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1,(4):55-56
迈克&;#183;华莱士原名迈伦&;#183;利昂。1918年5月生于马萨诸塞州。1939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同年7月开始了广播播音员的生涯。1949年开始在电视上亮相。1963年加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1968年9月24日,CBS名牌节目《60分钟》首次播出,由华莱士与联合记者哈里&;#183;里森纳共同主持,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78年,《60分钟》在1977~1978电视节跻身各大广播网十佳节目之列,从此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2.
在著名的电视新闻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退休之前,美国的三大电视公司早就为争夺丹·拉德尔经过了一番角逐,最后还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以八百万美元的高薪留住了丹·拉德尔.丹·拉德尔成了沃尔特·克朗凯特的接班人.在克朗凯特退休后的第二天的新闻节目里,丹·拉德尔出场了:他那应对裕如的风度,潇洒庄重的神采,娴熟练达的用语,浑厚园润的声音,仍象当年的克朗凯特一样,吸引了千千万万电视观众.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的新闻学者、作家杰克·海敦认为:“新闻事业是一个人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为基础写成的。”①电视新闻采访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镜前采访。电规新闻不仅要传播记者获知的语言信息,而且会把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谈话共时空地展示给观众。由于记者的形象或语言(问话)要展露给观众、采访活动中采访者的每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招致新闻传播的失败。电视新闻采访的可改性差,采访时的提问和答话,往往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和编进新闻片中,或者直接传播出去。采访具有极高…  相似文献   

4.
迈克·华莱士原名迈伦·利昂,1918年5月生于马萨诸塞州。1939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同年7月开始了广播播音员的生涯。1949年开始在电视上亮相。1963年加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部。1968年 9月 24日,CBS名牌节目《60分钟》首次播出,由华莱土与联合记者哈里·里森纳共同主持,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1978年,《60分钟》在1977-1978电视节跻身各大广播网十佳节目之列,从此长盛不衰。 回首往事,华莱士不禁感慨万千:60年前,他在密歇根的WOOD调幅台领取了第一份薪水,每周…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有媒体报,安徽芜湖"傻子"瓜子领军人物年广久的长子年金宝被发现死于当地一间非他住宅的屋子里,众口不一,乱象纷纷.最后有公安机关出面澄清,系煤气中毒不幸去世.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王国里的“第一夫人”──记美国CNN电视记者克利斯蒂·阿芒普徐惟礼编译一克利斯蒂·阿芒普的内心充满着激情和自信。此时此刻,她正坐在萨拉热窝市中心一家咖啡馆里,北约部队的运兵车轰隆隆地沿着米尔加卡河边公路行进。看着这一切,克利斯蒂说:“我喜欢这...  相似文献   

7.
庄电一 《今传媒》2006,(4X):50-51
当记20年,我有过多次异地采访的经历。作为《光明日报》常驻宁夏的记,我珍惜每一次异地采访的机会。每次出去,我都如饥似渴地捕捉新闻。因此,几乎每次异地采访,我都有大量收获。当事后检阅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我都会高兴地在心中感叹一句:不虚此行!而采访中的艰难困苦,都不值一提了。  相似文献   

8.
3年前,一位来自枫叶之国的小伙子杀进了历来被视为中国“国粹”的相声界,并且极为火爆地又上电视、又上舞台,惹得观众捧腹大笑,他就是“大山”——加拿大留学生路世伟。尽管大山在舞台上嬉笑怒骂,带给人们欢乐,但舞台下,洋大山也有许许多多的辛酸事……  相似文献   

9.
1952年正当朝鲜停战谈判之际,全国组织了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带着全国人民的深情厚意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年底慰问团回来以后,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富贵,作为农民代表,在北京和济南作过多次报告,汇报赴朝慰问情况,他的报告受到人们的欢迎。1953年年初,他回到家乡——文登专区,到各县作了多场报告。那时,报社领导派我采写一组带有故事性的纪实文字《赴朝慰问记》,在报纸上连载,要求  相似文献   

10.
时间像流水,转眼间巳过了12个年头,然而抗震救灾中的一次采访,却仍然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当时,我住在离报社不远的北京日报集体宿舍。地震把我惊醒后,楼道里传来嘈杂的人声。我急忙穿上衣服,向楼外走去,只见楼外一片混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提着衣服的,披着床单的,还有赤着脚的……人们不知所措。那时,我是个单身汉。既不敢进楼,也不好到人群中去,于是,我骑车到了报社,这时是五点多钟。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1953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一美军战俘自愿留在中国至今的消息。职业敏感使我觉得这可能是一条具有新闻价值的“大鱼”,我通过朋友搞到有关他的背景材料: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共有13名美军战俘自愿留在中国。其中有10人在1958年前陆续回国,一人因病去世,还有两人一直  相似文献   

12.
有幸,我被评为重庆经济报2003年11月份的“明星记”。我看重这份荣誉,更深深地感到这份荣誉给我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作为一名从事财经报道的记,我认为,对于自己所涉及的报道领域,就是要广泛获取信息,重点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写出让业界和读认可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1992年,我受聘《文汇报》一个专版《独家采访》的主编,有着大红聘书,我极为珍视。我想所谓主编,可能就是一个版面或专栏的主持编辑,大概类似名寺宝刹中的主持僧一样,是既管事又要干事的人。我接受这个聘用,不完全是我是个干惯了事的人,而是出于三个想法:一是三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应该告一个段落了,在我的心目中,编辑像个隐士,远离喧嚣的尘世,更多的是书斋生活,不要再为某条新闻而奔波,心中倒也落得几分清静。二是以往都是编辑为我服务,为我的稿件去芜存菁,为我缝制嫁衣,现在我也应该为作者服务了。三是干新闻工作,只当记者,不当编辑,那是发育不全,总是缺了“一只角”,缺少一番经历,当几年编辑,也算补上生命中的一段缺环。山不转水转,虽然还是在同一个大门内,却是改换了门庭,我就当起编辑来了。  相似文献   

14.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应中国乒乓球协会的邀请,几位美国朋友——当年首次访华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又一次在春天里访问了北京,使我又获得了与他们交谈和采访的机会,随即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乒乓外交”见证中国微笑》,5月被评为人民日报好新闻。屈指算来,我采访“乒乓外交”已经有20年了,是《乒乓外交幕后》一书的作者,参与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的“乒乓外交”节目,  相似文献   

15.
与时下挺“火”的个人演唱会等等不同,张根昌,这位山西电视台的普通记者,成为首都新闻界一次颇有规模的报告会的主角,却不是因为某种辉煌。虽然他扛了16年摄像机,共拍出5000多条新闻,其中16条荣获各种全国性新闻大奖;几年前,还跨进了省劳模的行列。老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张根昌是不惑之年才入门。40岁端上电视这碗饭,便开始一口一口啃下去。跨文字关,他每交一篇成品稿,过后都要再“复习”几遍。案头上,永远是原稿、修改稿、播出稿,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打开电视机,把波段调到公共广播公司的频道上,会常常看到一个别致新颖的木偶节目。这就是目前在美国广大儿童甚至成年观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的儿童节目“芝麻街”。“芝麻街”是一部既能向儿童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我们这职业。其实,记者、编辑总是在为他人“作嫁”,写别人,宣传别人。 如果想发财,当个什么“阔佬”,腰缠万贯,穿金戴银,就不要去干这营生。除了一两百元薪水,别无其它;整日内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写点“外稿”,一是看外报关照不关照,二是十有八九要“枪毙”,发表了也就十几块几十块稿费,可怜巴巴,抵不上个擦皮鞋的。 如果想成名,就更不要干这一行,不仅没有什么“记者家”“编辑家”等桂冠,终日不是东跑西颠,精疲力尽,磨破嘴皮;就是埋首纸堆,为缺乏好稿发愁,为自己付出心血不被认可发愁,为文字惹出官司发愁……况且人的名望再大,总有限度,总有它达不到的“死角”。袁枚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好名本身不是坏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15日,82岁的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在北戴河采访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专访长达3个多小时。继10多年前专访过邓小平后,华莱士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我国各大报的头版上。 华莱士是以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著称于世的老电视人,他长年主持着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访谈节目之一“60分钟”,被誉为视听媒介史上最有技巧的访谈名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已经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载人史册.迄今12年过去了,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作为全程随行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我想,有必要把那段难忘的经历报道出来,以便人们更详细地了解当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第一次听到李政道教授的名字,是在4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天早晨,我刚走进新华社编辑部就感到气氛异常活跃。编辑们一面兴奋地阅读刚刚收到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稿,一面兴奋地谈论着什么叫“宇称守恒”,什么叫“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讯息,就这样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李政道和杨振宁是谁?他们是怎样做出了这惊人的发现?还有吴健雄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何时才能来中国谈谈他们的治学经验,他们的甘苦,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