部分典故。 (一)有关父母的: 这方面的典故,大致可分为称谓、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教  相似文献   

14.
在很多“老苏州”心中,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典故,可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这一二十年来,苏州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老地名在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5.
“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既然是评论,就必须讲道理.道理讲得精辟、透彻,对读者有启发,才是好评论.为了增加文采,增强说理,引用典故是常用的手法. 用典是为了说理,典故为说理服务.所以典故不可滥用.堆砌典故,迹近炫耀,结果满篇都是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反而引起读者的反感.写短论,引用典故是可以的,但必须巧妙恰当,并且要在说理上下工夫.前人说“喻巧而理至”,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6.
典故是英美报刊评论中的常见辞格,恰当的使用典故可使报刊语言简洁形象生动,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往往给译语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如何翻译这些典故,做到既通俗易懂,又有效地传播原语文化,同时还达到语言简洁确实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杨志 《大观周刊》2011,(18):137-137
引导学生解读古诗词中典故和含义,并分析作者引典缘由,进而理解作者引典自喻而明志的目的,是解读古诗词中用典故而造成的难点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典故什么叫典故呢?典,指五帝之书,《說文》中謂五帝之书曰“五典”,后来用为经籍之通称。故,是事实,如孟姜女哭倒长城,即故事。把这两者引用在文章中,或溶化在辞句中,就叫作用典故。科举时代,对于那些用典丰富的人叫“学富五車”,或者说此人“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送别诗是古代诗歌中极其重要的一类题材,通过研究送别诗中涉及的典故及文化意象,可以为唐代的历史文化变迁提供考证。[方法/过程]以《全唐诗》中的送别诗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重组的视角,运用数字人文工具,通过对送别诗中出现的典故及文化意象进行统计分类,结合语义对送别诗想要表达的情感展开研究。[结果/结论 ]梳理送别诗文本中包含的典故及文化意象,直观地展现《全唐诗》送别诗中典故、文化意象等要素,有利于后续对《全唐诗》中的其他知识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及可视化。  相似文献   

20.
名字解故是我国一种传统学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字鲁直,宋代学者即以为异并加以考证,但不能确解。根据史实,结合训诂,知其名庭坚而字鲁直,系用虞舜时刑狱官皋陶的典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