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内部运行机制的调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确立之后,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好:一个是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个是高校内部如何建立约束机制.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处理好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调适学校内部运行机制.学校内部运行机制的调适,应改变过分依靠行政权力进行决策的现象,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决策、审议咨询、执行指挥、监督保证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内部监督机制是民办高校按照国家有关教育政策和制度规范对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化、合法性进行监督的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运行过程与方式。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内部监督机制在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监督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是民办高校科学管理和规范化办学的重要机制保障,同时也是民办高校规范有序运行和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当前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内部监督机制存在一些问题,民办高校应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学校章程建设,落实完善教代会制度,积极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以进一步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完善民主管理和学术治理是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办大学相比,民办高校在学术治理方面有学术决策及时高效、学术决策执行力强、学术权力责任清晰等优势;同时,也有学术组织建设欠佳、学术权力过于集中、学术民主化程度低等不足。建议民办高校加强学术制度设计、健全学术组织建设、下移学术权力重心、培育学术民主文化,以完善学术治理,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NVIVO12软件对51份公办高职院校章程文本进行质性研究。章程中列明的高职院校学校层级内部治理主体主要有学校党委、校长、学术组织、民主与监督组织、社会参与组织、咨询审议组织,各治理主体配置相应权力并制定其运行规则。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呈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专家咨询”的基本特征。章程文本反映出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组织制度存在如下问题:章程高度趋同,缺乏针对院校自身特点的制度设计;章程重要条款缺失,难以保障制度的系统性和有效性;最高学术机构地位不明确,学术权力难以保障;学生民主参与权限模糊,监督权力被忽视;社会利益相关方参与不足,高职特色不突出;咨询审议权未受重视,缺乏科学决策的制度保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突出章程的学校特色,做到共性个性统一;健全学术权力制度设计,保障学术话语权;吸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突出职教校企合作、服务当地的特色;加强咨询审议机构建设,保障学校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市20所民办高校的样本调查,分析了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发现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普遍存在校董合一、董事会成员多元化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宏观制度环境;(2)改善民办高校内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新社会组织,成立时间短,学校的各项制度建设欠完善,需要依照国家法规政策加强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为民办高校的章程制定提供了基本要求。在章程制定过程中,民办高校应依据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以解决办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通过改革学校章程制定工作,完善立法,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也是促进民办高校公益办学、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民办高校运作的现实看,内外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失效具有普遍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甚至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应以健全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为着力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民办高校内部约束;政府应基于教育公益性的理念,加强监管力量,明晰监管方向,健全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积极培育和健全民办教育中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民办高校社会监督,促使其"公益性价值"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的重要力量。在民办高校推进依法治教、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科学高效运行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办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定位、架构、设立、管理、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体现"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的理念与原则,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上的专家作用,提高广大教师对学术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健全学术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现代大学学术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优化大学内部治理实质是促进高校内部各种主体利益的激励相容,实现大学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大学内部治理存在激励不相容问题主要有:权力结构的激励不相容、层级管理的激励不相容、办学功能的激励不相容。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创新学术组织设置,推进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0.
民办学校章程建设阶段性特征明显,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民办学校章程及董事会制度的提出,反映了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教育体制的改革成果。从北京15所民办高校来看,民办高校章程建设在内部管理体制、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法定代表人等方面存在问题。完善民办高校章程建设,应当坚持法治原则,提高民办高校章程的规范性;坚持程序正义原则,提高民办高校章程的科学性;坚持改革原则,提高民办高校章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治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对北京市20所民办高校的样本调查,发现民办高校的治理结构普遍存在校董合一、董事会成员多元化不足、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宏观制度环境;(2)改善民办高校内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章程是学校制度体系的“最高法”,加强章程建设、提高章程执行力是民办高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治理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民办高校章程作用发挥情况,总结出章程实施的三点经验,即董事会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制度供给水平,并指出当前章程实施存在认识深度有待提升、执行精度有待提高、监督力度有待增强等问题,最终提出提升章程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做好宣传解释、提升章程认可度;完善配套制度、提高章程执行力;强化监督检查,保障章程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高校内部权力运行机制行政化的主要表现及危害有:高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失;学术组织与学术事务管理行政化,限制了其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行政人员挤占学术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高校管理活动行政化,降低了决策的科学性;"官本位"思想盛行,大学里功利氛围趋浓;受官僚习气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变形。高校内部权力运行应去行政化,其主要途径有: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落实教授治校的主体地位;完善大学内部权力结构,协调好多元权力之间的关系;健全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管理文化内涵建设,提升行政管理的效能;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  相似文献   

14.
吴颖 《江苏教育》2022,(18):16-19
随着评价和治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置身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中的学校有必要通过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创新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诉诸这一语境,在积极适应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是不二选择。但当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如学校治理价值理念有待更新、内部治理组织结构有待优化、内部制度建设与创新有待加强等。为此,中小学校须明确价值引领,守持学校组织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平衡内部权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组织治理框架;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完善学校章程以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共治文化以发挥隐性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黄洪兰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1):69-76,86
随着《慈善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法总则》的颁布与修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和法人地位逐步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不但可以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法人,实施法人治理,而且可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在实践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出现了登记管理的程序性规范与《民法总则》法人属性相冲突、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捐助法人内容不全面以及学校法人与举办者法律人格相混淆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基础上,加快法律法规修订,保持法律法规内容的协调统一;推进捐助法人立法,构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捐助法人制度;规范法人章程的"立法"程序,规制举办者管理权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学校法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黄洪兰 《高校教育管理》2021,15(1):69-76,86
随着《慈善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法总则》的颁布与修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法人性质和法人地位逐步得到明确.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不但可以定位为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法人,实施法人治理,而且可在一定条件下取得捐助法人资格.在实践中,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出现了登记管理的程序性规范与《民法总则》法人属性相冲突、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捐助法人内容不全面以及学校法人与举办者法律人格相混淆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在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制度改革基础上,加快法律法规修订,保持法律法规内容的协调统一;推进捐助法人立法,构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捐助法人制度;规范法人章程的"立法"程序,规制举办者管理权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保障学校法人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颁布将对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处于地位"倭"化、职权"虚"化、主体"弱"化等尴尬处境。尽管高职院校对新的《章程》做出了积极的调整,但章程建设仍然存在"趋同化"现象。基于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建设应平衡内部权力结构,提升高职学术权力;加强章程制度建设,根据《规程》,制定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的学术委员会章程。这将为推动高职院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问卷和文献调查形式,对当前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生学术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现象普遍存在;随意篡改或编造实验或调查数据;一稿多投及论文间相互署名等。究其学校教育责任,一是学校学术诚信教育力度不够;二是学校学术规范教育弱化;三是学术评价制度不完善;四是学术监督与惩处机制不健全。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一是净化学术环境,加强学术诚信教育;二是强化学术规范教育;三是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健全学术监督和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优化等问题。要解决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教学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度,明确界定教务处的权责界限,突出教学实施机构的主体地位。要解决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不优化的问题,必须开放决策,增强决断,优化决策机制;强化服务,运用激励,优化推进机制;完善标准,强力纠偏,优化调控机制;增强力量,改进手段,优化监督反馈机制;注重实质,强化约束,优化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使用问卷调查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95所高校章程实施和单位目标管理运行机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校章程所确立的内部治理体系在过半的高校得到了比较好的贯彻落实,但是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仍是我国大多数高校内部治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95所高校单位目标管理运行机制处于基本协调及以上状态,46.32%高校单位目标管理功效处于"比较有成效"及以上状态;高校章程实施程度与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建设状况、目标管理工作成效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性关系,院校隶属关系与高校章程实施程度、目标管理制度建设状况、目标管理工作实施成效三者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针对存在问题应完善教授治学机制,强化民主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