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看待教学工作,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需要发挥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功能。情感因素渗透于教学的一切环节中,它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2.
赵艳凤 《考试周刊》2010,(40):161-16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进而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培养学生的情感列入课程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进而才能更好地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和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让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还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即实现情感、态度的目标。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操作过程而忽略了情感的培养过程,知识传递要与情感熏陶相结合,学生才乐于接受,才能积极主动地记忆和运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用情感来激发学生,使其在强烈的感情氛围中奋发向上,陶冶情操,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语文学科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讲究情感教学的艺术性,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和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不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让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的目的,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化学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代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的构建.新课程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化学教师必须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文章旨在探索小学英语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及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能传递信号,激发动力和感染情绪。  相似文献   

12.
潘姜林 《考试周刊》2011,(34):189-189
在传统化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更注重的是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植入。本文认为高中化学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树立、美感的培养、态度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修作 《考试周刊》2009,(10):112-112
英语课程基础教育阶段确定了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整体发展的总目标,首次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列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并强调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的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因素,充分利用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然而,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却忽视了数学的“育人”功能。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学也必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下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5.
音乐新课程注重学生音乐技能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强调只有在情感的激发下知识技能才能成为智慧。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和气氛,以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从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技趣融合,体验情感;以身示教,深化情感;审美创造,表现情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情感优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远比单纯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重要得多。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师道尊严”的维护,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使得体育教学日趋僵化、缺乏生气。怎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变得鲜活、灵动呢?  相似文献   

18.
教师开展教学,无论是备课还是授课,都要依据教学三维目标。在传统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此一来,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学习知识仅仅为了分数,步入社会后,实际应用能力较差,难以实现人生理想。新课改之下的高中地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出发,围绕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重点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特殊作用,探究如何在常规的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热爱学生,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检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做好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以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善于让不同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技能的习得上,往往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灌输,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学得被动,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的衰退,影响化学学习成绩。本文主要从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方面谈谈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