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考释了汉末到宋代期间几个词语的词义,同时对大型辞书编写和今人训释中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古汉语新词新义的发掘是汉语词汇史和汉语辞书编撰的一项重要工作,"理"、"举"、"收"、"处"四个常用词在中古时期有新义产生,而各大辞书皆未收录,所论四词或可补当前大型辞书的释义和书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语气词“那”进行了较为周密的调查,认为它是一个产生于汉魏间的口语语气词,它廷用于六朝而至唐宋、发展于金元系白话中。在宋代以前,语气词“那”应用范围较窄,一类是在句末表肯定,惊叹,一类是在句末表疑问。表疑问语气只用在是非问句中,往往是无疑而问,且不需要其它语气词的帮助。在金元戏曲中,由于表疑问的语气词“耶(邪)基本消失,于是语气词“那”扩大了应用范围,各种疑问句均可使用,位置也不再限于句末,在表疑问语气的功能上基本近于传统的“耶(邪)”。在清代,语气词“那”渐为其它语气词主要是“呢”所替代,间或可见的语气词“哪”则正是“那”的遗留形态。  相似文献   

4.
清代刘淇发现中古时“自”和“复”可作语助词,后吕叔湘先生继作发明.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自”“复”是产生于中古的两个特殊的汉语词尾.对此,姚振武先生撰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否定词尾“自”“复”的存在.本文针对姚说展开讨论,辩证了许多姚文分析失当的例子,论说了姚文的不可尽从,并以大量材料证明了词尾“自”“复”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5.
“辅车相依”这一成语用以表示两种事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的关系,这是为大蒙所熟知的。对这一成语含义的由来,一般字典词书都作过解释。例如:甘肃师大中文系所编《汉语成语词典》(1978年版)“辅车相依: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同牙床相互依靠,比喻互相依存。”新版《辞海》虽未列此成语,但在“辅车”一词条下也作了类  相似文献   

6.
吕鹤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5):127-128
吃东西人人都会,"吃"的规矩却不一定人人明白;"吃"字人人会写,"吃"字的由来却不一定人人知道。其根源和规矩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形成的。"吃"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不只是一种生存行为,而是变成了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7.
如果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找"窝囊"这个词,义项里并没有"衣服穿得不得体、肥大、不利索、邋遢、不整洁、不齐楚"的义项,而实际交流中,常常使用"~穿得很窝囊"这样句子。这给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带来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9,(1):42-45
古汉语研究与现代方言相结合,是汉语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不但语音史的研究如此,词汇史的研究也概莫能外。中古汉语词汇词义在甘肃河西走廊各地市方言中的发展,与汉语史词汇系统的演变规律相一致:体现了语言的连续性和变异性;单音词复音化过程中派生词与同义连用现象非常突出,且复音词以联合式、偏正式为主;词义的引申导致了词义的缩小与转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说新语》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世说》的专著已出若干种,各种全译,选择本次第问世,词典出了两部,见诸报刊杂志的有关论文更是枚不胜举。这样,《世说》中的语言问题大多已得到解决。但是,由于《世说》内容庞杂,历史跨度大,所牵涉的内容如社会文化背景、思想意识形态、地域风俗等等的交错纷纭,书中难免布下了种种迷障,因而给人们的研究造成了许多困惑。加之受传统朴学的影响,通常的研究往往从语言本身着眼多,  相似文献   

10.
中古汉语副词“定”的用法比较复杂,既可以表示肯定语气,也可以表示疑问语气,还可以表示转折语气,各种用法的发展比较平衡。但由于其所负载的义项过多,而且组合功能不强,所以在整个中古时期使用频率都很低。  相似文献   

11.
"为"词缀化的最终完成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从自身系动词的用法中发展而来的。受当时双音化趋势的影响,"为"逐渐与前面作状语的单音词粘合在一起,由此开始了它词缀化的历程。之后随着"单音节词+为+VP"形式的出现,"为"的系动词意义开始消失,最终降格定型为一个只有语法意义的词缀。在类推的作用下,"为"的构词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其作为词缀的双音节副词在中古时期开始不断产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的话]本期共编发三篇文章,前两篇是针对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的研究,后一篇是对于史书词语的考释。"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是朝鲜王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所使用的重要汉语教科书,具有很大的语料挖掘价值,对进一步拓展近代汉语研究的范围、推进近代汉语语法、词汇、语音和文字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意义。但就目前的整体研究情况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人数尚不多,研究成果也偏少,今后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  相似文献   

13.
14.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三篇有关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一文是作者"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说"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认为,研究汉语史,不能不提汉语史的分期;分期问题解决不好,对汉语历史发展的认识就始终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对当代几家有代表性的分期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本期刊发三篇有关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的文章。《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一文是作者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概说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文章认为,研究汉语史,不能不提汉语史的分期;分期问题解决不好,对汉语历史发展的认识就始终还停留在表面。文章对当代几家有代表性的分期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1):4-5
  相似文献   

17.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其选文之得体、诠词之精细及通论之广博为海内学者所推重。然而,一部百万余字的教材,又出自集体的编写,因而很难、也不可能不会存在白璧微瑕之处。笔者从几年的古代汉语教学中,在讲授文选时,就曾遇到某些当注而未注的词及几处值得商榷的注释。现不揣谫陋,摘录数条,妄加注释,以求正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8.
中古汉语中的语气副词"慎"全部用于口语性强的对话及书信中,与"勿(无)"、"莫"、"不"等连用,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告诚、命令、叮嘱、提醒等。"慎"不同于语气副词"其",它只能用于否定句中,所以是"加强否定语气"的语气副词,而不是"表命令希望语气"的语气副词。与表命令希望的语气副词"其"相比,"慎勿"、"慎莫"等还带有恳请的味道,而"其勿"命令的语气更为凸显,没有商量的余地,明显的上对下、尊对卑。  相似文献   

19.
治汉语史者一般用“VO杀”格式来确定动结式的产生年代。文章通过分析汉魏六朝时期的相关语料,认为“VO杀”结构的存在并不是当时真实的语言事实,中古汉语的“VO杀”只是受佛经翻译文体的影响,并受制于这种独特的文体和语体的一种暂时的语言变体。  相似文献   

20.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8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几乎涉及了句法与词法的各个方面。研究材料日益丰富,学们已不再局限于传世中士献,而是将视线转向出土献、汉译佛典、甚至同一语系的亲属语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在传统语言学注重实证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本对这一时期的研究论及动态择要作一概述,目的是对中古汉语语法研究作简要的回顾,总结成绩,发现不足,拟为新时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