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多主体关系密切.高职院校的角色特点,使其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并在与企业的互动中,推动地方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功能彰显其社会责任.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高职院校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应注重个人成长与服务社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区域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区域经济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经济基础,同时吸纳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推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关注高职教育的服务意识、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研究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技能输出和人才培养平台,具有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特派员深知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探索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而作为技能型人才主要输出地的高职院校,其定位必须与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协调;同样,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升级也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政校企协同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力量,其运行机制及实践探索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区域性,决定了高职院校要立足本地,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高职院校只有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使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教育观、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布局、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人才、参与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的范围等。  相似文献   

7.
开展有高职特色的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又是高职院校生命力的源泉.构建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是实现高职院校基本职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平台包括管理、信息、培训和服务四个方面,实现途径有:对接支柱产业,优化专业结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对接行业企业,强化产学研结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瞄准朝阳产业,助力地方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8.
文化创意产业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有效融合的产物,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高职院校培养文创产业人才,助力区域创意经济发展,有利于激发传统文化活力,树立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河北省文创产业及人才培养在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意指数、人才需求与育人体系、文化传承使命与育人方式等层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高职院校以现代学徒制为引领,以技艺大师工作室为平台,在教师团队多元化、育人情境真实化、培育模式项目化等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文创人才培育水平,推动区域文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打造高职院校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高职院校需要主动嵌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经济发展彰显目标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培育专业特色,注重实践能力、专兼一体锤炼教师特色,引进企业文化打造文化特色,从而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政府主办,以培养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突显。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实现高职院校为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培养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作为特殊的高等教育的载体,承担着培养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的地方性、职业性、技术性要求其必须主动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与地方经济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迅猛发展,高职教育资源进一步的优化综合,高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但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显得比较薄弱,甚至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完全起不到“赡养人”应有的作用。所以,分析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的关系,探讨现有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互动模式,使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在和谐发展中实现共赢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紧贴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以徐州地区为例,在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及当前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上,从政府及院校等方面针对专业设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高校经济学类专业的发展与浙江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性,专业发展层次偏低,教学手段与形式滞后,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综合素质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由此决定了浙江省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未能与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在全国“走在前列”。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浙江省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布局,完善课程体系,共享并共建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浙江省高校经济学类专业对浙江省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与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仅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可使自身实现价值,扩大影响,提高形象。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应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等职能。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影响毕业生就业,同时也影响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文章通过对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区域产业结构引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能够实现地方经济与高职院校教育的高度融合发展。以地方经济产业发展为导向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方向,引导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更加强化专业的应用性,并以更加明确的地方经济发展要求构建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作用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反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耦合关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培养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一定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专业。文章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东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耦合路径作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实际,贵州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与黔中经济区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了较大错位,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本科高校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地方本科高校应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三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强化职业技术教育,构建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离不开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政策优化要以实现公平、提高效率和促进发展为目标;健全民办高等教育法律体系,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提供权益保障;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创新管理体制;落实政府经济扶持,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建立社会评价机制,为民办高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搭建外部质量保障平台。  相似文献   

20.
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这不仅是由高校自身功能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学校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此,通过分析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论述了地方民族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提出地方民族院校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